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说“酷”     
几年前的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很骄傲地对我说:“今天,我们老师酷呆了。”“酷——呆——了?”我迟疑地问,“酷呆了是什么意思?”“连这都不懂?就是帅极了。”其实,“酷”的含义丰富而模糊,怎一个“帅”字了得?“酷”在《辞海》上的注释有“残忍,暴虐”、“惨痛”、“极,甚”三个意思,均与现在流行的“酷”风马牛不相及。流行的“酷”来自英语中的“cool”的音  相似文献   

2.
再说“酷”     
丁加勇 《语文知识》2000,(12):26-28
汉语中词语的流行真快。前几年还流行说“爽”,近两年却流行说“酷”了。记得牛群和冯巩在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说的相声《老板和老板儿》,有一句“坐车的感觉真爽!爽!”其中的“爽”字给人印象颇深,让人叫好。这个相声还没有用“酷”,因为当时“酷”还没有流行开来。时过一两年,二人在1999年的相声作品  相似文献   

3.
生于 70年代末和 80年代、曾被称为“小皇帝”的“第五代人”正裹挟着青春之气呼啸而来。他们承担着相当数量的消费,制造着惹人注目的事件,创造着充满生气的文化。他们中流行着的“酷词酷语”,无疑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他们的了解……   蔻: CUTE音译而来,原意是“可爱”,引申为童稚、天真、轻松、快乐。与中文“豆蔻年华”合而为一,中外语意合成了“蔻”。   哇噻:“酷生代”最常用的感叹词。高兴的时候用,不高兴的时候也用,惊讶的时候用,习以为常的时候还用,反正是时不时地就冒出来。   爽:这个词的意思连“新新人类”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酷”这个时髦的词汇。“酷”是英语单词“cool”的音译,含有“凉爽”之意,转义为“冷静,沉着,潇洒。”在美国,演唱流行爵士歌曲的人被称为coolcat,过去译成“凉猫”,现大多译作“酷猫”。在歌迷的心中,“猫王”当属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Presley)。这位美国爵士摇滚巨星飘逸的衣着、动人的歌声、“酷”劲十足的舞台形象,令众多歌迷为之倾倒。不少年轻人以此为“酷”,一味地模仿“猫王”的衣着举止,有的甚至望文生义,以为只有“冷”才“酷”得起来。于是采用冷色调化妆,将眼眶和嘴唇涂抹成黑色,做一头乱发……必须…  相似文献   

5.
如今文艺界最流行的装束就是“一副酷样”。女明星许多都用一头凌乱的彩发、两片黑嘴唇、两手黑指甲和冷漠的目光来表现自己的所谓先锋和前卫。标新立异与反叛的装束装“酷”、扮“酷”、玩“酷”风气冲击着歌坛。“酷”是一个非常外表化的  相似文献   

6.
“酷”是近些年来国内极为流行且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时尚用语.本文主要从语用的角度,通过各种媒体、公众的诠释、社会调查,就“酷”的使用频率、来源、词汇义项和影响范围来进行分析。“酷”主要用来形容对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印象,它源于英语流行词cool,但借入现代汉语后该词的义项却变得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光看着别人“酷”那是很不过瘾的。不少人精心筹划,潇洒“酷”了一回。还有些人是一不小心就“酷”起来的。他们真正尝到了“酷”的滋味。  相似文献   

8.
光看着别人“酷”那是很不过瘾的。不少人精心筹划,潇洒“酷”了一回。还有些人是一不小心就“酷”起来的。他们真正尝到了“酷”的滋味。  相似文献   

9.
时下,在汉语中正流行着三个十分时髦的词语,即“酷”、“秀”和“吧”,它们频频出现于人们的口语之中。那么,你想了解它们的“家底”吗? “酷”是英语cool的汉语音译。Cool可作形容词,表示“凉爽的”;也可以作动词,表示“使冷却,变冷”;有时也可以用作名词,如thecool就是指“凉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说“酷”     
要说赶时髦,我敢说,谁也赶不过我们班的小魔女刘杨惠子。最近这段日子,小魔女的时髦语是“好酷哦”、“酷毙了”。问小魔女什么是“酷”。“连‘酷’都不懂?”小魔女一脸瞧不起人的表情,“‘酷’就是‘酷’嘛!”我们还是不懂什么叫“酷”。去问罗老师,罗老师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英语单词“cool”,说:“‘酷’就是从这个英语单词音译过来的,原意是冷静,汉语的意思是形容程度深。”我们还是不明白,罗老师说的意思跟小魔女所说的“酷”,好像不是一回事。“当然,”罗老师又接着说道,“现在人们所说的‘酷’已完全是另外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11.
光看着别人“酷”那是很不过瘾的。不少人精心筹划,潇洒“酷”了一回。还有些人是一不小心就“酷”起来的。他们真正尝到了“酷”的滋味。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7,(12):26-26
最近几年来,我们经常听到“酷”这个词汇。“酷”是英语单词“cool”的音译,含有“凉爽”之意,转译为“冷静、沉着、潇洒”。  相似文献   

13.
“酷”     
有人看到湛蓝的大海,叹道:“啊,真酷!”有人看到憨憨的熊猫,笑道:“酷!”有人看到冲浪运动员在浪里穿梭,惊叹:“哇噻,酷毙了!”还有福尔摩斯——酷;比尔·盖茨——酷;外公学英语——酷;外婆宁可吃自己烙的饼也不吃洋快餐——酷……大家眼里的酷人酷事真是多如牛毛,数也数不完。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酷”,原指残酷,程度深。可如今,中学生中也流行起“酷”来:长相英俊的“酷”,打扮时髦的“酷”,冷峻阴沉的“酷”,模仿歌星影星的“酷”,学习成绩优秀的“酷”,甚至“敢”与老师顶嘴、与父母辩理也成了“酷”。看来,“酷”已被赋予了多种含义。那么,你是如何理解“酷”的呢?你周围有哪些“酷”的人或事?你有哪些“酷”的经历或感受?请以“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5.
谈“酷”     
在当今词汇中,使用频率莫高于“酷”。不管走到哪里,“酷”之声不绝于耳,“酷”之态不绝于目。让人觉得非得抓紧时间摆酷不可,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酷”风乍起,极易混淆视听。女生把头剪得越来越短,再梳得像个鸡窝;男士则热衷于将头发越留越长,再把前额的几缕染黄:板起  相似文献   

16.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开始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最早记载于文字的,当推《论语》,其曰:“有酒,酷先生馔。”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先生为父兄。”《礼记》载:“遭先生于道,趋而进,立共拱手。”这里的先生是指博学多才的长者。后来到了《孟子》,书上出现“先生将何之”、“先生保以出此言也”等语。《列子》也说:“西门子曰‘先  相似文献   

17.
也说“酷”     
近年来,汉语中又多了一个新词——“酷”,意思是“帅、漂亮”等,它和传统的“酷”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一些人争相用之,感觉非常高雅。曾有人撰文称该词具特殊的表现力,甚至赞美“酷”即时尚。其实,使用“酷”这个新词者,有许多人仅仅是了解其大意而已,并不一定知晓它的真正色彩。“酷”本是英语cool[ku:l]的音译词,首先它在香港落脚,然后又传人大陆。查阅工具书得知,cool可以解释为“绝妙的,顶呱呱的”,在这个意义上,cool属于俚语。何谓俚语?《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8.
阿强好赶时髦,凡时尚之事,无一落后。近闻二词,一日“哇噻”,一日“酷”。阿强常见众女生呼之,料其必为时尚之词。前者犹好解之,可后者“酷”一词,思虑良久,不得其解。一日阿强闲逛球场,见某君汗流浃背,左手叉腰,右手持一可乐,仰头狂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酷”一词越来越流行,诸如“你好酷哟”、“酷毙了”、“酷酷的”、“酷一下”之类的词成了十五六岁至二十来岁青年学生和上班族的口头禅。日常生活中凡娱乐性的广告、报纸、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也把这些词信手拈来,频频使用。很多人已经知道“酷”实际上是英语“cool”的音译。  相似文献   

20.
不知盘古开天辟地之时,是否想到今天人类会因为思想自由、观念开放而造出了一个“酷”字——如果真是苍天有眼,冥冥中就有安排,那可真是“酷毙”了! 酷,乃历史之发展,时代之见证,自由之精华。一个“酷”字可以代替许多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东西,聪明的人类,真是做了一件一本万利的好事。即使时间可以倒退,历史也不会出现“酷”的喜剧。历史上,没有学生与老师的雄辩,没有徒弟与师傅的较真,没有子女与父母的平等……那是思想遭受禁锢,自由遭受钳制的时代,那样的时代不可能产生“酷”。到了21世纪,放眼望去,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