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江鸣 《传媒观察》2003,(6):55-56
纪录是一种态度 什么是纪录片?我们要做什么样的纪录片?我们已经做出了什么样的纪录片?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尽一致,但都不难回答。我们可以说,纪录片是感性的,也可说是理性的,它总在事实中发现和寻找真理。20年来,纪录片用影像手段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一个个片断,虽然并不完整,但都贯穿了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我们不否认,纪录片是个人的,它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表达着个人的独立的观点和审美情趣,但我们必须强调,它又是社会的,理应承载社会和时代的责任,对公众负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2.
电视纪录片栏目化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纪录片与栏目“联姻”,栏目化纪录片逐渐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流。那么纪录片为什么要栏目化,纪录片栏目化后的13年里,给记录片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赵丽江 《视听界》2004,(3):83-83
纪录片是电视节目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我们往往关注的仅仅是片子的主题和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在审片的时候,审片者也通常只注重片中提法是否得当,事实是否准确,等等。至于如何表现这些事实,让艺术作品在观众的心灵激起震荡,却不重视。艺术性对于电视人决不仅仅提供审美创造的借鉴、启示或原则,它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没有艺术性的电视人是思想感觉的瘸子,因而也是专业的瘸子。那么纪录片用什么样的叙事手法去结构故事?用什么样的叙事结构去感动观众?本文试以创作《因为有爱》短片来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纪录片的表演方面,充分了解人物性格、仔细观察生活细节,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源泉。纪录片创作的灵魂在于它的选题价值以及对于人物性格的把握,这是纪录片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所在。因此我们不能忽略人物的表演在纪录片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纪录片的活力,也是纪录片的灵魂体现。本文对电视纪录片中表演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阐释,对表演元素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纪录片的真实性要求纪录片重视主题信念的表达,理性至上的特定纪录片更关注它所赋予的意见,这两项决定了解说词在纪录片中占据支配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石琳 《新闻大学》2006,(1):122-123
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是目前国内唯一专业纪录片营销平台。它集纪录片评奖、销售、国际合作、展映与一体,是国内纪录片市场的新气象。第三届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于2005年12月初在广州闭幕。从规模与实际成果来看, 大家都看到了大会的成长及其实际付出的努力。在目前国内纪录片市场尚未发展成熟的今天,这样的营销平台的搭建与国际合作机制的引进,无疑为国内纪录片市场打了一支兴奋剂。  相似文献   

7.
纪实性纪录片虽然以记录客观现实为主要职责,以最大限度还原客观真实为主要目的,但它无法拒绝创作者在创作过程的主观介入。本文从纪实性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入手,论证了主观性在纪实性纪录片中不可避免性,并初步探讨主观性对纪实性纪录片创作进程的影响与作用:契合主观审美情趣是纪录片选题的首要标准;主观取舍的是纪录片创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只有主观介入才能最终完成纪录片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8.
记得有一次在网上看到关于纪录片概念的讨论,问什么是纪录片,很多人答像Discovery那样的。仔细想想是那样吗?回答是否定的,它只是纪录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再现艺术,由于这种独特的性质,让它具有自己的叙事概念和叙事结构。法国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感人的故事、细腻精致的画面和在南极大陆拍摄的真实场景,带给观众深切的感动和回味,赢得了全球热捧并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叙事即讲故事,纪录片叙事是讲述时间的方法;内部聚焦的叙事角度、丰富多彩的声音与画面语言的表述是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独特的叙事手法;该片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结合营造出的叙事节奏更接近观众的心灵;合理的叙事结构让片中剧情更加紧凑。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拟人化的叙事方式究竟体现了什么样的叙事特色?本文将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叙事结构这三点出发,分析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0.
刘媛媛  刘威 《出版广角》2016,(14):82-83
比尔·尼科尔斯的《纪录片导论》主要阐述了2000年之后电影纪录片的创作情况.从2001年的第1版到2016年的第2版,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中的理论不断进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纪录片的定义”“纪录片的类型”“电影世界中纪录片的位置”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1.
纪录片是叙事的艺术。它通常会有一个叙述者给我们讲故事。在默片时代,这个叙述者讲故事的方法是在片中打上字幕;有声片出现之后,叙述者就用旁白叙事。但有一类纪录片,叙述者解说起来,不发出任何声音,它只是将拍到的实况镜头编辑好,呈现出来。这类纪录片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直接电影和法国真理电影。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直接电影和真理电影式的纪录片被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人创作出来,被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大奖评委所看好,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元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正式开播。这表明有关方面对于纪录片的高度重视.并且把它提升为推进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变更,生态纪录片的样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待生态纪录片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是网络时代赋予人们的一种反思精神的必然结果。我国首部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诞生在"后现代"的今天,它会用什么样的姿态引领我们去思考"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呢?本文将以《森林之歌》的第3集《森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为例来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变更,生态纪录片的样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待生态纪录片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是网络时代赋予人们的一种反思精神的必然结果。我国首部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诞生在"后现代"的今天,它会用什么样的姿态引领我们去思考"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呢?本文将以《森林之歌》的第3集《森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为例来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主观与客观"是有关当代生活纪录片创作的一对哲学概念,是纪录片创作无法避开的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关系着如何去创作生活纪录片,也决定着它最终呈现的效果。客观是纪录片的一种呈现风格,而主观痕迹也无处不在。主观纪实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纪实手法。对纪录片创作主客观边界的厘定是值得创作者反思的问题,记录者的主观干预不应逾越应有的边界。  相似文献   

16.
现实社会生活中,广大观众已经离不开电视纪录片.正确认识纪录片的作用,不仅是纪录片人的职责,也是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电视纪录片走大众之路的意义不仅是开拓纪录片的生存空间,促进纪录片发展壮大,而且是通过纪录片的传播作用,为繁荣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纪录片《幼儿园》的选题出发,对该纪录片的主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分析,这是一部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纪录片,张以庆用自己的手法对当今的社会进行了一些审视。而笔者也通过对于该片的观摩与分析认为,纪录片最大价值就在于它可以毫不避讳地给观众直面现实的勇气,以达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静 《今传媒》2015,(1):98-99
纪录片是一种内容追求本真、贴近拍摄对象主体本身的片种,它的内涵精神就是"真",并且注重影片的画面质感,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了一次集体学习,内容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史",这便是《大国崛起》产生的背景,而《大国崛起》的出现让中国电视纪录片重新受到了关注,在内容方面另辟蹊径,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本文旨在从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出发,分析其表达方式的特点,只有在表现手法中找出出彩的地方,方能引起受众对纪录片的关注与兴趣,从而使纪录片"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9.
《早餐中国》是福建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共同策划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于2019年12月收官,该纪录片的播放量高达5亿次,获得了广泛好评.它与《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这两部美食纪录片相比,将生活当中的烟火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具有更强的独特性,也更加贴合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新媒体传播的各种特点.在内容的表达方面,它不仅完成了...  相似文献   

20.
王楚 《视听界》2015,(1):84-85
诗化是纪录片的一种美学风格,它用纪实的方式表达诗意、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本文通过中外纪录片实例,探究诗化纪录片的发展方向。诗化纪录片只有寻找到纪实与诗意之间的均衡点,才能在纪实受到尊重的同时达到美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