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玉 《记者摇篮》2009,(12):72-72
栏目品牌是栏目内在质量和外在特征的综合反映。打造一个品牌栏目就像生产一个品牌产品一样,必须建立一条严格规范的生产工艺流程,来确保栏目质量的稳定性;必须通过栏目的设计、包装与推广来强化栏目的吸引力、扩大栏目的影响力;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节目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张萍 《声屏世界》2003,(11):10-11
节目评估和“末位淘汰制”由来已久,对百姓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了推行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改革,中央电视台建立了科学量化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对栏目实施严格的警示和末位淘汰制度,对此,各地方台也纷纷效仿。自2002年7月中央电视台将“警示和末位淘汰制度”纳入节目管理机制以来,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电视节目的末位淘汰制,并对之提出了种种质疑。议论声还未止息,央视对电视栏目实行“警示及末位淘汰制”的首次评比结果已经出炉,其中10个栏目被淘汰、10个栏目被警示,新浪传媒和视网联等专业传媒网站还围绕这一媒介事件进行…  相似文献   

3.
李萍 《新闻大学》2005,(3):81-83
收视率是电视台日常管理中最常用到的考核指标,将收视率指标进行衍生和细分,可以为电视台节目质量的控制提供更科学、完善的动态考核体系。利用收视率及其衍生指标构成动态考核体系,不仅可以捕捉到电视观众收视行为的变化,还可循着这种变化的轨迹对栏目、频道等节目载体进行跟踪,有效控制节目质量,不断提高节目竞争力。节目质量的控制一般由三段流程组成:“预警”、“诊断”和“跟踪”。通过“预警”,可以找出有“问题”的节目;通过“诊断”,进一步寻找节目改进方法;通过“跟踪”,可实现节目质量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在推行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改革中,建立了科学量化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对栏目实施严格的警示和末位淘汰制度。 节目评价和末位淘汰制度,是电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电视媒体,为整合节目资源,优化频道资源配置,提高节目质量,增强竞争能力,推行了节目测评和栏目末位淘汰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节目质量,迎接国际媒体挑战,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收视需求,中央电视台总编室根据授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分析当前县级台节目评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县级台建立科学的节目评估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县级台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模式。主要可分为播前评价、播后评价两大部分。其中播后评价由受众评价、业内专家领导评价和调查指标分析(收听率、收视率、满意度等)三部分构成。同时还提出了县级台构建节目评估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和如何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闻栏目作为电视台重要的节目生产单位,对电视频道的整体运营产生直接影响。对新闻栏目进行科学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既是电视台加强频道控制的前提,又是栏目管理体系的核心。笔者认为,电视新闻栏目的评价体系应由三类指标构成: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指标和成本指标。客观评价指标主要是指收视率评价指标、广告创收评价指标和技术指标;主观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专家评价  相似文献   

7.
一、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产生背景及发展 1、节目评估的初级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之前,受众对节目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自发来信和媒体不定期到受众中召开座谈会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使媒体了解到受众对节目评价的一些情况,因此  相似文献   

8.
广播节目评估体系由听众调查统计、听众反馈、专家评估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的听众调查统计属于量化评估,是整个评估体系的基础。通过市场调查所得的收听率、占有率、满意率等数据是衡量节目质量的主要指标。在这些指标中,收听率居主导地位。但因受节目类型、播出时段、时间长度和覆盖范围不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收听率只能供某个节目进行纵向比较(自己跟自己比),而不能供不同节目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跨屏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是目前学界和业界联合攻关的一项课题。研究梳理了该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难点,并在综合考察评估维度、指标设置、数据来源、权重分配等因素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由多维度、多层次、多指标、多数据源组成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权。该体系可概括为"三项指标、一把尺子",一级指标由内容力、传播力和互动力构成,各指标分别乘以权重,相加后得出节目的综合传播效果得分。  相似文献   

10.
李聪 《中国广播》2011,(2):59-62
节目质量是广播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评价广播市场竞争力强弱的核心指标。随着报社、电视、网络等媒体强有力的冲击,如何科学有效进行节目质量管理成了目前广播媒体亟需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当前广播节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结合温州电台的节目质量管理实际,对如何运用节目评估体系进行节目质量管理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期刊质量评估模型构建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梅康 《出版科学》2009,17(4):49-53
我国期刊发展虽快,但总体质量并不高,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尚缺乏一个相对科学合理且容易操作的期刊质量评估体系。本文提出的期刊质量评估体系设计的思路是:先通过基本条件指标考评,合格者给予外在形象和内在价值的评估,最后综合得出评估分值。新构建的学术类期刊质量评估模型的内在价值指标主要采用定量评价指标,其中一些指标是对传统文献计量指标的改良或者新建的指标。基于"健康体检"的理念,建议期刊评估每年进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收视率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频道)的人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数的百分比,它是一项用来统计电视节目拥有观众人数多少的指标,是电视台进行节目选择和节目评估的重要的定量化依据,也是广告主进行广告效果评估和制定广告投放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山西电视台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省级电视台,1960年正式开播。面对日趋激烈的荧屏竞争态势,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新的世纪,山西电视台提出了“以改革体制促发展,用综合管理出效益,靠节目质量树形象”的工作思路,从今年3月起,对全台两套节目进行全面改版。 这次节目改版,山西电视台首先根据观众需要和节目收视情况,改变频道定位,确定频道宗旨,并通过节目、栏目的合理调配体现频道特色,实现由节目、栏目经营向频道经营的转变。山西卫视频道仍定位为以新闻为主体的综合频道,各类节目将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以质取胜。自办栏目将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播电台机制改革的逐步确立,广播节目评估体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对广播电台而言,评估体系是用来考核、衡量和认定节目质量标准的依据,是促进节目质量提高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手段。虽说广播市场有三个基本要素——节目、听众和广告,但节目是核心要素、关键要素,因此最主要、最基础、最核心的评估层面就是广播节目质量。这就需要探索科学评估节目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使广播电台整体节目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电视竞争,虽然说已经从栏目竞争过渡到频道的竞争,但频道竞争的关键点还是在栏目,通过栏目品牌来扩大频道品牌。在收视率成为节目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11,(3):17-17
事由: 据了解,央视正在酝酿出台栏目综合评价体系标准,这套标准将覆盖央视所有频道的所有栏目。在新评价体系中,除了收视率之外,还将新增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专业性四个指标。五个指标结合在一起,给每个栏目打分,而不再是单一拿收视率来说话。  相似文献   

17.
汪永辉 《视听界》2009,(1):68-70
一般认为,收视率高的节目意味着受欢迎的程度高。收视率调查反映的是系统、连续的收视数据,能够最直观地传达基本的传播效果信息。但是,收视率调查只是对观众收视行为的一种考量,无法说明观众对节目的喜好和评价。观众满意度调查则填补了这一缺陷,电视台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频道、栏目或其中的某一方面通过与观众的直接接触,了解观众对节目的意见。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节目的综合分析,为节目制作人员提供实质的、明确的帮助,从而提高节目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任桐 《中国广播》2011,(5):30-33
为全面、系统地评估和考核节目生产,江苏省广电总台广播传媒中心制订了一套节目综合评估体系,通过细化的质量标准、权威的调查数据、规范的操作程序,重点围绕宣传导向、安全播出、市场表现、内容创新、节目创优、宣传推广等指标对节目进行评估和考核。本文从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业界专家与学界专家、节目表现与市场表现、活动推广与网络推广、创优考评与绩效考评五个方面的结合,论证了该节目综合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以期对广播业界的宣传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卫视频道遇到了新一轮优胜劣汰的较量。卫视的发展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开拓创新,打造个性化品牌栏目,凸显频道特色,是提高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寻求突破,树立创新典范 (一)选择突破口自首家卫视开播到现在,中国的省级卫视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卫视频道急剧增多的筹建阶段,此时的卫视节目以整合本地地面频道节目为主,少有自办节目,频道的地域性色彩较浓。第二个阶段是内容为王阶段,部分卫视频道开始打造自己的节目,比如东南电视台等频道,凭借自己的优势节目迅速在全国打开知名度。现在已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品牌创新阶段,各卫视频道开始意识到节目品牌精品化和个性化对频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东南卫视综合分析判断第三阶段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决定独辟蹊径,把新闻制作列为品牌创新的试验田和突破口,《海峡新干线》栏目于是应运而生。 (二)确定突破点卫视新闻节目一向难办。一方面, 省级卫视作为各个省对外宣传自己的主流频道,承担着地方政府新闻宣传的“喉舌”功能,省级卫视必须编播大量的地方新闻,这就使得大多数卫视频道的新闻地域色彩较为浓厚;另一方面,观众往往是根据兴趣和需要来决定收视节目的,而大多数地方新闻  相似文献   

20.
仅仅依靠收视率这个“数量”指标来评判电视节目是不够科学和完善的, 还需要引入关于节目“质量”的评论指标,即满意度,它是测量公众对节目质量的评价、对收看过的频道或节目满意程度的指标,也是在收视率这个“量”的指标之外的另一个“品质”导向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