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欢 《软科学》2017,(5):11-15
以精准识别为导向,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转变的视角对我国农村脱贫进行新探析.通过构造洛伦茨曲线法,求出基尼系数和社会财富指数值,研究发现在农村贫困地区扶贫过程中存在绝对贫困线不能完全覆盖贫困者,建立相对贫困线有利于在贫困新形势下精准识别贫困户;通过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可以有效遏制扶贫资源分配中精英捕获的瓶颈;针对忽视最贫困等问题提出精准帮扶的对策,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护等保障性扶贫政策为主,提高其抵御贫困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施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精准扶贫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扶贫攻坚计划是当前我国扶贫攻坚的两大主要模式。2011年国家大幅提高贫困标准,贫困人口规模、分布特征、贫困内涵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章在分析新贫困标准下我国农村贫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全面解析了当前扶贫开发中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精准扶贫的理念,包括:建立多维贫困区域识别指标体系,开展精准化贫困区域识别;采取多元化扶贫方式;以及实施基于不同地理空间尺度和贫困地区类型的差异化的分类扶贫政策。文章最后针对当前两大扶贫模式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拓展精准扶贫内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想要彻底改变贫困区域的整体面貌,除了要大力扶持经济之外,还要从提升文化素养方面着手,促进农村文化扶贫工作的创新和改善。只有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文化层面需求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才能够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文章通过对农村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与文化贫困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精准文化扶贫的具体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2020年,我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在增进人民福祉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贫困治理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必要对我国扶贫实践进行解构,同时回顾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的多维变迁历程,以挖掘我国扶贫实践中的重要经验。文章首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梳理了我国扶贫政策的演进特征,并从政策密度和政策强度两个方面对扶贫政策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得到我国扶贫政策的累计效力;最后,选择若干能够衡量农村社会多维变迁的指标分析农村社会多维变迁与扶贫政策累计效力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扶贫政策累计效力与农村地区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农村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贫困的特点及扶助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块固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贫困都存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日趋严重的城市贫困却成为困扰中国  相似文献   

6.
贫困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持续过程。文化贫困是主体性贫困,是产生贫困的主要根源。西部贫困地区,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西部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杜国明  黎春  何仁伟 《资源科学》2020,42(4):649-660
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伟大实践促进了区域贫困治理思想的不断完善。本文在总结个体扶贫与区域扶贫的辩证关系、贫困区域与区域贫困治理需求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具体做法,系统梳理了贫困区域治理思想,旨在丰富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为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全球2030年减贫目标的国际行动提供参考。主要结论为:区域贫困治理思想包括贫困空间分异、贫困区域开发策略和贫困区域管理3个方面,与精准扶贫方略服务于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工具;依据贫困区域在空间上呈现显著差异和空间分异特征,以此划分出贫困县域类别、村域类别,并把脱贫难度大、贫困县集中的地区划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于资源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区域开发与发展理论,形成了以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组成的区域贫困开发策略;依据贫困区域的鲜明层级体系,构建了“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对象体系和退出考核评估机制,以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组成的贫困区域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8.
黄志刚  黎洁 《资源科学》2022,44(9):1905-1917
在新阶段中国减贫战略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的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作为巩固搬迁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其对搬迁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机制亟待研究。本文将风险和社会排斥同时引入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后续扶持政策→生计策略→多维相对贫困”分析框架,并采用形成型结构方程模型对安康市、商洛市和渭南市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总体而言,包括产业、就业、公共服务等在内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有效降低了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程度(-0.181)。其中,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可以直接降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0.097),也可以有效改善搬迁农户生计策略进而间接缓解其多维相对贫困(-0.084)。②风险(0.150)和社会排斥(0.088)均会直接导致搬迁农户陷入多维相对贫困,当搬迁农户面临社会排斥和遭遇风险冲击时,就会出现就业困难、收入降低、社会融入困难等状态,从而陷入多维相对贫困。③搬迁后续扶持政策通过改善农户生计策略进而缓解其多维相对贫困的减贫路径会受到社会排斥和风险的制约。其中,在政府通过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改善农户生计策略的过程中,社会排斥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0.160);在搬迁农户通过生计策略转型缓解其多维相对贫困的过程中,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0.096)。未来仍需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顶层设计,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对多维相对贫困治理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9.
贫困妇女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可持续脱贫的关键抓手。首先从理论层面探究妇女贫困的定义、特征和成因,发现妇女贫困具有脆弱性、代际传递性和思想上的衍生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妇女扶贫政策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墨西哥、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妇女扶贫政策经验,结合我国实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推行针对贫困妇女的工作福利制度,提高受助者工作意愿;注重思想教育,唤醒传统美德;发展社会化儿童看护服务,减轻贫困妇女家庭压力。  相似文献   

10.
陈龙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0):96-9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的不断调整,虽然旧的贫困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和新的贫困问题相结合,我国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政府的单方面扶贫工作逐渐陷入困境,因此在政府失灵,市场无法参与扶贫的情况下,非政府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这也符合我国社会保障社会化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贫困地区妇女的扶贫工作是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脱贫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进妇女福祉,建设和谐幸福家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是全国贫困地区从脱贫走向振兴的关键节点,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新时代妇女脱贫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妇女脱贫面临的4个问题——乡村性别歧视,“数字鸿沟”,社会救助力量薄弱,以及扶贫工作中的性别意识欠缺。进而在介绍理论基础、国际妇女脱贫经验和国内妇女脱贫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4点建议:(1)将性别平等内化为乡村社会行为规范;(2)增加培训以弥合“数字鸿沟”;(3)提高家庭劳动社会化水平;(4)建设包容、弹性、可持续的妇女扶贫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如何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璋  钱秉中 《软科学》2002,16(6):76-79
本文对全国2300多个县进行逐一筛选、分析,认为当前全国的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较集中地分布在6个省区的125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而其中的61个县聚集着我国农村最贫困的大约为1500万的人口。在对其贫困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与一般贫困地区不同,这一特殊贫困地区需要具有创新性、高效性、长期性的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关于扶贫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大部分研究把重点放在贫困的识别和贫困程度测定的方法层面,偏重于经济发展,对生态和谐、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对政府组织的反贫困政策和措施关注较多,对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不够。有必要设计一套能够综合地、完整地体现新时期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制度诸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HP—FCE组合评价模型,以国家级贫困村为样本,对综合扶贫的整体绩效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评价,用数据说明综合扶贫的显著成效。在大力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要进一步创新扶贫方式,不断提高综合扶贫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徐嘉泽 《云南科技管理》2003,16(1):51-51,53
宁蒗,俗称小凉山,是个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和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经过民主改革并于1956年成立彝族自治县而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县份。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是宁蒗的基本县情。1986年,宁蒗曾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272个贫困县之一,当时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76.2%。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上下万众一心战贫困,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仅“九五”期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就达4.5亿元,专项扶贫资金达1.32亿元),扶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按原来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农区贫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创造性地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减贫人口和减贫效果均较显著,在世界反贫困史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黄河流域作为中国贫困人口众多的典型区域,开展整体性、系统性解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rcGIS、地理探测器等工具,以356个贫困空间单元为基础,通过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上游、中游农区呈现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②黄河流域贫困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流域整体和上、中、下游各地区所受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不同,经济因素对贫困解释力较强,部分因子交互作用呈现“1+1>2”的互补增强效应;③黄河流域农区致贫因子各异,且作用强度不同,呈现出自然贫困→经济贫困→社会贫困的变化态势,而社会贫困难以改善自然贫困,最终形成“贫困循环怪圈”,其中自然因素是贫困发生的基础性因素,经济因素是贫困发展的主导性因素,社会因素则是解决贫困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左孝凡  陆继霞 《资源科学》2020,42(2):274-285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促进贫困户实现脱贫的重要路径,引导农地有序流转对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构建可行最小二乘法(FGLS)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进行测量,以农户未来陷入贫困风险为贫困的测量指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研究农地流转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①在贫困脆弱性视阈下,分别以中国现行贫困标准和0.3贫困脆弱临界值标准,仍有22.3%农村居民群体处于贫困状态,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脆弱性水平分别为0.295和0.258,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②农地流转具有显著减贫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农村居民未来陷入贫困的风险,通过PSM方法消除“自选择”偏误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③农地流转的农业产值增长效应达0.573,农地流转可以通过提高家庭农业产值降低农村居民的贫困脆弱性。为此,提出了加强深度贫困区扶贫力度,提高深度贫困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地有序流转,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仍有超过7 000万的贫困人口,且区域分布广、贫困程度深。促进贫困地区的转型发展、贫困群体的生计改善,直接关系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我国基本地理国情,深入探讨农村贫困问题的地域生成机制,梳理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提出加快精准脱贫的可持续途径。研究认为,我国农村贫困发生机制和减贫的基本模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应着眼于区域转型发展过程来着力破解贫困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体系、产业政策体系、土地政策体系,着力建立和完善以区域发展助推贫困农户脱贫解困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尊水平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情况。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本科学生施测,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否、获不同标准助学金的学生在社会支持、自尊、主观幸福感部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自尊均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并都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其中自尊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高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力度,提高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西藏农牧区1994~2012年19年的相关数据,从西藏农牧区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条件、人文发展四个维度以及农村社会总产值、农牧民人均消费水平、有效灌溉率等16个多维评价测量指标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西藏农牧区贫困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得出西藏农牧区贫困问题主要受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生产条件和人文发展对于西藏农牧贫困问题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出解决西藏农牧区贫困问题的途径:一是改善西藏农牧区经济环境;二是改善西藏农牧民的社会环境;三是提高农牧民生产条件;四是提高西藏农牧区人文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笔者深入基层一线扶贫的亲身经历与思考为基础,对贫困和精准扶贫的概念和内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针对精准扶贫工作存在贫困对象不精准、精准识别难度大、扶贫措施难以满足贫困户差别化需求、产业发展难等4个方面。建议从深挖贫困根源、基础设施与谋划长远发展有机结合、精准扶贫与治理环境并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等5个方面促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