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时间跨度是1982年到1992年,这十年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的重要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涵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涵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条件,发展社会事业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又是抵制外来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必然要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的文…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凝练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应明确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积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尤其要将之渗透到校园精神的培育中。这不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感知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新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对于迎接全球化趋势的挑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个人等各方面的作用,实现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现代社会效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现代社会效用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与理解它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由此探求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以及形成大众文化意识等,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效用。人们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实践中可以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仅具有悠久历史,而且含有深厚的内涵,它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来源和基础之一。就搞好“人文奥运”如何更好地展现中国悠久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精神和魅力这一问题做了浅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文化建设有其本质的、特殊的内涵。一方面我国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国文化传统的影响 ,诸如在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历史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另一方面 ,我国文化建设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总而言之 ,我国的文化是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结合 ,是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 ,这就是我国文化建设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邓小平的文化观中,构成其底蕴且成其为灵魂的是文化理想。毛泽东的文化理想是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将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确立为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邓小平的文化理想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全面的开放性和广泛的人民性。它们所蕴涵的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新文化之魂,并提供了借鉴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应以“儒道互补”为主体结构。战国中后期至西汉前期道家一度成为社会主要思潮,西汉武帝时期就已形成“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儒、道、佛三家为中国文化主体的思想不能贯穿封建社会始终。中国封建社会初期还没有佛教文化的势力,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方形成儒、道、释三家的鼎足之势,这三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精神血脉与文明财富,能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与丰富的智力泉源。当代文化建设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与作用,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文化自豪感的塑造促成民族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力量。  相似文献   

10.
心性论与当代伦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哲学心性论有着前后相继、逐步提升的内在逻辑 ;随着不同历史时期问题意识的变化 ,心性论逐渐在深化 ,并成为传统道德形上学的核心 ,集中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 ;明清实学、当代新儒学对心性论的两极态度应予以反省 ;全球化背景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道德建设 ,应注意对传统心性论确立人的道德基础功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由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家训思想两部分构成,其经验来源主要是曾氏家族的世传家风和自身经历,这大大丰富了曾国藩治家的践行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德思想无疑是一大精神基石,探讨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可以促进现代家庭伦理道德的建设,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了文化事业新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对具有显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意义和价值的中国武术而言,应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历史观视域研究中国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及思想内涵,从文化观视域厘清新时代中国武术文化的目标地位,从价值观视域阐释中国武术文化的时代价值,从实践观视域诠释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路径。基于此,中国武术应该在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中,做好其文化价值的阐发,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中,实现其健康价值的转化,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引领下,推动其技术资源的开发,服务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解决人类世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担当中,做好中国武术蕴含的中国智慧表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唯物史观的形成先后经历了三种文化氛围:1902年入家乡私塾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氛围;1910年入湘乡高等小学后受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熏陶;1918年到北京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逐步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形成了唯物史观,真正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发展主脉可以归结为“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转化的目标是以建立现代性为核心的“文化重构”。这个转化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启动的。“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器物、制度、精神三个阶段,但不能忽略五四后马克思主义传人和发展这条主线。五四后形成了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三大思想流派并行竞秀的文化格局,而这些不同思潮都力图从五四思想中寻找活水源头,开发五四思想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说的历史空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神话作为中国小说的历史源头,其艺术化或小说化的过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断裂。这一历史空白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和一定时期的学术主流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艺术演变上,具体表现为神话的历史化、“神话”的附庸地位和旷日持久的理论偏离;在时间距离上,自商迄汉,神话的故事结构和文体形式一直未获独立并处于逐渐消歇状态。中国神话小说化的历史断裂即中国小说的历史空白,应至魏晋六朝志怪故事的旁逸而出才宣告结束。承认这一新的认识和观点,分析造成中国小说历史空白的历史的、文化的和学理的因由,对于研究小说观念和小说文体的发展、演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观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建构了实事求是观的理论体系。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观萌芽和初步发展于党的延安时期以前,全面展开与系统建构于党的延安时期,建国后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论论证和实践运用。邓小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观,使实事求是现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的历史起点,成为这一理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对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体育的文化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世界体育文化的殿堂中,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都占有重要地位。前者是西方体育文化的起源,后者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源头。它们共同处在相同的历史时期,但由于各自起源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性、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与祭祀、教育诸方面的差异,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形式。在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主流时,源自于古希腊奥运会的西方竞技体育与中国的传统体育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丰富、充实着世界体育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江泽民同志在 “三个 代表”的重要论述中,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群众根本利益统一起来 ,进一步明确了 建设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更明确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本文从 理解和领会江泽民 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入手,论述了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明确了面向 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担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19.
和谐文化是和谐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是和谐精神与和谐文化的载体。因此,和谐文化、和谐精神、和谐社会具有存在意义上的互动性和发展意义上的统一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照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社会所处的具体时空规定性出发。为此,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契机,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底蕴;加强和谐文化和和谐精神建设,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周立波故乡生活小说显示了自己的独特价值,研究周立波故乡生活小说创作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揭示其以不同于现代文学时期乡土文学的社会主义时代特征所承载的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意义,而且应该引发对新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审视和今天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思考。进而探讨周立波的理想主义与新文学精神以及"茶子花派"文学传统的赓续与危机,提出再造周立波文学品牌和在湖湘文化大视野中宏扬"三周"文化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