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肖老师的"快乐作文",我们的口号是——(出示幻灯片,师生齐声)我的作文我做主!今天这节课,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闪亮登场!师:面对这位新朋友,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新朋友,它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师:哦,你从它的外形发现它的可爱。你呢?生:它的颜色很艳丽,它的小嘴儿真可爱。  相似文献   

2.
赵彦 《四川教育》2003,(5):34-34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最喜欢谜语了,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你们猜猜谜底是什么。“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树儿见它招手,花儿见它点头。红旗见它舞蹈,风铃见它歌唱。”生:风!师:对!是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画风》。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生:谁在画风?他们是怎样画的?生:风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怎么画?师:快打开书,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生:(自由读课文)师:刚才你们提的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告诉同组的同学,你读懂了什么,看谁的收获多。生:(组内汇报)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想请教一下大家,…  相似文献   

3.
<正>板块一:插图导入,引出课题1.出示"雷锋"课文插图,学写"锋"字师:请同学们看这个雕塑作品,你知道这是谁吗?生:雷锋。师:是的,这位满脸笑容的解放军叔叔的名字就叫"雷锋","锋"是本课要学的生字,请你仔细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生:"锋"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写,然后在生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2.初步了解雷锋,读好课题师:雷锋是谁呢?听老师讲一讲雷锋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4.
<正>一、由同题异构引发的思考在一次同题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执教"满五加(1)"。片段一:……师:1+4等于几呢?在算盘上怎么拨?学生跃跃欲试,师:请看示范,先拨入一颗上珠,同时拨去一颗下珠,你能像老师这样拨一拨吗?老师一边说,学生一边拨,全班同学整齐地拨算盘。个别同学不会拨,老师指导。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满五加。拨珠方法你学会了吗?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学会了!师:让我们用今天学会的新本领去闯关吧!……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 ̄95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过程】一、游戏:猜一猜师:同学们,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大朋友。请看屏幕,(课件出示教师的背面)猜一猜她是谁?生1:是你,张老师。生2:我猜也是张老师。师:是不是张老师呢?咱们接着看。(随着镜头的旋转,教师的正面出现)你们很厉害呀!怎么从背面都能认出我来?生3:我看老师的身材和…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师:黄老师让每位同学到生活中找百分数,找到的请拿出来。(生开始翻阅自己的本子)师:来(做举手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生:衣服上就有。生:新闻联播”上播出的也有。生:书里有。生:旅游景点有。师:旅游景点怎么写的?生:今年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多了50%。生:在旁边的座位和老师上面也有。师:(侧身看老师座位)老师座位上有?生:老师的人数占座位数的80%。师:哇!这你都看出来啦!你说的是今天的上座率,是吧?或者说今天在座老师的人数占全部座位数的80%,对吧?这个同学说的百分数,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计算判断出来的。这不是一般的水平了!厉…  相似文献   

7.
《恐龙》教学片段师:还有喜欢剑龙的吗?文中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剑龙的?生:打比方。师:同学们请看图,(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的剑龙给你什么感觉呢?生:像一名武将。师:怎么像武将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生1:威武!生2:勇猛!生3:威猛!师:大家都是使用的两个字的词语,能再用一个四字的词语或成语来表达吗?生4:威风凛凛!师:威风凛凛!这个词用得好!不过,这个词我们在课上还没学过,老师把它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心理辅导技术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位班主任老师与一名打算退学的学生对话的案例。生:老师,我不想读书了我想退学!师:你怎么能这样想呢?生:我觉得学习一点用处都没有……师:谁说学习没用?你看那么多人都在努力学习,准备考一个好点的大学,以后找一个好工作生:考大学有什么意思?您看报纸上说,读了大学,很多人连工作都找不到!师:那你的意思是,不考大学就能找到工作啦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做游戏(老师带着色彩鲜艳形状夸张的袋子神秘兮兮地走进教室)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带了个袋子来上课了,你们一定觉得很奇怪吧,这个袋子里有些什么宝贝呢?想看看吗?(先取出一条毛巾,摊开。接着拿出一个鸡蛋,然后出其不意地拿出铁锤)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内容就是铁锤锤蛋。铁锤锤蛋会怎样呢?我在家实验了许多次,得出一个结论:铁锤锤蛋锤不烂。师:你们信不信?不必说话,请举手来告诉我。不相信的同学请举手,能说说理由吗?相信的同学请举手,理由不要大声说出来,凑到我耳旁来,悄悄告诉我。生:(坚定地)我不信!平常我将鸡蛋轻轻在桌上一碰就烂了,用一个那么大那么硬的铁锤用力锤它,不可能不烂!生:蛋壳很薄,铁锤很重,一锤锤下,鸡蛋怎么会不烂呢?师:相信这一说法的同学,请在老师的耳边悄悄地说出理由。师:他刚才说,鸡蛋可能是石头的,特别硬,锤子呢,可能是软的。先让你检查一下吧。(生摸,反馈)嗯,所有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老师可没弄虚作假哦。师:铁锤锤蛋锤不烂,大家都不相信,可我一点也不动摇。要不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现场演示一下,让你们信服。好,请你们推荐班上力气最大的同学来锤。师:你作好准备,不管用多大的...  相似文献   

10.
片段1:生活导入,轻松与自由。师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游戏,轻松谈话后开始上课。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屏幕(出示教师登山时的一张照片),这是谁?在干吗?(生回答)师:老师登上的是哪座山呢?我给几个条件你们来猜一猜。(学生群情高昂)老师登上的是咱们国家非常有名的五岳中的一座山。(屏幕出示:东岳泰山1532米、南岳衡山1290米、西岳华山2160米、北岳恒山2017米、中岳嵩山1440米)这座山真不容易攀登啊,它的海拔有两千多米高。后来经过比较后,我才知道这是五岳中最高的一座山啊!生1:噢!我知道了,是华山。师: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通过比较这几个数…  相似文献   

11.
【案例】“猜猜边长是多少。”(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经常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今天,老师把KT猫、小叮当和咖啡猫全都请出来了,和大家一起做猜谜游戏,大家愿意吗?师:KT猫请我们猜什么呢?KT猫(电脑显示,配音):我的背后藏了一个正方形,可以看见的这条边是6厘米。同学们,你们知道看不见的三条边各是多长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生A:看不见的三条边都是6厘米。因为它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电脑显示,配音)同学们猜得真不错!再看小叮当让我们猜什么。小叮当:我的背后…  相似文献   

12.
【片段】师:这篇课文有些字是比较难读或难写的。我想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请你拿出笔,把这些字在书上做好记号。(生准备)师:可以交流了吗?谁先来当当小老师?生:我觉得剖鱼的剖比较难读。师:这样就是小老师了吗?想想平时老师是怎么教的?生:下面我领读,剖,剖鱼的剖。(其他学生跟读)师:你不抽查一下吗?生(笑):请你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13.
片段一认识面积单位(数学活动:男孩子起立,来看一张画有16个格子的纸片。女孩子起立,来看同样大的另一张画有18个格子的纸片。)师:同学们,谁看的那张纸片的面积大?生:女生看的大,男生看的小。师:为什么呢?生:女生看的有18个格子,男生看的只有16个格子呀。(教师将两张纸片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大小。)生(全体):哇!上当了!生1:老师骗人,您为什么诚心让我们看格子,而您画的格子又不一样大?师:那我为什么要画一样大的格子呢?生:只有格子一样大了,我们才能数一数,知道哪张纸的面积大,哪张纸的面积小。师:好极了!小朋友,你说的这一样大小的格子,…  相似文献   

14.
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生纷纷举手)师:我找一位没有举手的。(指一位同学)就是你吧。你为什么没有举手?生:我字写得不好。师:没关系。没有谁不练习就把字写好的。练习练习吧。(生上台板书)师:字写得蛮可以嘛,虽然不能说漂亮,但是笔顺都对,间架结构都合理。要努力,大胆些,敢于表现,才有成功。(生欲回去)师:先不要走。当老师还没有当完呢,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呀。生:和……朱元思写信。师:“与”有“和”的意思,但这里应解释为“给”;“书”解释得很好,在这里是名词,“信”的意思。生:给朱元思的信。师:非常棒!你再看看书,会知道,这…  相似文献   

15.
师:今天我们玩角色游戏。你们看,谁来了?(蔡老师背一大包进教室) 幼:蔡老师来了。师:蔡老师,你背这么个大包,要到什么地方去呀? 蔡:我到北京旅游去。请小朋友帮我想个办法,怎样才能快一点到北京。师:请小朋友帮蔡老师想想办法吧! 幼:(七嘴八舌地)乘火箭、乘飞船、乘气球、乘飞机……蔡:谢谢小朋友。那我就乘飞机去吧!(放下包,做整理食品状) 师:蔡老师,你为什么带那么多食品? 蔡:我怕路上没东西吃。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四册76~77页例1、例2。教学过程:一、用儿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小朋友们喜欢念儿歌吗?生:喜欢!师:老师今天带来一首云南的儿歌《数螃蟹》,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逐个出示螃蟹图,配音:一只螃蟹8条腿,二只螃蟹16条腿,……八只螃蟹64条腿)师:听明白大概的意思了吧。好,老师来考考你们,一只螃蟹几条腿?生:8条。师:那五只螃蟹几条腿?七只呢?师:为了研究方便,老师把儿歌改编成了一张表,第一横行的数表示什么?第二横行要求我们填什么?生:第一横行的数表示螃蟹的只数,第二横行要求填出几只螃蟹分别有几条腿。问:…  相似文献   

17.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是谁吗? 生:蔡老师! 师:亲切地称呼一声,行吗? 生:(亲热地)蔡老师好! 师:(亲切地)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你能告诉我,你是谁呀? 生1:我是李冰清。 生2:我是陆萧丰。师:多好听的名字呀!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名字端  相似文献   

18.
【片段1】师:你见到的张老师与你想象中的有啥不一样?生:我见到的张老师是一个秃顶的老师。师:张老师真的是秃顶吗?你观察仔细了吗?生:张老师又老又矮,满脸皱纹。(生哄笑)师:啊?满脸皱纹?不会吧。我早上出门认真地照了镜子,发现我还没有满脸皱纹啊?你的观察有问题!观察要实事求是。生:张老师是一个有女人  相似文献   

19.
正调查:还原事实关注细节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今天开心吗?生:开心!师:怎么知道的?生:表情!生:笑!师:笑有很多种。一种真的是很高兴,开怀大笑;一种是苦笑。你看我的笑是什么笑呢?(生迷惑不解)师:猜不出来了?最近老师有点烦。昨天晚上七点多,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我们学校的庄老师打来的,电话里面她不停地在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想了解吗?生:想!师:为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老师先进行了调查,并且做好了记录。这儿有几份记  相似文献   

20.
片段一 (出示)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小海伦雇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师: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说说你心中的感受. 生:我觉得海伦太可怜了,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多的娃娃呀! 师:你能通过朗读读出心中的感受吗? (生读,声情并茂) 生:我觉得上苍太不公平了,小海伦那么小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师:一岁半的小海伦,看不见也听不到.这种状态下她会怎样面对生活呢?请同学们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纸上继续写下去,从此海伦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