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实验报告北京市崇文区锦绣街小学吴正宪《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以下简称《归纳组合法》)实验是小学数学整体改革的一个新课题──用归纳的方法讲授重新组合的问题。《归纳组合法》实验是从1984年开始的,至今已历时整整10年,它的改革涉及...  相似文献   
2.
《创设建构性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北京市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这一课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程理念强调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它是极富前景的学习理论,该理论对指导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建构主义对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首先,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他们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  相似文献   
3.
我认为,数学不仅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理性精神;数学教学不仅仅是“1+1=2”这种单纯的知识技能传递的教学过程,它还是一种展示人类理性探索求知精神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过程,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创建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模式的实践探索"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能获得一线教师和专家的认同,那是因为这项研究实践正好是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寻着课程改革的脉搏而前行.课程改革让我找到了归宿,看到了中国教育的春天.  相似文献   
5.
一、由已有活动经验初步感知重叠问题1.由学生熟悉的排队问题导入,提出简单的重叠问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数学。刚才进来的是谁?生:晋元。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排队的问题。如果从前数晋元是第5个,从后数也是第5个,这个队一共多少个同学?2.自主探讨解决方法,了解学生对重叠问题的思考基础。生:11个。生:10个。生:9个。师:答案不一样,怎么办?生:计算。生:画图。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弄清楚。  相似文献   
6.
徐斌数学课堂教学的三个特点——趣味性、生活性、情景性。 童话故事般的语言是徐斌惯用的"伎俩",难怪孩子们喜欢他的课,都说有趣、好懂。在他的课上,孩子们爱玩的游戏、来自中外名著的故事、即兴组织的竞赛等项目,常常让学生在乐不可支的活动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提出"好"的问题是引领学生走进问题解决的重要前提。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好"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解决它没有现成的方法和程序,而需要发挥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好"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趣味性,既非人为编造的又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好奇心;"好"的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策略往往是多样的,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并发挥多样的数学思考;"好"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利于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问题解决的策  相似文献   
8.
刘延革老师受教材中一道“求近似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的练习题启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相关的学习内容,将教材中的练习题进行改编和延伸,设计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一课,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素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6·18是个难忘的日子."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经历了一年的筹备终于正式挂牌启动了.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先生前来祝贺,他的一段即兴讲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和队员们,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导入新课的方法吴正宪北京市崇文区教研中心一出好戏的开头,就在于能立刻把观众带进充满魅力的艺术殿堂。一节好课的开头就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幂。只讲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