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专题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对提高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大学生学习适应现状前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干预实验,探讨了该教育模式对促进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教育实验确实能改善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并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促进学生适应学校的教学模式方面卓有成效,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新生的主要力量。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和“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会面临人际交往环境的新变化、学习要求和教学管理方式的显著变化等,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高职院校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新生中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入学教育,帮助新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专业意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包生耿 《文教资料》2010,(9):184-186
高校新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关乎大学生对大学本质的理解和适应,关乎大学生涯规划的导向。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涯规划的执行者之一,对大学新生教育应当给予充分重视.开展切实有效的新生教育探索。如拓宽教育视角、发挥学长带动机制、重视三位一体与人模式、完善大学生的助学机制等.引导学生适应大学。辅导员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大学新生创造良好的开端。为大学生的人生导航把握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学导行教育是东北林业大学主题推进式教育模式下专门针对大一学生进行的综合的适应性教育.文章阐述了导行教育的含义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比接受与未接受大学导行教育学生的适应能力变化情况,分析其对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和环境四方面的教育干预结果,以此来阐明大学导行教育在提升学生适应能力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测查了2002名新生的适应能力现状。比较并分析了不同群体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提高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环境不适应、心理不适应和管理方式不适应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的措施,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建立新的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二是多种方式引导新生自主确立人生和学习目标;三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新生的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四是通过建立心理预警与咨询体制加强心理适应教育;五是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六是以专业教育为中心促进新生学习适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马桂华 《林区教学》2016,(4):117-118
大学阶段是人生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学习,大部分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进了大学后,大学环境相对轻松,很多学生面对环境的突然转变不知如何适应这种大学生活,因此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困扰。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向他们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教育,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中学新生学校适应状况调查问卷》,对1720名初中和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28.6%的学生存在比较明显的学校适应不良,9.7%的学生对新的学校生活“很不适应”;新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群体差异,其学校适应能力与他们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采用的应对方式、拥有的社会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显著相关。对此,本文提出五点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是大学生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等教育的起点和关键点.拓展训练的引入将对现有的入学教育模式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快适应大学生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都比较大,所以很多高中学校都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导致很多高中生认为自己只要能学好课本的知识,考上大学就可以了,而对劳动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致使很多学生升入大学之后感到不适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本文就从在高中阶段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两个方面出发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如何适应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促进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水平的提高,我们专门组织了关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如何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调查,以便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有关心理感受和改革建议。调查于2005年6月在天津市的五所高校中进行,调查对象为大学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不同的教育阶段,高中与大学在衔接中易产生冲突,导致大学新生适应困难,有的甚至引发严重后果。大学新生种种不适应的不利后果不能都由大学来承担,输送大学新生的高中学校以及与大学具有高度关联性的高中教育阶段,理应担负更多的责任。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大学新生对大学适应情况和对高中阶段衔接大学教育的诉求情况, 对高中教育阶段提前介入开展衔接性教育进行思考,结合当前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建设要求,提出高中阶段开展与大学教育有机衔接的适切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致使一些大学生因教育缺失心理健康出现障碍.利用正确路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人生理想和规划将带给大学生不同的大学生活结果.新形势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成才第一”的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的适应和成长教育进行相应的侧重,大学生活之后人生之路的成败取决于高校对大学生适应和成长教育的有效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从中学进入大学后,都存在相应的问题.能否尽快主动地学会适应,尽快成长,对其能否成功的利用大学生活,成长成才极为重要.本文从高校大学生日常教育出发,总结了高校适应和成长教育实施的重要方面,包括学生定位教育、理论实践教育、学问教育、时间管理教育、为人处事教育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育,高校大学生才能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人生发展习惯,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经历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成为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主要存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职业选择五个方面的问题。对此,教师要做好入学教育,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重视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参加校内、校外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健全职业适应性培训制度,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择业期。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必要性、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内容、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方式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积极意义四个方面阐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认为其在人的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在社会与大学生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使得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不断地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志兵 《文教资料》2008,(36):176-17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抓好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大学新生入学后,面对环境的诸多改变,心理上难免会发生某些变化,易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只有提高新生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才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林少苑 《文教资料》2010,(13):222-223
新生入学教育对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顺利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在适应期容易出现的不适应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入学教育的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活与高中时期完全不一样,作为成年的独立个体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校园中,学生不仅需要应付学习方面的各种问题,同时还需要关注与教师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独自面对来自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挑战,有些适应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可能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形成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浅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是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转变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引导工作不仅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有利于培养其专业兴趣,创造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入学教育关系到大学生能否迅速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入学时的种种不适应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