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模具制造工艺》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制造工艺课程项目式教学,应以理论够用为度,进行学校的工厂式教学,通过具体项目过程的学习与实施,使学生如同置身于企业实际中,能直接有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及与企业要求的接轨。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模具制造工艺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3.
模具专业的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旨在强化学生的模具制造能力水平.技校办学的宗旨是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需要技术院校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积极主动地创建符合市场需要的教学体系,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为模具行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4.
张静 《亚太教育》2019,(9):160-160
本文以模具制造课程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了我国模具制造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诸多弊端,并就如何提高模具制造课程教学效率展开了细致的分析,希望能为模具教学的相关从教人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真正提高模具制造课程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类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与工程实践结合极为紧密,因此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适当引入PBL (Project basedLearning,工程项目学习)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小型模具全研发项目,指导学生分组完成模芯设计、关键零部件加工、精整、抛光、装配、试模、修模和注塑成型等8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涉及模具机械加工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重点突出对工程实际分析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以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思""行""知"三种状态为基础,以"思知主导"为状态式教学方法核心、"思行统筹"为状态式教学方法手段、"知行合一"为状态式教学方法目的,探讨《模具制造工艺》专业课程状态式教学方法;以教学过程中基本概念、实例分析、工程化意识为主导,牢牢抓住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关系,并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成绩考核三个方面完成对该课程的讲授。状态式教学强调学生的理论基础"思知"与工程实践"知行"相统一,是探索培养具有工程化意识和创新型思维人才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专业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掌握一些实用性技术和技能。对模具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设计一般为模拟生产一种产品,进行模具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规程设计。以模料模具设计为例,通常是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产品的工艺性分析,模具成型方案的分析与比较,成型设备的选择,模具结构的确定及模具加工工艺的确定,完成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的绘制,编写设计说明书,最后进…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学生的模具制造工程应用能力,提出基于先进的CDIO理念构建出探究式项目教学方案。介绍TCDIOI程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并以注射模具加工为例对模具制造过程中的构思、设计、实施以及运作等四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分析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提高学生液态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铸造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液态成形与模具方向(铸造方向)课程设计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聘请铸造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指导教师,建设了以企业实际生产零件为主的课程设计题库,使学生"真刀真枪"做课程设计;选派教师到铸造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铸造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计中引入铸造过程模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铸造工艺设计能力明显提高,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应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模具综合性人才。《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的工作项目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与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从高职模具专业"两会一懂"的培养目标入手,明确了高职模具专业模具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根据模具企业的生产流程,确定了模具设计岗位及其职业能力要求。结合模具设计岗位的培养目标,将模具设计的相关内容渗透到制造和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全程培养。提出了以"制造为基础、设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体系,通过理实一体、学做结合的教学实践,对学生模具设计能力的培养,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背景下,适应制造业新形势的传统机械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创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建设,其中制造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面向本校全体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训练课程--机械制造训练为例,从融合多门课程知识的训练内容,"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实际"相结合、全流程管理的训练方式,以及两个层次的训练结果考核和基于量规的训练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面向新工科的实践环节建设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采矿概论》是一门针对非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过该课程让学生们学习和认识到采矿工程中的相关专业知识和问题。但由于学生们欠缺与采矿工程相关的知识基础,因此在学习本门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理解困难等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文章作者提出将三维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应用于本门课程的授课中,利用FLAC3D强大的建模能力,构建关于采矿工程问题的三维模型并在课堂上演示,以帮助学生们理解采矿工程的相关知识。在本论文中,作者以三个案例为基础,讲解了FLAC3D在课堂授课中的演示过程。  相似文献   

14.
蒋会明  袁静  赵倩  钱炜 《科教导刊》2021,(1):165-167
"ERP原理及应用"是上海理工大学机械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作为机械类本科生接触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的重要途径,以ERP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核心模块的运行机制为理论基础,在机械学科杰出工程师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课程学习以机械制造技术相关课程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为导引,培养机械类本科生对机械制造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本文就我校机械类"ERP原理及应用"课程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教学改革与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为"ERP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模式推广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动我校工程教育认证相关工作的落实与深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工作的开展以及能源与水利学院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的推进,在课堂教学中“研”“学”“用”之间的矛盾已然成为培养专业型人才发展的阻碍。文章从课程培养目标出发,对《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重组,增加课内实验和上机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所学的知识点在工程上的应用有更突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既可以兼容以前的各种教学方法,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本文以《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为例,将行动导向的理念和做法与一体化教学有机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三大基本理念。针对《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现状,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深化改革,构建基于项目驱动的新型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内容组合整理、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设计、能力达成目标矩阵设计等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和探索,大幅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用《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从传统的教学方法、CDIO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而创新性的引用新的CDIO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目前学生不能很好掌握《机械原理》知识的不足,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了学生积极、灵活的应用《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并由此提出了能够在实践、理论的不断切换中教授《机械原理》知识,更加有效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实现应用型本科学生掌握这一门课程知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模具专业"塑料模具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汽车塑料件为载体,按照塑料件与模具类型构建了该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了实例引导,行动导向,标准对接,情境育人的教学模式,制定了强化能力、过程考核的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