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的情况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委(原省文教办)决定在省属高校开展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根据“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办好一批有水平、有特色的专业学科”的精神,于1980年首次确定黑龙江大学俄语专业等四个学校的16个学科(专业)为省属高校重点学科(专业)。几年来,这些学科在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方面,在加强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在“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方面以及在促进和带动学科建设提高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  相似文献   

2.
高校建设品牌专业必须加强与学科建设的协同,依托优势学科、转化学科优势是建设品牌专业的现实选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依托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积极推进学科优质资源向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等方面有效转化,显著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品牌和特色,为高校加强专业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发挥系资料室优势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张锡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是我国为发展高等教育而采取的重大举措。重点学科,是指具体培养硕士、博士生的专业学科,能够承接省、部、国家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有关专业学科或某些方面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学科。如何更好地...  相似文献   

4.
二、加强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的意见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有力措施。为扎扎实实地做好我省高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建设重点学科(专业)的指导思想,搞好重点学科(专业)建设规划。重点学科(专业)建设要以我省和国家四化建设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需要为出发点,根据我省高校的特点及学科发展与建设等方面的条件综合考虑。要从我省实际出发,突破过去单一的“重中之重”型的重点学科(专业)模式,坚持“分层次办学”,“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有不同重点”的指导思想,既要考虑教学科研基础好,  相似文献   

5.
《教学研究(河北)》2011,(4):F0003-F0003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最早设系的单位之一,其前身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始建于1958年。金属材料专业原为机械部重点学科,现为河北省重点学科,隶属的“材料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被批准成立了“金属产品工艺、性能优化与控制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相似文献   

6.
《河北自学考试》2011,(12):37-42
金属材料工程 专业沿革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最早设系的单位之一,其前身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始建于1958年。金属材料专业原为机械部重点学科,现为河北省重点学科,隶属的“材料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被批准成立了“金属产品工艺、性能优化与控制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相似文献   

7.
森林培育学科是我国建立的最早的林学类学科点,长期以来为我国林业建设中的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森林培育学科是山东省唯一林学专业中的重点学科,课程建设特色是:依托重点学科,建设一流课程,培养一流人才,将所依托学科的科研、学科优势转化为本科专业的教学优势。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的理念是:"以科研与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带动教学与课程建设的高水平、树立专业课教学以育人为本,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十分重要。学校要摆正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开展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制订重点学科发展战略,抓紧精品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十五”重点学科,当时是江苏省唯一的语言学娄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该学科又被江苏省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同时以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为主体,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学科资源,获得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这也是江苏省目前唯一的文理交叉性质的重点实验室。同时该学科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语言科学》,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域内现有20所本科应用型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呈现出总体专业布局结构、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和新增专业与黑龙江省"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不匹配的特点,为了优化专业布局,今后需要在专业设置的总体原则、优势学科群、优势专业群和专业内涵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职院校应如何进行专业定位,如何确立重点专业、构建自己的特色专业?本文运用BCG矩阵定位来解决民办高职院校中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重复设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旅游新业态崛起,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旅游产业需求脱节现象严重,有必要探索旅游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的"社会适应性"变革。从社会发展、学习者需求、学校定位、学科专业自身发展规律等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着手,在充分参考并分析普通本科及高职院校专业适应性相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量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构建该专业社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创建“双一流”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基础。考虑到高职教师的实际情况,其绩效评价体系不能照搬本科院校。文章提出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模型,高职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要符合高职院校的使命发展动态转变、要与“高职双一流”战略相一致、与职称评审改革相适应、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综合实力相吻合。因此,高职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要分类别、分层次制定标准,因校制宜突出专业差异化,周期考核强化激励。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科性公司是依托高职优势学科而成立的公司制企业,它以服务学科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为己任,为高职学科教学与科研,以及高职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基地。为办好学科性公司,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科建设,重点扶持优势学科,增强学科竞争力。同时,学科性公司应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公司治理,科学制定公司战略,优化融资渠道,并处理好与学校事业发展及学科建设的关系,才能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事关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问题。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在第三产业偏多,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偏少,并且与八大重点产业比重不一致,造成了全省技能型人才短缺。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应以理工类为主,均衡地区专业设置,强调专业特色以及向重点产业倾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要求,提出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策略分为主线思路和实现策略两个部分,并提出一种通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主线思路——“坚持学校长期的办学特色方向,以专业群相对集中整合资源,以各种事业平台为载体承担各项建设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学校向高水平发展”。认为实现策略是对主线思路的细化,需要厘清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群划分、事业平台载体和可实施的项目,并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调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甘肃省14所本科院校专业种类比较齐全,专业覆盖面较宽;基础学科专业实力较强,应用学科专业发展较快;新兴学科专业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专业设置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专业结构与行业需求脱节;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热门专业重复设置;专业结构缺乏区域特色;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布点较少。为此,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确保专业的良性运行;各类高校应准确定位,面向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布局;构建社会广泛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加快专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优质专业认定是广西开展的新一轮高等院校专业建设工作.它与现行的精品专业、教改试点专业建设及密切相关,又有所不同.优质专业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支柱和窗口,它可以保证学校教学的稳定性,并为学校创造品牌效应.它应具有区域性、前瞻性、示范性、辐射性和效益性.  相似文献   

19.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建设专业群势在必行。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为例,创建了“双主体双融合四级能力递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探索人工智能专业群组建思路,构建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顶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提出了开发“工单式”“活页式”教材,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实施了“三改一创新”质量保证体系。为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提供思路和样板。  相似文献   

20.
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有着很大的区别。高职教育的专业不是普通高等教育意义上的“学科专业” ,而主要是“技术专业”。基于此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的结构与布点、特色专业的建设等 ,都应该适应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特点 ,努力建设一批具有高职特色的优势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