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特点决定劳动具有教师承担工作的全面性,教师管理的松动性,教学工作的独立性,科研工作的突出性,体育工作的社会性。由于高校教育特殊工作环境,高校体育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社会活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课程观念的更新与转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综述和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观念的更新与转变进行了研究,提出并阐述的基本观点是:高校体育课程构建应突出学生发展与社会需要并兼顾学科发展;高校体育课程应全面关注人的发展;高校体育课程基础知识的内涵需扩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重视信息技术对高校体育课程教材的作用;教材开放,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多样化;高校及其体育教师应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等。以此作为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材改革与构建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师冰上课教学倦怠心理特征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段丙政 《冰雪运动》2009,31(1):76-79
体育教师冰上课教学时的心理状态对学生有极强的感染力,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采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体育教师冰上课教学倦怠心理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冰上课的倦怠心理与年龄成正相关,高校对冬季冰上课体育教学的管理方式、要求和执行情况决定着任课教师的教授态度等;体育教师的年龄、滑冰技能和情感倾向教学管理、课程等是影响教师倦怠心理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创设一个和谐、公平的冬季冰上课教学奖惩制度等措施以解决体育教师冰上课教学的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4.
张杰 《体育世界》2009,(5):22-23
本文采用文献法,从社会学中生活方式社会理论的角度,对四川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积极有效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师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余娟 《中华武术》2023,(4):8-10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高校体育教师过分强调指标性成绩,忽视学生自身对体育的需求;(2)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落后;(3)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重视度不够;(4)高校教学条件不足,无法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多样性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高校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策略:高校体育教师应注重学生对体育的需求,采取多样化教学。高校要加强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创造教学条件,优化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师要采用动态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利用网络创新教学,同时改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教师自主发展内涵;体育新课标“亮点”;体育教师自主发展因果;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自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自主发展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7.
马玉龙 《体育师友》2009,32(4):60-61
文章针对体育课程网文章《记者在西部地区调研时发现,体育教师和体育课在学校逐渐被边缘化》采用文献综述法对2003——2009年中国知网相关中小学体育教育文章、和素质教育文章共计79篇进行文献综述。分析中小学体育的边缘化现象及成因,认为:1中小学体育的边缘化问题不是偶然。2素质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协调发展。3中小学学校体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4某些地方如中考制度改革值得推广。5应从社会调研入手,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综述法,研究我国中小学体育现状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的改革情况。认为基础教育体育的现状制约着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改革的方向,后者的实施须结合中小学体育实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反过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改革也直接影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开展。并提出对新一代体育教师的要求,联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的改革,具体分析改革的力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是从小学到大学同步进行的整体改革。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文中简要列举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对比研究:体育课程改革,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同过去单纯的执行大纲到参与课程的设计。解决角色转变带来的困惑,必须加强体育课程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10.
王晓松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1):67-67,80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新要求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体育教师自我完善的途径,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提出今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加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并充分引入高校体育课堂;加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提供保障;加强对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的研究,有效地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加强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社会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遵义市中学体育竞赛训练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遵义市体育竞赛训练受物质保障,组织、管理,建设、训练和外部环境等因子的影响。建议加强体育竞赛训练的组织与管理;整合师生资源,打造体育特色学校;积极寻求训练经费来源、开发可用场地;提高教师训练能力;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论述了体育选项课产生的背景,对我院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受到:兴趣爱好、目的需要、运动项目的特点、受同学的影响、教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在理论与实践上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受许多因素限制,其中有教材、教师及教法的原因,同时也有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不重视,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提出要发扬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优势,并不断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等因素相结合,这样才能构建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感觉教学法在高校传统体育养生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感觉在健身气功练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增强大学生感知觉能力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大学生练习健身气功的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统计处理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运动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运动风险主要来自学生自身、场地环境、教师组织管理和学校危机处理四个方面,其中学生自身和教师组织管理为主要风险因素;从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人才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甘肃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专业体育舞蹈教师匮乏、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场地器材欠缺、学生学习课时不足等是影响甘肃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传统冰雪运动课程在北方高校体育课中的开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尚有众多体育活动流行于人们的生活中,它不仅是人们娱乐、健身的主要手段,也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后备资源。根据北方地区的地域优势、气候和人文特点,从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课程内容资源等方面,提出:能够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缓解学校体育经费、场地设施的不足、民族传统冰雪运动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北方学校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民族传统冰雪运动课程的开设使北方的天然资源与高校体育课"互利共赢"等意义;总结出:确立民族传统冰雪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课程资源的系统整合,开展多元化的冰雪课堂、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与动机、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横向联合等有效途径和措施,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化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发挥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蒙军  韦光辉  刘朝猛 《体育科技》2013,(6):132-133,138
在查阅大量有关最优化教学模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总结出陀螺运动课程体系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发出相应的竞技陀螺运动特色教材,从而为陀螺运动教学质量的提高、陀螺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乃至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现代高职院校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研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成就感,提高运动技能,形成终生体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