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虚荣心理是一种病态社会心理,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大家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文章认为克服虚荣心理,一是要通过大学生内心的自我调适,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引导,三是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  相似文献   

2.
“虚荣是缺点,也是美德。它是促使我们上进的激情。雄心不过是高尚的虚荣心而已。不要诋毁虚荣心,我们应当对它善加利用。荣誉本身就显虚荣心的最高形式。······我觉得虚荣本身就是一个中性的词,无所谓好环,就像一个人因为共产主义去做一件事情,而我是因为虚荣去做一件事情。当然从意义上来说有区别,一个是为神圣价值,一个是为小快乐。”  相似文献   

3.
虚荣心理是一种病态社会心理,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大家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章认为克服虚荣心理,一是要通过大学生内心的自我调适,二是需要教育工作的教育和引导,三是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配合。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传统理论界对莫伯桑的小说《项链》的理解、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认识,依旧是三十年前的“标签”——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认为“(项链)这是个追求虚荣的糊涂女子的悲剧。”。是“通过玛蒂尔德追求奢华而遭受的不幸来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将“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在虚荣心支使下表现山来的卑俗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认为主人公玛蒂尔德身f:“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是其性格的第。内涵”。这砦评论表现…传统理论界对主人公性格和行为的不屑、蔑视,甚至厌恶之情!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度演进过程中产生过许多反映士子虚荣心的名词,这些名词尚存在于历史遗迹中,常常混淆后人视听。考察清代科举人物的朱卷履历,则能发现更多科举社会的"虚荣"名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低级功名高级化虚饰;第二,捐纳功名合法化修饰;第三,封赠荣誉扩大化掩饰。科举社会的"虚荣"现象是人们尊崇科举制度的必然结果,是等级社会科举人物凸显功名身份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在年龄上已开始步入人生成熟期,然而近几年有关高中生心理年龄测试却表明,高中生中存在明显的两极:一方面现代高中生较以前高中生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更丰富;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心理支配力偏低。这一现象也表现了社会变化对中学生心理的折射,他们给人外表更成熟的印象——大方成熟、圆滑以及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虚荣心,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理念】进入初中后,学生开始关注外在容貌上的装扮,渴望得到集体、社会和他人的肯定,这些都是学生自尊心的表现。但自尊心扭曲后会变成虚荣心,虚荣心常常表现为盲目攀比、好大喜功,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有强烈的嫉妒心等。爱慕虚荣的现象也会出现在校园里,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会让学生萌发嫉妒、郁闷、自卑、怀疑等不良心态,降低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破坏与他人的关系。本次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运用情景剧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虚荣心的特点、表现、危害,自卑的特点、表现、危害及如何战胜自卑、避免虚荣从而获得自尊、成就人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自尊、自卑、虚荣的关系和了解它们对人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渴望被社会承认,每个人都希被别人关注与接纳。即使是被尊为人类灵工程师的人民教师,听到别人一句肯定和誉,也会由衷欢喜;而面对来自领导、同事批评和指责,也难免不是滋味儿。人类的这自尊需要不是一件坏事,它促成了生命个的不断完善,推动了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是,自尊的需要一旦过了头,自尊心就会演成虚荣心,而虚荣心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人格变态的前期征兆之一。据笔者的一次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虚荣心水平偏高,中3%的人已达到了轻度变态的程度,对,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因为严重的虚荣心仅使虚荣者个人活得压…  相似文献   

10.
《红领巾》2008,(10):25-25
小帅的确是有些爱慕虚荣的。人呢,都必须有一份自尊心.但自尊不能过分,一过分就成了虚荣,这对一个人的心理是很有害的。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虚荣就打肿脸充胖子,这不就像那个没穿衣服的皇帝一样吗?最终反而弄巧成拙,丢了面子。虚荣心甚至会让我们变得冷酷、偏执,就像小帅。  相似文献   

11.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笔者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承受能力弱;自私狭隘,虚荣心强;缺少意志、毅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的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面对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Et益严重的现状,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心理问题,如何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中学生存在的多种不良心理及具体教育策略展开论述,中学生不同程度上存在如下不良心理:虚荣心理、自我封闭心理、考试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及逆反心理等,针对具体不良心理提出相应的转变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相对平日的作文练习来说,考场作文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特定的地点,有限的时间,有教师监考,以及关系到升学考试的成败。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极易产生以下四种不良心理现象:虚荣心理、恐慌心理、自傲心理和自卑心理。考生一旦产生了上述不良心理,而又不及时且有效地调控,以排除不良心理的干扰,将会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表达,甚至可能导致考试的全面失败。这一点,是值得广大考生高度重视的。虚荣心理。在进行考场作文时,切不可让虚荣心占了上风。据了解,每年的考生中的一部分同学,在考场作文时心里老想着自己的考试是专为父母、老师争面子的…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意志力弱化,懒惰不主动,生存能力降低。虚荣心过强,是非观欠缺,社会责任冷漠。不懂得尊重他人,自私任性,缺乏合作意识。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有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二是现在的中学生提前早熟的生理,相对脆弱的心理。三是受现实社会的影响。四是品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6.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心理承受能力弱。风险和挫折是人生中难免的事,敢冒风险和战胜挫折,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品格。可是,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2.自私狭隘,虚荣心强。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  相似文献   

17.
对莫泊桑小说《项链》的主题有很多阐释。有一种观点认为“小说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作者对玛蒂尔德是讽刺和嘲笑的态度。而我认为: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后的勇偿巨债分明展露了她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和要强坚韧等性格中可贵的一面。另外,小说中有一些情节似乎让我们觉得马蒂尔德是虚荣的,正如她参加舞会前的刻意精心修饰,她为自己生活的寒酸和居室的简陋而痛苦不堪等等,这些表现出来的看似虚荣,笔者认为其实是外在的,这些东西向我们呈现的应是她的内在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厉勇 《成才之路》2011,(14):100-I0017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虚荣,只不过有些人把虚荣强烈地表现了出来,而另一些人则能掩藏好自己的虚荣心。还是读小学的时候,我就沉浸在父亲向亲戚朋友炫耀我的满足里。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家里好几代都是农民。而我,从小就学习优秀,  相似文献   

19.
心理挫折普遍存在于中学生的体育学习之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要求完成或者达到某种学习目标时,由于目标与效果产生背离,使学生主观上表现出失意、消沉、悲观的情绪状态。分析和研究学生体育学习中心理挫折的形成成因、产生后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和现象,提升学生体育学习效果,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学教育3题     
“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与“人性的弱点”教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特征,我克隆了教参上的说法,说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其内心深处强烈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老师,什么是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发问的是班上最爱思考的学生。“我同意您对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定位,但为什么非得给她贴上‘小资产阶级’的标签呢?现实生活中那些打肿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