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育工作应该是阳光的,德育工作者应该是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教师要用教育的智慧和爱心,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双向互动,在轻松自然的交流中,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润物无声、不露痕迹的疏导和引领,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让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2.
宋波 《辽宁教育》2022,(3):32-36
“为孩子的阳光人生奠基”是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从建校开始一直秉承的办学宗旨。多年来,学校坚持“让学生的生命成长充满阳光,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充满阳光,让学校的内涵发展充满阳光”的办学理念,围绕“阳光文化、阳光队伍、阳光课堂、阳光生活”四个系统工程,创建阳光校园文化,建设阳光教师队伍,构建阳光课程体系,丰富阳光校园生活,让“阳光教育”遍布校园,让学生的生命成长充满阳光,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植入“阳光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3.
黄谋青 《教书育人》2005,(11):62-62
第一堂:心理课。班主任应该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充满阳光、人文关怀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建立“悄悄话信箱”,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齐跃 《辅导员》2012,(18):69
现代教育具有全时空性,更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及人格的自我完善,更着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应该通过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和人文化的教育措施引导学生建立起阳光的生活态度,打造以"阳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健康、快乐、美好的阳光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阳光校园研究就是要用阳光的理念、用科学民主的态度,着重于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进行阳光化的探索与研究,从德育、教学、心理、环境、家校沟通等方面着力构建充满人性关怀、朝气蓬勃的阳光型组织,真正让校园充满阳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作为教师,应该把阳光撒向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生活充满色彩,应该给学生以精心的呵护,真诚的赏识,用爱心激发学生学习、发展的动力,这是学生所期待的.  相似文献   

6.
梁惠卿  马红茹 《双语学习》2007,(10M):103-103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人人都应该得到爱的滋润,享受到阳光的照耀。  相似文献   

7.
“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美国安妮·弗兰克如是说。是啊,人生在世,就应该追求幸福!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做好奠基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热切祈求着拥有幸福人生,热切希望着能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而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这世间没有救世主,要帮助别人,我们得先学会帮助自己。只有自己内心充满阳光,才能把阳光洒向学生。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创办于1914年。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学生1860人,辽宁省骨干教师5人,大连市名师1人。学校以"为学生的阳光人生奠基"为宗旨,坚持"让学生的全页发展充满阳光,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充满阳光,让学校的内涵发展充满阳光"的办学理念,努力成为一所管理先进、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有爱心,奉献之心;要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和热爱学生,又要看到学生是处在成长阶段的人,需要多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做个阳光般的老师,让爱的阳光洒遍教室的每一角落;做个会传播阳光的老师,让每个孩子心中充满阳光,使教育的天空更加明朗!  相似文献   

10.
<正>阳光教育是"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核心标志的,用真爱和真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阳光教育是一种让每个学生走进阳光的教育,是充满尊重、充满理解、充满赏识、充满激励的教育,是倡导教师顺从天性、承认差异、追求阳光、宽容失败的教育,是引导学生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特质、挖掘每个学生的生命潜能的教育。大连市第六十中学以生为本,创新理念,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阳光教育之路。一、现实困境中谋篇布局,优化教育环境六十中是一所农村的初级中学,生源为当地农村孩子  相似文献   

11.
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没有水的鱼塘,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只有用爱架起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方能称之为师。爱心,如同阳光让人间充满温暖,爱心,如同春风给社会带来和谐。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领导、组织、教育,是学生知识上的领路人,更是他们精神上的朋友。面对来自不同家庭,思想、兴趣、个性不一样的学生,作为一名德育工作,应如何适应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需求,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与学生谈心沟通,让每个角落都充满阳光,将班级建设成爱与欢乐的殿堂?根据本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趋物质化的时代,如何让青年教师树立教育理想,成就教育智慧呢?我们认为应该是阅读,如果缺少阅读,对一个教师的成长无疑是釜底抽薪:文化素养的缺乏会造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匮乏。余秋雨认为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想要摆脱平庸。阅读,使人聪慧;阅读,使人明理;阅读,使人站得高,看得远;阅读,使人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阅读,使繁重的事情有快乐;阅读,使细小的事情,有智慧,使教师的心灵充满阳光,人人树立笑对人生的境遇观,人人成为“阳光老师”。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心中充满阳光的教师才会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扎实工作,才会把爱的阳光播撒在学生心坎上;学生在爱的阳光沐浴下,才会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学校的教育质量才会显著提高。因此,实施情感管理,让每一位教师心中充满阳光,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唐映霞 《教师》2020,(7):107-109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教育督导倡导中小学走“一校一品”特色发展之路,曙光学校因此而确立了“阳光教育”发展之路。学校努力通过阳光教育实践,从阳光育人理念、阳光心态、阳光行动、阳光管理等方面,让“阳光”融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逐步构建了阳光、向上的校园,让美充溢每一个人的心灵,让学生向阳生长,也让教师在充满书香的阳光校园里尽情地撒播生命成长的种子,也享受到了成长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殷长青 《学语文》2011,(6):31-32
我校的《城市中学生生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围绕这一课题,近三年来我校大力开展构建阳光课堂、引导幸福生存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觉得,在构建幸福阳光课堂的活动中,大有作为.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科目的老师无法取代的。立足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阳光,让教师心里温暖.让学生心里明亮,是语文教师与学生共同幸福的一件事儿。  相似文献   

17.
叶澜教授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律动,焕发生命的精彩,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而生命的源泉是什么呢?是阳光!因为阳光代表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在教育中,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阳光一般的情怀。让课堂充满阳光,让阳光普照每一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学生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都由教师赋予生命的质量。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阳光?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从情感、对话和开放的视角,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快乐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张红 《华章》2011,(16)
语文课堂的教学应该改革,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心底的呼声,是全体学生心底的呼声.我们应该告别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把阅读理解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20.
董君武 《上海教育》2011,(22):56-57
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让学生带着笑容走进校园,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对学校充满向往,让学生的内心充满愉悦的体验,学生的生命充满智慧和人性,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