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国家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为引领,对“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先行官身份、机遇、挑战和先行路径进行了系统思考。研究认为:国家“走出去”战略推动了中国武术文化海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有效构建,“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武术文化国外认同效益的持续发力增添了新型动力源,中国武术文化彰显助推“一带一路”战略有序实施先行官身份同时,既面临有序做大海外市场、促进中国武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中国武术文化自身创新能力等机遇,又面临“共性文化”缺失引发的中国武术文化在地化传播受阻、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沿线区域武术话语体系失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武术文化协调发展支持机制不健全等挑战。构筑共性文化,找寻武术文化交流合作切入点,健全武术文化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机制是凸现新时期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武术文化,人类共享”理念的先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化学的通用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体育元素及其学理特性进行研究,旨在揭示体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实践作用、理论价值及特殊的人文学意义。“一带一路”倡议中,体育具有促进沿线国家合作交流、展示国家良好形象、建立文化自信等多维度价值。而身体性、文明性、融通性的理念,让“一带一路”和体育人文交流成为尊重文明差异与倡导共同繁荣、超越文明隔阂与建立共同价值、消弭文明冲突和实现平等竞争的良好平台。“一带一路”以互惠互鉴为核心,体育文化以合作共赢为理念,体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已经开展了积极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来看,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主体构件,而体育交流则是其中极具活力的元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沿线区域已成为中国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穗健发展。以我国中部地区人文和生态资源极其富集的神农架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田野访谈等方法,分析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总结“神农文化-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生态文化-高山秘境”等形象定位;提出倍助“互联网+”增强对外国际传播力,依托全域旅游加强内部精品建设等路径,形成可全方位满足沿线游客求新求异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目的地,为“一带一路”和“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区建设提供参考,让民族文化旅游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民心相通的中心枢纽。  相似文献   

4.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从倡议提出到整体战略形成,再到行动方案实施,中国与沿线国家不断扩展交流领域,在体育文化合作方面也迈出较大步伐。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体育合作为研究对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和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为依据,探索国际体育合作的理论框架和开展工作的路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体育合作的内容,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搭建国际合作纽带的联系。研究认为,国际体育合作的设计思路是:发挥国际体育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助推功能,通过国际体育合作为沿线各国人民搭建经济文化互通的桥梁,借助国际合作平台实现沿线国家体育资源共享和体育人才培养,依托国际体育合作克服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多重阻力。国际体育合作的实践路径是:从政策上把国际体育合作纳入“一带一路”同步建设,在国际交往工作中融入更多的体育文化元素,建立国际体育合作机制以利用多国体育资源,修筑国际体育合作孵化器以培养体育人才。“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体育合作构想及其实践,支撑世界多国体育共同发展和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产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财富,也同时积累了很多问题,加之我国大的经济结构问题,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双重压力。总体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代加工为主要构成组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下游微利环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许多国际大品牌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国体育产业制造业产能过剩。“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体育产业向国外输出提供了如鱼得水的契机,为此,体育产业必须积极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加强自身竞争力构建,以国际视野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6.
以河洛体育文化为例,从资源与文本的角度,探讨体育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契合点和城市借助体育文化通道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路径。认为河洛体育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契合点在于“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范畴,分别是体育文化产业园建设、体育学术对话与交流、体育旅游目的地建设,其节点城市洛阳的融入路径是:以河洛体育文化为主题,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学术对话,提升城市在“一带一路”的影响力;甄选河洛体育文化资源,打造河洛体育文化特色显著、旅游要素突出的特色旅游产品;城际协同,创建以河洛体育文化为主题的体育产业基地(园)。研究对城市借助体育文化通道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积极的“外脑”启发价值。建议“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因地制宜挖掘传统体育文化,协同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中心、城际和现代体育项目,开放协作,把传统体育文化培育为城市融入“一带一路”的推进器,把“一带一路”深化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传播的扩张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我国与沿线各国在各领域不断交流合作,携手迸发出了举世瞩目的火花。软实力,是国家影响力的重要组成;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坚定文化自信,在此刻被赋予了深刻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这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无限机遇,也对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式方法上提出了更多挑战。本文在阐述“一带一路”与高职学生文化素养关联的基础上,围绕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摘要:在“一带一路”和体育产业政策的双向驱动下,契合“一带一路”战略的体育赛事面临一些不足和问题亟待解决和寻求发展之道。有鉴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体育赛事发展的价值、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对策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体育赛事在促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价值体现在:1)体育赛事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突破口和切入点;2)举办体育赛事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体育交流与合作;3)举办体育赛事有利于巩固夯实“一带一路”战略成果;4)举办体育赛事有助于打造“一带一路”特色赛事品牌。发展困境表现在:1)体育赛事举办国家和地区分布失衡,体育赛事集中在中国境内且主要为重点省份和主要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稀少;2)体育赛事参与国家和地区来源不广,参赛队伍和人员主要为中国的运动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代表队和运动员不足;3)体育赛事办赛规模有限且比赛项目单一,赛事营销和体育赞助以及赛事支持力度参差不齐,体育赛事办赛规格和影响力亟待提升;4)体育赛事自主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体育赛事品牌开发程度不够,赛事无形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尚未树立赛事品牌理念。针对赛事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打破体育赛事本土垄断局面;突出“一带一路”宗旨和理念;提高体育赛事办赛规格和水平;着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赛事和保持体育赛事常态化。以期为中国及沿线国家举办“一带一路”相关赛事提供思路和经验,同时为体育层面的民心相通提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文化工作的新抓手,国际化办学越来越重要。陇南市教育局在省教育厅指引下,正在想方设法,开始探索、积极挖掘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体系,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对外开放机制,加快中小学国际合作交流。本文以陇南市中小学国际合作为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小学国际合作交流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摘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学科理论,对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创造性转化中国武术文化资源,创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指出,具备深厚文化内涵与国际知名度的武术,以及规模空前扩大的高校来华留学生是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可多得的品牌资源与不可错失的战略资源。对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进行改革是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当前,推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的路径主要有四条:坚持文化导向,从战略高度科学定位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标准化建设;守正创新,实现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中弘扬传统与注重当代的贯通;创新传播,促进高校留学生武术教育传播向日常生活化延伸。如此改革,可以使武术文化资源通过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实现创造性转换,实现担当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东盟区域优先,文化先行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武术文化的东盟传播具有新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华人华侨的迁徙历史推动着武术文化在东盟传播的脉缘,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给武术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传播理念缺失、模式单一,文化差异仍是现阶段的发展困境。 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应从技术“走出去”向文化“走进去”转向,树立“溯本与开新”的传播理念;以文化差异性为切入点,加强武术文化交流,树立“亲善共享”观念;传播模式从“游离性”的宣传到“整体性”传播;以“武术人”为纽带,落实中国面向东盟传播“三步走”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建立优秀武术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武术文化,运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对武术文化这个“瑕瑜互见”的文化体进行了深度剖析。首先回顾了自党的十六大把文化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之后武术文化研究的十年进展,主要提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然后针对问题,从3方面简要总结了武术的和谐文化内涵,最后重点列举了严重影响武术文化发展的4方面残存糟粕,并指出了武术文化研究的重点和未来发展趋向。该研究对于“构建优秀武术文化的传承体系,规划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体育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阅读与现状调查等方法,整理归纳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意义以及内外部环境,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个主体论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传播的传播模式,得出了体育文化传播需要深挖文化资源、创新传播媒介、拓展传播受众、落实传播监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体育“非遗”的抢救、保护、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与新机遇。加强体育“非遗”国际传播,是成功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动力与重要支撑。但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与困境,主要表现在:市场竞争与内涵失真;地区差异与文化误读;创新不足与传播乏力。对此,应科学确立传播价值坐标,建设丰富的传播内容体系,创新立体化的传播模式,着力提升我国体育“非遗”项目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相互欣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系进行了探讨."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倡议,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认为在民族传统体育"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思路、服务于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国策,致力于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的战略定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传播要紧抓"一带一路"国家资源做到"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丰富化,"传播渠道"现代化,"传播对象"广泛化.并提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国家传播的基本路径:首先,要尊重丝路国家文化"实然"存在,这是国际传播的逻辑起点;第二,要确立文化自觉,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合;第三,要构建多元传统体育文化交流平台,消减文化误读;第四,要融合体育旅游发展,促进协同传播.  相似文献   

16.
摘要:由于受到视觉文化时代感性审美的影响,当代武术出现了极端化的发展倾向。为了更好地促进当代武术的发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传统与时尚”“技击与艺术”“文化与物化”等多维二元关系进行了重新厘定。认为:只有坚持武术的传统并且使之与时代特征相融合才能体现出武术传统的与时俱进性,才能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可;只有抓住武术的技击本质并通过多种艺术化形式表达出来才能满足全球不同地域异质文化受众的审美需求;只有认同武术的文化价值并且积极的通过“物化”方式进行全球化传播才能将武术发扬光大,才能增强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站在“国际化”的高度,以“大武术观”的理念视野,对武术的继承与创新或曰武术的“变”“常”问题的理性探讨,为武术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一带一路"建设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既为中国发展提供动力,又为世界发展创造机遇。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习近平为何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一、国际共识逐步形成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开始了解并积极响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不胫而走,沿线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  相似文献   

18.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武术在中亚地区推广的动力因素、现实状况,并提出进一步在中亚地区推广武术的方略。当前,武术在中亚地区的推广以“武医融合”为特色;影视作品与武术现场展演是中亚地区民众了解中华武术的主要途径;中亚五国推广武术和提升武术竞技水平主要依靠中国政府援助与当地武术协会;孔子学院提高了武术在中亚地区的社会影响力。武术在中亚地区持续推广主要受中亚地区武术师资力量匮乏、中亚地区民众对武术培训需求有限等因素影响。基于此,提出武术在中亚地区的推广方略:凸显“武医融合”特色,持续发掘武术的文化内涵和康养功能;依托孔子学院,开设武术嵌入式特色汉语课程;建立和健全武术在中亚地区持续推广的工作机制;将中亚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理念植入武术用品与服务中,促进中亚地区发展武术产业。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战略给沿线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贸易以及金融资本运作等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仍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培养机制,在阐释“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基础上,对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关键环节、前提基础、动力以及保障等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推进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培养,支撑和确保“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20.
摘要:在当代民族复兴进程中,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与自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共识。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中“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为进一步理解并探索“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表征、动因、内在逻辑模式以及重建所需坚守的思想理念与可能的实现路径等问题,推进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讨论的细致与深化,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重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文化传统”相关代表性论述,并对“武术文化传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研究指出:尚武精神、武术门派、拜师仪式、民俗武术等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再造,构成了当代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典型性表征;武术主体寻求身份认同与自我启蒙、经济诉求与表征再造、“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是中国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重要动因;对武术文化传统符号的历时性借用与共时性置换构成了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内在逻辑模式。研究最后提出,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传统的重建,应秉持自身的传统,抱持一种面向日常生活的动态传统观,避免犯历史虚无主义与复古主义的错误,走“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重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