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转变教育思想,需要明确几个观念,即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师生观、教学观教学方法观。 关于人才观,要转变只有上大学、当专家才是人才的观点。只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是人才,社会不仅需要高层次人才,也需要中、初层次人才和普通的劳动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育工作者要有全面的人才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每一类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 关于质量观,即如何去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对评价教育教学质量持什么标准的问…  相似文献   

2.
更新高等教育的五个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即将步入新的世纪,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智力资本要素的高等教育,要面向21世纪,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就必须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以适应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教育观念是对教育观象的认识,即教育主张、教育理论、教育学说,它包括了发展观、价值观、人才观、学习观及功能观等方面。高等教育观念,既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关系的反映,也是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即培养人才规律的认识和体现。高等教育观念内蕴着人们对教育现…  相似文献   

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行的大学教学模式无法提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所需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21世纪大学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必须转变以往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与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世纪,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是现代大学最根本的社会职能。为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需求,必须在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改革陈旧的“三中心”教育模式,构建出一种符合现代大学教育规律的新的培养模式———“三为主”培养模式,即大学教育以学生自学为主、以课堂讨论为主、以研究探索为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引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现代教育的师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当务之急是要实现教育思想及观念的现代化,包括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教育观、师生观等。就构成教育活动的诸因素而言,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基本因素,有什么样的师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对教与学关系的本质认识,在教育活动中,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策略等。那么,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师生观呢?一、师生统一主体观教育现代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21世纪新人。人的现代性特征繁多,但其核心是人的主体性的发扬。因为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靠具有主体精神和有创造…  相似文献   

6.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是欧洲思想和社会变革激荡的时代。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这段时期欧洲传统大学日趋走向没落。就其外部网络关系而言,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边缘化和国际化消解;就其内部网络关系来看,主要表现为管理僵化和内部关系激化;就其非正式制度来看,主要表现为大学遭遇意识形态的冲撞与纷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以及习俗惯例变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其主要构成包括培养目标、内容、手段和评价。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其有着明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设计、教学改革和树立和强化质量意识等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赫钦斯和克尔都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案使得他们对大学产生了一些共同的思考,但相异的思想基础又使两人在大学观、职能观、人才观及目的观和实现途径等问题的看法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杜威教育思想的社会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身份在上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历史舞台,扮演了重要的教育思潮的变革和推动角色,也成就了杜威在现代教育阵营中的核心人物地位。在以往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以杜威的教育哲学观、教育过程观以及杜威基本思想解读为主,认为杜威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其教育思想属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图再次从杜威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入手,呈现杜威教育观念中基于民主社会构建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即基于社会有机体解释模式的教育起源论、作为社会进步的系统保障的教育功能观、积极社会建构的教育目的取向、社会本位取向的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0.
大学管理思想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大学的深刻变革需要实现管理思想的现代转变。大学作为社会的学术与文化组织 ,具有独特的内部组织结构 ,大学管理主要表现为学术管理。我国大学管理思想现代化 ,应确立发展性管理观、“以人为本”管理观、战略管理观、校本管理观等。张扬“人本论”价值目标 ,确立主体性管理思想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强化大学管理人员的专业意识 ,是实现大学管理思想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不仅是经济上的竞争,也是科技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高等院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阵地,培养学生既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21世纪我国大学教育的双重目标。未来人才应有国家民族观念,应有承担各种社会义务的自觉性,应有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毅力以及正确的享乐观,应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渊博的学识,这些基本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必备条件。由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国,素质教育首先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身体心理素质教育等。基本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并逐步做到学会生存,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一、思想品德修养与素质的培养所谓思想品德修养,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依照基于时代使命确立一定的目标,去激励自己的思想,纯正自己品德的一种行为,就是经过培养和自觉锻炼,懂得怎样做人的道理。学生们通过12年奋斗,上了大学,理想实现了,有些同学就松劲了,失去了拼搏精神。大学生思想上这些特点,既是社会现实对他们的影响,又是自身思想尚不成熟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  相似文献   

12.
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两个基本层面:国家层面的关于大学的制度安排,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大学的关系等;大学自身层面的内部制度设计,主要表现为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应该说,从大学诞生之日起,就有相应的大学制度。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我们称之为“现代”大学制度,以区别于在此之前的大学制度。随着大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现代大学制度也在变化。  相似文献   

13.
大学教育的不公平在外部表现为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上 ,在内部表现为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上。大学教育的不公平处理不当 ,会引发学生对学校及社会不满的思想行为 ,进而产生种种消极影响。消除其影响 ,主要是在政策上、制度上完善 ,调节社会公平 ;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中 ,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和措施 ,增强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接受能力 ,并尽可能把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及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育的不公平在外部表现为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上,在内部表现为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上。大学教育的不公平处理不当,会引发学生对学校及社会不满的思想行为,进而产生种种消极影响。消除其影响,主要是在政策上、制度上完善,调节社会公平;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和措施,增强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接受能力,并尽可能把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及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钱伟长提出了大学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教学科研要面向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等应用教育思想。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办学理念上,要办应用型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施开门办学;培养目标上,要培育应用型人才,面向实际,突出应用性;培养方法上,要立足实践应用,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习和研究钱伟长的应用教育思想,对于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21世纪将是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 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 21世纪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体系中是最重要的载体,而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重要结合点,这就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标准。   一、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还是普教模式,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等方面仍然受着传统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高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高校的科学发展观应体现在独特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之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究竟应采取什么模式?在1965年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以前,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是老幼皆知即学校。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人才的培养只是正规教育即各级国民学校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事情,一个人所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结束标志着人才培养的完成,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固定的单一化状态,并且人们衡量人才的标准也停留在是否接受的是正规教育这样的认识上。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技术知识呈现几何级增长,社会进入人们所称的“知识爆炸”时代,“一次教育受用终生”的观念受到强烈挑战。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并逐渐成熟的教师教育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通过建设合作伙伴学校的方式实现的。这类学校,一方面是基于个人实践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建构,促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是通过多方合作,促进各方包括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和管理者的专业发展,构成整合观的教师教育模式,最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不让一个...  相似文献   

20.
当前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包括高技能人才还有没有区别?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还要不要独立存在?吕鑫祥在《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13期撰文指出,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而需深入研究.技术型人才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规律性的历史现象,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主要原因.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并在人才结构上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