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衡量人整体健康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二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当前,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今年秋季将在我省各高中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学校、教师关注学生的情绪活动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从而要求我们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自己首先得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孙艳 《宁夏教育》2005,(4):71-72
1.教师的关注和赞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应是课程改革与教学的核心理念。教师应当关注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因为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一、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感悟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新课程把经济常识的提法改为经济生活,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注。面对新课程,教师教学需要根据新课程的呈现特点转变教学方式,即让生活走进课堂。有人也许会说:以往我们上课时也引用生活中的事例,也是在关注生活。但这种看似关注生活的教学,更多的仅仅是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印证教材中的知识、观点是正确的,常常不可避免地以成人的世界来取代学生的世界,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成为一种强加给学生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王伟华 《考试周刊》2013,(77):137-137
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进步、成功都要关注,并及时给予鼓励、评价、赞赏;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中改变教师的“权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与学生一到讨论、探究、查阅资料、社会调查,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其次,新课程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增添了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科学知识,化学教师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与化学、社会发展与化学等各方面知识,并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师的角色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建设开发者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由强调讲解教科书向强调尊重赞赏学生、帮助引导学生、合作培养学生和反思教学行为转变,以保证新课程创造性地实施。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课程以后,教师的课堂关注改变了学生的课堂生活。  相似文献   

7.
王禄莲 《甘肃教育》2011,(19):59-59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呼唤教师要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生活中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共同成长。那么,教师应具备哪些意识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这些要求呢?  相似文献   

8.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学会赞赏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立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是英语教师目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地理教师感受颇深的是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与旧教材相比,新课程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均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在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与交流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确实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驾驭好新课程,我认为教师应逐步学会做到以下几点:一、学会鼓励、赞赏和…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设置的主要早上目的是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与旧教材相比,强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体现绿色化学,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而赏识教育的核心是赏识学生,多给学生赞赏和鼓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神奇的作用。然而,时下在一些地方,赏识教育却走人了另端,成了纯粹的“表扬”教育。课堂上,“你真棒!”“很了不起!”等赞赏性语言漫天飞,教师不分场合、不看对象、不辨真伪,随意评价,课堂严重发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不仅将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学将不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要成为关注的重要方面。因此,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成为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3.
走近新课程,感悟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关注学生的心理,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这既是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更应该关注和探究学生学语文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让学生带着现实中的问题和主动探索生活的兴趣走向品德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自身道德实践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个体化、个性化的活动,教师的任何精彩解读不应该也不能替代学生的文本阅读.阅读活动的开展与儿童的生活背景息息相关,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对阅读教学的关注也应置于儿童立场的视野之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具有一颗宽容、欣赏之心,把自己置于学生的角度来感受阅读的快乐,赞赏孩子稚拙的阅读感受,以促进孩子对阅读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我国深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建构的学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作为教与学过程中一个重要方面的教师也是此次新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18.
我们正处在21世纪新课程背景下的特定时代,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体现人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教学应凸现人的精神内涵。新的课程标准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处处渗透以人为本的新理念,适时体现教育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实现这一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包括他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  相似文献   

19.
武大伟 《考试周刊》2013,(21):144-144
<正>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摆在广大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迫切须解决的问题。现笔者就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践行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体会。1.在教学理念上,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不断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内在需要。生活既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归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简言之,要关注学生内在的需要。"需要"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是提高认识的内在动因,是良好的价值观形成的坚实基础。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一、案例背景新课程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的思想性中提到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实践性中提到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人文性中提到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