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漫界》2022,(4):18-21
记者:在"儿童友好城市"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幼儿园"等概念,我们该如何理解"儿童友好"? 贾凌冰:我们可以从"制度友好""城市硬件友好""情感空间友好"三个层次来理解"儿童友好"这个概念.所谓"友好",其实是一种关系,一种情感双向甚至多向的交互式的亲近友善关系.在这个概念下,我们再去认知"儿童...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这些关键词背后隐藏的社会现象和一系列问题在社会学和人口学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在当今社会,"留守"问题被视为一种正常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不被作为关注的焦点。但一种新的"城市留守"问题逐渐凸显并开始受到关注——城市小学生的被家庭"留守"。  相似文献   

3.
【话题背景】整个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基础上的。在传统教育中,儿童并不是很重要的,以至于一直影响至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开始关注儿童,并且提出了"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儿童是完整而又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等观点。一批一线教师开始实践、探索以儿童为本的教学,或称之为"儿童语文",或说"服务型课堂",或言"走向儿童需要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芮火才 《江苏教育》2012,(Z2):73-77
【我的主张】让学生自由呼吸从学生成长方式的角度,如果教育可以而且能够分成两极,那么一极可以理解为由外而内的控制式教育,另一极可以理解为由内而外的自由教育。控制式教育的基本逻辑是:教师作为"一定社会要求"的代言人或者化身,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其达成教师(也可以说是社会)的期待。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宰,学生按教师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资本主义与殖民地之间关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难点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出发,对此问题进行全面研究,为科学回答这一问题提供有利参考,"两重使命""两极相联"与"两种进程"为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相关难点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滕朝阳 《教育》2010,(8):11-11
当儿童被贴上留守的标签,仿佛就意味着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意味着这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 7月3日,陕西扶风县杏林镇5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相约到一古庙里自杀,所幸喝的是用饮料勾兑过的农药,又所幸被及时发现,两名学生经抢救后脱离危险,另3人检查无恙后回家。  相似文献   

7.
我校学生主要为智商在50以下的中重度智障儿童,很多学生还伴有脑瘫、多动症、孤独症等多重障碍。要使这些学生通过九年的学习学会自理、建立自信、掌握技能、适应生活,成为自立于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首先要让他们树立"我能行""我可以""我愿意试一试"的信念,并用这  相似文献   

8.
在班级人际关系的微观结构中存在着两极:一极是在班级中享有极高威望和极大信任的学生,被称为"人缘儿";另一个极端是在班级里愿意与之交往者甚少,口碑甚差的学生,被称为"边缘学生".边缘学生是指在学校教育条件下,身心正常发育的学生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在社会关系上、心理上和活动参与上,长期被班级群体所排斥与隔离,成为班级生活中的失落者.  相似文献   

9.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室环境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实际上是在"默默地说话""默默地育人"。皮亚杰曾说:"儿童的发展有其不同于成人的图式,儿童必须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发展这一图式。"可见,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实行"代管"。在这种代管中,学校与被代管的学生之间应该是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寄宿制学校除外),代管教师与被代管的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委托监护关系。在发生与被代管学生有关的损害赔偿纠纷时,学校和代管教师在有过错的情况下,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我国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和实施代管制,从根本上解决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教师是学生社会化的推动者。在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怎样定位教师角色呢?我认为,文化虽多元但有两极可循,一极是历史文化,另一极是未来文化。中华文脉在春秋战国时代是鼎盛时期。汉代史学家司马谈、刘歆等人对争鸣的"百家"进行分类,得出儒、墨、道、名、阴阳、法六家。道家第一阶段思想的代表杨朱,生卒不可考,但肯定比孟子早,孟子曾评价杨朱"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成语"一毛不拔"就出自此处。这是轻物重生思想,强调个人生命至  相似文献   

12.
伙伴教学法     
"伙伴教学"是六十年代以来,在美国教育界静悄俏地试行着的一种教学方法.最基本的意义是一个儿童教另一个儿童.前者被称为"指导者",后者被称为"受教者".在形式上,它分两种.一种是较高年级学生个别指导较低年级学生,叫"跨龄伙伴教学";另一种是同一班级或年级,叫"同龄伙伴教学".在美国,大多数属于跨龄伙伴数学.伙伴教学设想:一,年幼儿童时常模仿年长儿童行为,如果某种适宜的行为得到一定训练,这种模仿过程就可运用到教育中;二,年长儿童一旦得  相似文献   

13.
陈赟  张新  张娣 《班主任》2006,(10):6-8
给学生排座位,本是班级工作中一件极普通极平常的事情,但是它所蕴涵的教育学意义是深远的,它带给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座位的安排,是教育微观环境的安排,也是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安排.当前,如何给学生安排座位,成了一个棘手问题,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如将教室的座位划分为"头等区""劣等区""关系座"等,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河北省教育厅为此还专门发文,明确要求安排学生座位不得按学习成绩,而应以身高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1918年周作人提出"诚"作为合格主体的标准,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周作人以自己的生活、阅读和写作等经验为基础,辗转于"趣味""游戏""好事家"、儿童理论、文体试验等概念和实践的尝试,并始终注重肉身的及物性所带来的真实性,试图确认自己的思想观点是通过切身的实践和体验得出,而非被抽象概念裹挟而来。新村运动期间,周作人建立了关于生活之艺术的确认,即人应该有丰盈的内面生活,但在物质层面却应该是简单而自然的。而新村运动失败后,他找到了社会运动之外的另一种肉体实践方式,即回归文学和艺术,以"诚"的个人主义与趣味的结合来处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并提出了"好事家"的比喻。从坚持"自己的园地"而将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到提出"生活的艺术"这一指向文化批评的概念,从将"好事家"作为"文学家"的形象性类比,到切实地以游戏等同于工作,追溯民俗日常生活的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5.
在解决线段和差问题或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我们常常会使用"截长""补短"这两种方法.大部分情况下,这两种方法可解决同一个问题.但是,这两种方法的境遇有时却不同.对有的问题,可能其中一种方法简单,另一种方法复杂;也可能其中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另一种方法却无法解决.可见这两种方法对  相似文献   

16.
王珊  张文静 《教育》2013,(8):32
他们活动在校园的周围,仍然把自己当做学生,在学校自习、吃饭、上课,享用着学校所带来的便利;而在旁人眼中,他们是"蹭饭族""蹭课族",是"外来者",甚至是"不友好"的。这是一个不断扩张的群体,也是一个被学校和社会边缘化的人群。人们称之为"校漂族"。"校漂族"已经从大学毕业,仍集聚在学校周围,或是考研、考公务员,或是准备申请出国,也有因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而推迟就业的,当然也有部分人是惧怕进入社会而蜗居在学校周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讨论当代大学生主体性缺失问题时,往往将其归咎于学生"主体权利"的丧失.而当我们将主体构建问题置于质量管理视角下,通过讨论"学校--学生""学生--社会(雇主)""学校--社会(雇主)"3对关系以及分析学生在这3对关系中分别承担的"消费者""商品提供者"和"商品"3种角色扮演的情况时,我们可以发现,主体性构建的关键不在"主体权利",而更在于"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8.
从一道应用题在新老版本教材中的变化指出应用题教学中的两种现象:一是教材通过表格或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相等关系过于直白,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机会;二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存在"不作为""难作为""乱作为"等误区.针对这两个现象,作者提出了用"对比基本量法"进行应用题阅读教学的技艺.其具体流程为:一找出基本关系及基本量;二表示出每个状态之下的基本量;三是对比两个状态之下的每个基本量并找出相等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积极"一词包含"正面的;促进发展的""努力进取的"两重含义。《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普通心理学课程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我们所说的"积极情感"指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感激、坚定、自豪,并正面引导学生努力进取、促进其发展的态度体验。在《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特殊家庭"分为"离异和重组家庭""服刑人员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笔者本文在《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分类基础上,结合教育实践,增加"隔代家庭""单亲家庭""孤儿"以及"家庭结构完整但成员沟通有严重障碍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20.
《今日教育》2016,(4):8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坚决依法惩治造成重大伤害的校园欺凌者。据报道,安徽某中学一高三女生,在网上吐露她遭到同班3名男生下"春药"并被威胁下"砒霜"。在老师和警方看来,这不过是"恶作剧"。因此,三名男生中两人仅被记过处分,另一人则被警告处分。一般认为校园欺凌是学生间的"打闹""恶作剧",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就行了;也有意见指出应该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惩治施暴者。去年,在美中国留学生欺凌同胞受到刑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