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事业,但同时,教育也要让生命充满活力,因为充满活力的生命才能真正走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而要如此,教师就要不断处于"成长"的态势中.但教师的成长,需要一直摆脱"自我服务偏差",才能赢得真正的成长.本文试着从充分认识自己是前提、上进之心不死是桥梁、用大量的学习来助力等三个侧面来谈教师如何摆脱自我服务偏差.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融入教师生命的实践,离不开时间的绵延与经历的承载.在技术至上、效率至上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往往被"科学时间"所裹挟,这使教师生活沦为"无我化""制度化""平庸化"的存在,从而造成教师深层自我与表层自我的分离,导致意义感与自由的阙如.通过对科学时间局限的反思,发现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时间观给予教师发展以新的启示.基于对柏格森"真正时间"的理解,教师时间的重建与自我生命的发展需要从主体层面使教师拥有"反思的时间",唤醒自我觉知;从制度层面使教师获得"连续的时间",突破制度阻隔;从意义层面使教师享有"自由的时间",获得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生活史视野下,全科教师专业成长显现了自我存在别样的意义与价值。当前,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我国全科教师的专业成长举步维艰,主要存在着教师专业自我的缺失、学校管理的缺陷、社会培训的偏差等三方面问题,只有整合教师、学校、社会三者之力,才能真正提高全科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贾涛 《教师》2013,(24):123-123
中小学实施"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读书工程是教育的需要。读书,能够改变教师人生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优秀教师的成长证明:热爱读书才能有效地教书;博览群书才能更好地育人。教师只有心沉书海,重新拾起生命的激情,学会创造,完善自我,提升生命的质量,才能找到实现教育梦想的制胜高地。  相似文献   

5.
王敏文 《教育》2022,(7):15-17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教师进修学校是集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育技术于一体的区域教育教学业务综合管理服务机构,这种"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办学机制在促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学校"四位一体"的机制优势,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促进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
朱寅年 《湖北教育》2009,(10):26-27
教师的自我成长意识是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教育需要他们掌握有思想的技术,更需要掌握包含技术的思想。这样,教师真正的专业成长才有可能实现。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教育才可能有真正的活水。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多年来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一所"好人学校"。所谓"好人学校",就是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为师生的生命成长奠基。"好人学校"的教师以良好生命状态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优秀学生以自己的生命状态实现学生之间的彼此促进。这样优质生命影响下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远离劣质的生命状态。学校成为了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成为素质教育真正实现的生态园。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中学地理教育要彻底摆脱被人轻视的困境,就应该关注学生生命的需求,帮助每一位学生上好每一堂地理课,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数学课堂从过分关注知识积累的"绩效教育"回到关注学生成长的"生命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课堂.教师要转变观念,让数学课堂遵循孩子思维发展的规律,放慢教学的脚步.让兴趣激发更自然、探究活动更丰实、错误辨析更从容、回顾反思更深刻.让"慢教学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孩子思维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一种"活"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课堂上,教师只有善于营造兴趣氛围,学生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促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活动有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因而让学生与兴趣同行,也才能构建真正实效性的课堂.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为提高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本人认为要在以下几方面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刘峰 《辽宁教育》2008,(6):11-13
教师走向专业成长不仅是一个理念,已经成为了一个进程。对于涉农学校教师而言,这个进程中的核心是激发教师的内需。只有彻底改写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才能使教师充满活力,才能使教育充满魅力,从而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将“做成功教师,追求智慧教育,体验幸福人生”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终极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实现涉农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叶澜教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她指出:"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也就是说,英语的课堂教学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设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始终处于核心位置,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能力,事关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只有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才能不断丰富课改内涵,促进教育和谐。一、促进教师幸福成长的三项工作1.加强师德建设,让教师的生命因德高而闪光。师德是教师行为的"标尺"。我们围绕"强化事业意识"和"走进学生心灵"两大主题,全面加强师德建设。首先,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工作者亦如农民,表面是从事"耕种"和"收获"的简单作业,事实上,在"耕种"到"收获"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关注和期待生命的平和,是尊重和赏识生命的博爱.教师不管在教育的哪个岗位上,只有保持这种心态,才能够将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把学校当作家庭来建、把学生当作子女来教,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师生生命之花的绽放,学校是师生精神的家园,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和教师生命价值展现的重要空间。因此,教师只有具备生命意识,他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和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才能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才能提升学生的智慧和人格,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共享教育的幸福,师生才能共同走向生命的大完满。那么,什么是教师的生命意识呢?悲悯意识。生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奇迹,美丽而神奇。生命又是唯一的,不可逆的,何其珍贵。教师对生命应始终怀有一种尊重、敬畏、谦卑、呵护、悲天悯人的情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  相似文献   

17.
唯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教师才能在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同时,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注入鲜活且恒久的力量。教师要达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就必须在时间管理上下一番功夫。文章结合实践提出了三种时间管理策略,即"拆分"策略、"借力"策略、"插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促进生命成长的事业,学校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地方。在学校管理中,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掌握管理学知识、人力资源学知识,还需要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观照学校管理,尤其要了解在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内心有着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愿望和潜能。学校管理者要学会关注教师和学生,而且是积极关注,这种积极关注是尊重、期待、欣赏、发现、移情,只有这样,给学校管理和教育一个情感的基座,才能真正唤醒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的潜能,促进师生的生命成长。由此,学校的生命得以发展,教育的生命得以提升,学校管理者的生命价值也得到延续和放大。  相似文献   

19.
孙剑 《现代语文》2013,(4):44-46
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蕴涵了教师成长的轨迹。教师在不断的探索与反思中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美,才能真正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余文森教授认为:自我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也是实现这两者沟通的桥梁,它的实质是教师进行自我对话和自我诘难。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成长,有其自身的落脚点,那就是"教学";通过"教学"这个专业领域来拓展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是教师个体生命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基础和保证.回到教学,即是回到一个真实的专业生活中追问自我、阐释自我,从而挖掘和呈现自身的专业价值和成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