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文本内容的加工设计活动.文本内容加工本质上就是思维活动,而这个过程中的理解与表达,就是语言学习和策略运用的过程.基于"综合视野"的高中英语语篇研读活动设计,要关注语篇类型,分析语篇主题构建及传递方式,深度加工文本内容(如评判作者观点及手法),回应所读迁移情境.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语言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例,探究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GPS"阅读课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语法、语篇、语境教学三位一体的学习活动观,凸显语言教学的交际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燕莉 《成才之路》2022,(14):135-138
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教学活动模式化、学习活动设计不合理、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核心素养培养意识淡薄等问题,教师可从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入手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文章重点探究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要解读语篇,制定教学目标;创设语境,引入主题意义;学习理解,巩固...  相似文献   

4.
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应立足在学生理解文本表层信息的基础上。文章主要从聚焦标题、浏览文本插图激活主题意义,借助思维导图、关注文本语言表达丰富主题意义及回望文本深化主题意义等角度来探讨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实践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应以主题意义的探究为主线,从整体上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并通过"巧设导入,激活主题""梳理结构,彰显主题""创设问题,聚焦主题""分析语言,烘托主题""关注标题,强化主题""迁移创新,升华主题"等一系列层次分明的递进式活动,引导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对话,获取文本的深层涵义.  相似文献   

6.
主题意义探究的目的是丰富课堂活动,深入语篇解读,提升阅读文本的价值,借助语篇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从而达到学科育人的目标。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分为三个阶段:读前活动设计、读中活动设计、读后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基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丰富有内涵,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主要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7.
黄璐 《英语教师》2023,(24):48-51
阐述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分析目前高中英语读思课存在的问题。以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Unit 2 Iconic Attractions的Experience the iconic features of Australia读思课教学为例,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主题意义探究式高中英语读思课活动设计策略。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读思课活动主题化、整体化,最终达成全面提高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英语学习活动观、多模态语篇等概念逐渐进入教师的视野。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以语篇为依托,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主题探究活动。设计英语学习活动过程中,语篇类型被列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约的课程六要素之一。听、说、读、看、写多模态语篇是英语学习活动的载体,是课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本文从多模态语篇选取和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的角度出发,浅谈数字化平台对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刚 《学周刊C版》2024,(15):101-103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教学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大意义。主题意义探究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升学习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并提升综合素养。文章先分析了主题意义探究活动的特点,然后阐述了教师需要做的教学准备,最后从主题情境创设、主题语篇探究以及促进主题升华三方面进行策略探讨,提出了展示直观内容、铺垫背景知识、任务驱动、内容拓展、角色扮演和实践作业等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篇承载着主题意义,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高中英语教与学的核心任务。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重视考查考生对不同类型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与探究能力,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围绕主题意义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有层次的教学活动,体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重视与主题意义相关的语言知识教学,将语言知识的教学融入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人教版新教材Book 1 Unit 5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读写教学课例,提出基于主题语境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看、听、说,热身活动引入主题;读、思、悟,研读语篇探究主题;写、评、展,拓展写作升华主题。通过分析该课例的教学过程,探讨基于主题语境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设计意图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课例在读前、读中、读后阶段的教学活动及其实施效果,揭示其教学启示,提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对语篇内容、主题意义由浅至深的探究,实现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深刻理解,并能将其有效迁移运用于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促进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相似文献   

13.
周瑞芳 《成才之路》2023,(16):97-100
语篇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进行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高中英语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语篇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记忆力,促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文章分析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融入思维导图的意义,并对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内容和意义为中心而忽略学生语言知识学习的现象,提出在设计主题意义探究活动中融合语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语”,有效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在阐述语言知识与主题意义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主题意义探究与语言知识教学相融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路径,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下主题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和课堂教学的新实际提出,将探究主题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开发主题阅读教学资源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研究的总目标,并在实践中形成了"顺序型主题阅读教学"与"整合型主题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总结出了主题拓展阅读教学的一般范式.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提出了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并实施教学的思路,主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具体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即关注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语篇所用的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采用语篇分析的方法,把语篇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帮助学生在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笔者以浙江省2017年英语高考写作新题型读后续写为教学素材,将语言学习与主题意义探究相融合,深入探讨了如何帮助学生完成基于语篇、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理解,从而得出关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施路径的思考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党锋超 《英语教师》2023,(7):128-131+140
阐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提出高中英语语法课融入思政元素的策略,即以教材单元话题为起点,延伸和深化单元主题意义;以语篇和主题语境为支点,融合“三维动态语法观”和思政元素;以活动任务为焦点,串联课堂思政的主线;以语言温度为亮点,唤起学生情感共鸣;以育人发展为终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教学案例,深度探究相关实践,为高中英语语法课实现育人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英语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融入教育戏剧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及角色转换,深入语篇,探索文章主题意义。文章尝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教师入戏”“思路追踪”“读者剧场”“良心巷”和“坐针毡”等教育戏剧策略,引领学生在角色转换中体会人物情感变化,在角色扮演中学会协作,在提问与思考中领悟文本深层内涵,以融合语言、思维和文化的主题意义探究活动,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国江 《考试周刊》2013,(19):95-96
基于语篇的教学过程注重语篇的整体结构,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在高中英语的词汇、阅读、语法、听力、复习、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篇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相关活动任务,逐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固 《英语教师》2023,(5):25-28
阐述主题意义与文化意识的内涵。结合教学实例,从读前设计预习任务、读中创设主题语境和读后开展专题活动等三个方面探究主题意义引领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提出教师应将文化意识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发挥主题意义的引领价值,让学生在完成连贯、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从而提升其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