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艺涵 《新闻界》2011,(7):41-44
当前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中存在着一定问题:诸如作品缺乏震撼农民心灵的感染力;过于追求喜剧效果,作品文化意蕴和人物性格不够丰富;作品地域局限性突出等等。农村题材电视剧应在主题选择上直面现实、视野开阔,避免预设的理想主义;叙事策略上应注重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真实性,避免走套路化模式;创作观念上应以人为本,力图塑造农村题材电视剧新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中存在着一定问题:诸如作品缺乏震撼农民心灵的感染力;过于追求喜剧效果,作品文化意蕴和人物性格不够丰富;作品地域局限性突出等等.农村题材电视剧应在主题选择上直面现实、视野开阔,避免预设的理想主义;叙事策略上应注重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真实性,避免走套路化模式;创作观念上应以人为本,力图塑造农村题材电视剧新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王云 《记者摇篮》2009,(9):87-87
一、解决电视剧制作自身面临的问题 1、在现有题材限制下寻找新的突破。选材问题其实是剧本最重要的问题,只有选好题材,才能占有市场。在现有的电视剧制作行业中,从业人员应谚冶浏椰节中避免以下两卟误区。  相似文献   

4.
挖掘独家,避免新闻同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宣传中,挖掘独家线索、独家题材,可以彰显差异、避免同质化。  相似文献   

5.
杨慧 《新闻实践》2002,(7):47-48
法制节目中,犯罪题材的报道经常让人处于两难境地。媒体都在讲究“卖点”犯罪题材容易吸引受众,媒体自然少不了要给予关注,但犯罪题材报道处理得不好,很容易引发社会负效应。另外,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有时也会与司法工作中的某些具体操作相冲突,因此报道过程中适度的把握就非常重要。笔者通过这些年在犯罪题材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的一些实践,认为在司法题材电视节目中,应该避免出现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在前期采访中——避免过早介入新闻追求时效性,特别是电视  相似文献   

6.
余红芳 《青年记者》2016,(17):69-70
现实题材电影一次次掀起社会关注热潮,是其立于电影史上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韩国现实题材电影以纪实性叙事揭露社会黑暗,对现实中的小人物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命运进行描述,以悲情刻画现实,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韩国现实题材电影发展概况 国内学者对现实题材这一概念的定义不一,认为其含义广泛.周星教授曾指出:非“历史”的题材都可以进入现实题材范畴.为避免宽泛,他在研究中侧重狭义现实题材电影,即“影片创作内容以表现创作当时社会状况和人们生活感受为主体的电影”,电影表现现实的核心是直面创作当下的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生活的矛盾.①  相似文献   

7.
安佳 《视听》2016,(7):47-48
新闻立台、专题并重相信是多数山区电视台的节目开办宗旨,但相较于新闻题材的动态新与范围广的特点,受地域的限制,山区电视台所开办的专题节目的题材来源无不面临着窄化的问题。怎样在有限的题材空间里求新求变,避免换汤不换药、炒冷饭的困境,是山区电视台亟需思考的问题。粤西山区的云浮电视台自2007年推出了全新改版的周播专题栏目《云浮纪事》后,至今已连续播出十年。  相似文献   

8.
张海峰 《青年记者》2010,(16):26-26
近年来民生新闻的兴起,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民生新闻不能等同于社会新闻、市民新闻,它不仅仅是报道题材,更是一种处理新闻的立场、视角、手段。笔者认为,党报民生新闻要避免踏入误区,起码应把握和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表达的民族认同、民族想象和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这一概念并不完全相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鲜明表征了“阶级—民族”意识;进入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民族国家”认知与表达建构出理性民族意识;近十年来,传统伦理表达揭示出“文化/民族”意识。这一结论将民族意识视为动态媒介过程,具有视角的延续性、递进性,避免了仅从“现代性”看待“民族”,从而突破了将“革命”与“世俗”、“民族革命”与“阶级革命”简单二元对立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10.
陈锐锋  何以平 《编辑学报》2010,22(3):216-217
分析职业病及其误诊的特点.强调职业医学编辑工作中应该重视职业病误诊题材的报道,专业编辑应该加强职业病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识别误诊的能力,将职业病误诊题材纳入选题策划,充实报道的内容.认为通过对职业病误诊的剖析与报道,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避免重蹈覆辙,是职业医学期刊编辑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许慎 《新闻前哨》2009,(7):76-78
科普节目是广播为听众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广播节目充分栏目化的今天,任何栏目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它或立意高远、或题材独特、或视角巧妙、或手法新颖等,惟有独树一帜、高人一筹,才能在栏目设置与创新中避免同质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重大题材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很多的概念。我这里所说的重大题材,是指反映时代特征、事关全局、为广大人民关注、能引起共震的题材。这样的题材,无疑是好题材。譬如,《采访十三大口头报道》、《张兴让和他的满负  相似文献   

13.
题材,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即泛指艺术作品描写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现实题材、历史题材等等。狭义的解释,是指电视剧中所描写的具体事物,也就是写作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对现实生活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后成为作品的表现对象。  相似文献   

14.
佘建兰 《军事记者》2006,(10):26-27
连续报道是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相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所作的持续性报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的不断出现,连续报道的使用频率不断增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报道当续不续,造成新闻资源开发不足,十分可惜;有些不适合“续”的,却人为拉长,受众厌烦,最后烟灭火熄,不了了之。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关键是准确把握连续报道题材不同于单篇报道和系列报道的特征及其独有的选题原则,从而在新闻报道中用好连续报道这一形式。一、题材时间1、高度的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共有属性,但连续报道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徐波 《新闻世界》2010,(6):48-49
人物纪实节目是电视专题节目中常见的类型,为避免同质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从熟悉的题材中找到独特元素;用精彩特写代替全景展示;通过整合彰显独家视角;以灵活多变的谋篇布局创造风格化叙事;利用策划创造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健康生活类图书继续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态势,市场细分日益成熟。在题材日益多元、丰富的前提下,如何避免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当是这类图书今后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记者的首要工作是选择新闻题材,捕捉新闻题材,而选择、捕捉新闻题材实质上是记者对进入自己认识范围内的生活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价值的大小是衡量新闻题材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确定与捕捉新闻题材的过程也就是记者用新闻价值规律去筛选生活事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新闻策划,已成为打破“千人一面”、“千台一声”陈旧局面,形成媒体各自风格和特色,满足受众多方面需要的必然选择。对任何一个媒体而言,曾经有过的无须策划、仅凭好运气就能碰到好新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要搞好新闻的策划,重点是搞好重大题材的策划,而重大题材策划又不外乎重点题材、难点题材和热点题材三个方面的策划。  相似文献   

19.
电影题材在电影的管理、制作、发行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电影题材可以使制片人在电影投资上规避风险,获得利益。同时,恰当的电影题材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与好莱坞等国际电影公司相比,我国电影在题材方面存在严重的窄化问题,我国的电影集团在电影制作上缺乏对题材的创新和再创作,产生类型化现象。电影题材窄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国产电影应对进口电影冲击的最大劣势。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录片创作遇到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怎样寻找题材和寻找什么样的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们没有不为纪录片题材选择问题苦恼和困惑的。同行们在一起谈论纪录片创作中的难题时,最感兴趣、探讨最多、也是最无奈的就是怎样才能发现一个好题材。每当看到别人拿出一个个题材新颖、主题深刻、画面优美、制作精良的纪录片,频频在国内、国际的电视节上获奖的时候,心里说不出是佩服还是妒嫉。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淘来的这些好故事,只恨自己没有这样的缘分和福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