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现代化』,勿忘『基本功』王淦生如今,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曾红火一时的教师“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基本功,大有被“三机一画”(计算机、录音机、闭路电视机的操作和幻灯片的绘制)所取代的趋势。不少学校已将“现代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读了《中学语文》今年第四期上于幸臣同志的《杏花雨和杨柳风》一文,获益不浅。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文在引诗时,误将『古木荫中系短篷』中的『系』字写成了『击』字。我查了《千家诗》,上面写的是『繋』(即今日的『系』)字,不是『擊』(即今日的『击』字)。『繋』和『擊』的上半部分相同,下半部分不同,前者从『系』,后者从『手』。我又翻检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案》,看见一四三页在引用这首诗时也是写的『系』字,而不是『击』字;《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第二九  相似文献   

3.
如果让我用另一种行当来类比目前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解牛』最为恰当。语文教师个个都是名副其实的庖丁,操起笔刀,将篇解成段,段解成层,层解成句,句解成词,词解成语素,解剖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几乎达到『目无全篇』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讲座』,是一本浅明通俗的教育理论,全文约十万字,内容包括『人民教师对教育应有的基本认识』、『教学原则』、『教学内容——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怎样做一个人民教师?』、『怎样做一个小学校长?』等。在『人民教师对教育应有的基本认识』中,作者告诉我们,『教育是帮助人类营谋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使我们对教育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其次,对于教育和政治的关系,也有扼要的说明。至于教育的起源、发展,阶级社会教育的特点,都有充分的说明。同时,对于『教育清高论』、『教育万能论  相似文献   

5.
词和辞:两字多有相通之处,一般来说,『词典』、『词令』、『词讼』、『词章』、『言词』也可写成『辞』而『诗词』,『词牌』、『词曲』、『词谱』、『词语』不可写成『辞』;『修辞』、『辞赋』、『辞藻』、『楚辞』不可写成『词』。须和需:须,有等待,须要、应该的意思,如『务须』、『无须』、『必须』等;需,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如『必需品』,『需要』。  相似文献   

6.
《隆中对》中『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一句,有些教学参考资料译成了『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发,…』或『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自秦川出发,…』。将『出于秦川』的『于』字误译成了『从』字或『自』字。『于』字是文言文里应用极为广泛的介词,它所表示的关系也相当复杂。它和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成介宾词组,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后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等。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自时,则可根据文意译作『从』、『自』,而若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时,  相似文献   

7.
断词取义     
经历了那场『史无前例』,人们对那些『批判家』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手法该不会陌生吧。那些人不仅能断章取义,甚至还能『断词取义』,例如说到『反帝反修』,于是乎只要带个『修』字的立刻就是『修』味儿十足了,这些事儿,荒唐当然荒唐,但今天细想,倒还能说明一点心理上的问题。这就是说,一组语词中的各个文字信息对人的语言中枢的『冲击力』是不尽相同的,人们时常会注意到那种冲击力较强的信息而忽视了较弱的,以至作出误解。之所以出现这种『冲击力』上的级差,问题有可能主要在于『接受器』——例如受人的认识能力、内心需要或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有时,也可能主要  相似文献   

8.
离■罹     
初中第六册语文课本,新选入的古文《叔向贺贫》中『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一句,书下注释:离同『■』,遭到。备课时,我们发现,除《康熙字典》收入了『■』字外,其它工具书均没收  相似文献   

9.
高而大的山谓『岳』、谓『岭』,高而险的山谓『岩』,高而陡的山谓『峭』,尖而高的山谓『峰』,高大峭峻的山谓『崇』,连绵不断的山谓『峦』,形如屏障的山谓『嶂』,坡陡顶平的山谓『崮』。土堆成的山谓『丘』,较低而顶平的山谓『冈』。山顶谓『巅』,极高的山顶谓『山(?)』,山陡立的侧面谓『崖』,山麓谓『陬』,山谷谓『峪』。  相似文献   

10.
论述一个复杂的问题,既要深刻,又要全面,不能『扶得东来又倒西』,留下许多破绽和问题。要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不妨看看《提倡朱者近墨》在这方面提供了什么经验。这篇文章的标题很醒目,明确揭示了文章的观点。写好这篇文章,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老话。作者采用不断肯定又不断扬弃的手法,清晰地展现了文章的脉络:近『墨』者『黑』——近『墨』不『黑』——近『墨』  相似文献   

11.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省各地公社中心小学先后得到恢复和发展,对于推动普及小学教育、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显示出了重要的作用。根据读者建议,本刊从这期起开辟『怎样办好农村公社中心小李』讨论专栏。在这块园地里,将广纳群众智慧,博采大家的经验,使公社中心小学的束束鲜花竞相开放。 鲁迅说:『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愿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同志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和实干的精神,自觉地为公社中心小学这个『塔基』而当好『一木』『一石』,踊跃参加讨论,为办好公社中心小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2.
『作』与『做』音同义近,常有混淆错用的情况,有必要加以分辨。一、作、做两字出现的时代不同『作』字出现早,『做』字出现迟。《诗经》中用『作』的诗句有四五十句,而《诗经》中不见『做』字。东汉问世的《说文解字》收有『作』字,也没有收『做』字。『做』这个字,要到明代梅膺祚编《字彚》时才收入。二、作、做的本义不相同『作』的本义是『起来』,『日出而作』是说太阳出来就起身,『日入而息』是太阳落山就休息。『作』从『起来』引申为『发难』,『兴起』。『做』的基本义是『制造』,如『做作』,也就是『造作』,做圈套就是制造圈套,做手脚就是设置手脚。再说『做』的引申义也就比『作』少得多。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激增,书刊报纸也在成几何级数地翻着番.于是,有人沮丧地惊呼:人类大有灭顶之灾。也有人在积极地研究:如何用最短的时间阅读最大量的书报,获取更多的信息——『快速阅读』诞生了。速读的研究,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要求,激发了专家学者,也使中小学语文教师振奋。一批语文教师着眼基础教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速读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改变语文教学面貌,提高学生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无疑将产生巨大的作用。本刊辟『快速阅读初探』专栏,意在使广大语文教师重视这个课题,研究这个课题。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认真研究,合力实践,那么可以预言,再过十年到了21世纪,我们的成绩将会无愧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现代化,我们的学生将会因为具有了现代人的一种素质而加倍地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14.
庄子三剑     
编者推荐:原故事标题为『庄子说剑』,新故事标题为『庄子三剑』,『三』字之变。变出『高、中、低』的标准,确立了新编故事的详略。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平凡与伟大』话题作文,变格措施是:凸显『庶人剑』为『诸侯剑』『天子剑』成就伟业。此文材料还可变格用于立意为『找准位置』的材料作文。变格措施是:分别阐述『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各得其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汉字,在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就是武则天改『国』字。武则天坐皇位执政后,她的谋臣告诉她:『國家』的『國』中的『或』通『惑』,为迷乱之意。『國家迷乱』,这还了得!于是,则天一声令下,变『或』为『武』,『國』字成了『(囗武)』字。意为用武力治国。哪想到多嘴的谋臣又跑来了,禀告说:『(囗武)』中的『武』与武则天的『武』相同,一变  相似文献   

16.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仍然考了语法。适当考点语法知识,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这次的语法试题,考的是基本知识,只找出主语、谓语和宾语;看起来并不难,其实,也有一定的难度。其中,『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扩大』一句的谓语和宾语,许多考生都找不准。相当多的人视『巩固和扩大』为谓语,认为句中没有宾语。但题目又明确要求找出『谓语和宾语』,考生也就只好胡乱答了。有的考生就是指出了『继续』是谓语,『巩固和扩大』是宾语,也不知道正确与否。究其原因,就是不知道『继续』这个词到底是不是动词。『继续』这个词是动词。较其它动词抽象一点,表示一项活动或一个动作的延续或不问断。它的语法特点有三:  相似文献   

17.
成语的语源按形态可分为三类:定形源、雏形源和意形源。现将源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成语分类简述如下: 定形源:指这一成语一出现就是这个样子。如『完璧归赵』、『刎颈之交』。这类成语,有的也有变式或简略形式。如『完璧归赵』又作『完璧还国』,省作『归赵』、『璧赵』、『奉赵』、『奉璧』、『璧还』。尽管如此多变,其主要形式仍旧一直被人们使用着。雏形源:指在古文词句中有了这个成语中的几个字,但还没有凝聚在一起;或是初步具备了成语形态,但没有最后形成。如『怒发上冲冠』(怒发冲冠)、『胶柱而鼓瑟』(胶柱鼓瑟)、『奉公如法』(奉公守法)。有的认为『胶柱鼓  相似文献   

18.
也说“见”     
『见』字是虚实同形的常用文言词,在课本中经常出现。作实词,可充当动词、名词、形容词,作虚词,可充当助词、副词、介词。作动词可释为『看见』、『引见』、『会见』、『拜见』、『出现』等。作形容词时,可释为『现成』。作虚词时,用法比较复杂。最常见的用法是作介词,用于被动式中,作『被』解。作助词时,可释为『得』。最有争议的用法是作副词。如『君既若见录』、『府吏见叮咛』(《焦仲卿妻》)、『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很明显,这里的『见』,不能作『被』字解。统编教材释『君既若见录』  相似文献   

19.
我这里所说的乱用『兴奋剂』,不是体育竞赛中的乱用『兴奋剂』,而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中小学生乱用『兴奋剂』。此言怎讲?在体育竞赛中尚且严禁使用『兴奋剂』,对中小学生的教学活动怎么能乱用『兴奋剂』呢?不是危言耸听,问题确实存在,让我细细道来。在教学活动中,有一样东西叫『分数』,老师和学生都颇感兴趣,十分重视。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分数』这个概念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二』和『两』都是数词,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如,兄弟两人』、『二万三千元』,也可以说成『兄弟二人』、『两万三千元』。但在数数的时候,就不能把『一、二、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