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勇  罗剑 《三明学院学报》2007,24(2):214-218
对近年来大量的文献研究,运动训练是人体的重要的应激源,在运动应激下会诱发骨骼肌细胞的凋亡,并且随着运动形式与强度等改变而改变。骨骼肌中的细胞凋亡与运动能力的下降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有可能是诱发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之一。因此,研究运动训练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运动导致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意义重大。运动可以诱导骨骼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发生的比率和程度与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密切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预防和处理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损伤以及缓解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是细胞接受某种信号或受到某种因素刺激后,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而发生的一种主动性消亡过程,但是过度的细胞凋亡与多种疾病有关。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是运动过程中肌肉受到牵拉及肌组织内生理生化环境改变而造成的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很多实验表明运动训练开始后骨骼肌内的生理生化环境都会导致骨骼肌细胞凋亡,而且细胞凋亡与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具有相同的时相性,显示凋亡可能是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探讨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骨骼肌在运动损伤、发育和重建等过程中卫星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适宜的运动训练可以激活肌卫星细胞,使之增殖并向成肌的肌卫星细胞转化。文章阐述了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特征、负荷运动对肌卫星细胞的影响,以及运动对卫星细胞的激活与增殖的作用机制;并对人体衰老过程中肌卫星细胞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锁阳煎剂对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将48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安静给药组、运动给药组.服药组大鼠服用锁阳煎剂,7周后对大鼠进行力竭处理,测定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显示: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活性均有显著性升高,骨骼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性降低.结论:锁阳煎剂具有保护骨骼肌免受自由基损伤及提高运动能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袁丽丹  高琪 《教师》2013,(26):122-123
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对解释运动疲劳恢复、运动训练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研究成果,对其临床诊断及本质、结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机理,预防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发生、加速和干预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修复以及确保运动员科学的体育训练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内可出现负荷性低氧.低氧训练能有效增强人体运动机能,骨骼肌在短期或长期低氧应激作用下会产生一系列代偿性反应,从而改善自身代谢状况,提高低氧适应能力,促进低氧习服.自由基对机体作用具有双面性,在不适当的低氧运动负荷作用下,自由基代谢失平衡将造成骨骼肌细胞损伤和凋亡,而合理的低氧运动刺激能增强机体和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关于运动性内源自由基生成可能涉及线粒体机制、黄嘌呤氧化酶机制、中性粒细胞机制和钙机制等多个途径.  相似文献   

7.
贾磊 《黄山学院学报》2007,9(5):136-139
应用游泳耐受实验、耐缺氧实验及透射电镜研究了小鼠服用EU后骨骼肌超微结构中线粒体的改变及对过度训练造成的线粒体损伤的预防和提高运动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EU能使小鼠游泳耐受力和耐密闭缺氧能力大为提高,使小鼠骨骼肌内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能明显改善竭力运动后的线粒体破碎和空泡化现象,并且能使线粒体在肌原纤维之间纵行排列,靠近Z线.这些对运动训练中供氧器官线粒体的改变对预防线粒体的损伤和提高运动能力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清暑益气中药对运动热应激大鼠骨骼肌谷胱甘肤抗氧化系统酶的影响,对9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安静组、训练组、安静服药组和运动服药组4组,5周后每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即:安静组、定量负荷组、力竭即刻组.并于相应时刻断头处死小鼠取股四头肌测定骨骼肌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指标.结果发现:复方清暑益气中药及运动训练均能显著提高骨骼肌谷胱甘肽抗氧化酶的活性.表明:清暑益气中药和运动具有保护骨骼肌免受自由基损伤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氧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致骨骼肌损伤、胞浆内Ca^2 过量负菏引起主要细胞器膜破损致骨骼肌损伤二方面分析,阐明运动引起的氧自由基增多、胞浆内Ca^2 增高是导致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合理地使用抗氧化剂或中草药可能防止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生理性细胞程序化死亡,它涉及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与运动医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笔者综述了运动对骨骼肌、心肌、肝细胞和脑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北省皮艇队32名运动员腰部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皮艇运动员腰部损伤的患病率较高.建议在皮艇运动训练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练习动作的正确性,重视训练后的放松练习,加强运动中的保护与医疗监督,为提高皮艇运动员运动成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共运史学科受到冷落的时代,研究者必须冲破狭隘的研究视野,拓展共运史的研究视野。"国际"的视角和方法就是在共运史研究中非常值得重新审视的一种视角和方法。对这一视角和方法的重新审视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和认识苏联问题,也可以为我们揭示以往国际共运史研究中存在的狭隘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踝关节属于人体负重关节,其稳定性是保证人体负重以及运动功能的重要基础,踝关节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则极易引发创伤性的关节炎。该文从运动医学的角度出发,对踝关节运动损伤成因与快速康复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戊戌维新运动是百年中国史上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也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1998年。围绕着戊戌维新运动百年祭年,史学界举行了重大纪念活动,研究达到高潮。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也很多。近五年来,史学界主要从戊戌维新运动同其他重大事件的比较、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戊戌维新运动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戊戌维新运动兴起及失败原因、戊戌维新运动中的相关事件及人物以及戊戌维新运动其他方面等六个层面研究戊戌维新运动,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还存在一定不足,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大强度运动过程中无氧代谢消耗非蛋白供能物质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由于机体内部能量代谢的过程复杂,所以仅从能量守恒理论出发,根据气体代谢法在能量代谢中的应用对大强度运动过程机体能量代谢的物质量及能量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相关的检验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谢桃坊先生采用历史与理论的方法,通过全面考察20世纪初年国学思潮的产生、整理国故的进行、文史研究的开展和考据方法的提倡,对国学运动进行了反思。谢先生认为:国学是以科学考证方法研究中国文献与历史上存在的困难而狭小的学术问题;古史辨派与历史语言学派是国学运动的两大流派;四川国学是国学运动的一个缩影。这是先生关于国学的三个论断。这对我们现在审视国学热潮的再度兴起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健身运动对健康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体育运动作为一门科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依靠特定的器械,通过肢体的反复运动等环节来完成的,只有保障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不伤害身体健康,才可能通过体育运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本文通过对自我保护意识与运动损伤之间关系的论述,揭示自我保护意识在健身运动中的作用,强化在健身运动中,必须提高运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运动损伤,最终实现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对泉州师院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篮、排、足三大球是运动损伤的主要项目;课外体育活动是运动损伤的主要高发时段;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和局部负荷过大等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加强运动保健知识的教育是预防或减轻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身体尚处于发育之中,技术动作没有定型,身体素质有待提高,参加篮球活动时损伤发生率较高,对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有较大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座谈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吕梁市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损伤发生的时段、部位、原因、类别、程度,结果表明:中学生参加篮球运动时损伤多发生在课外活动时间;损伤发生的部位有明显的部位特征,多发生在手指与踝关节;损伤的程度多属于轻度损伤;损伤的发生常与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预防与保护意识和场地设备因素有关,总结吕梁市中学生参加篮球运动损伤的规律与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知青家长与知青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他们的态度势必影响到上山下乡运动的广泛性与持久性,本文基于知青家长的视角,考量运动中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心态,揭示上山下乡运动走向低潮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