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产学研模式在高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珠三角产业转移和升级的背景下,分析了地方高校创新型人力资本培养模式的路径,指出了产学研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加上金融危机的波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广东东西两翼、粤东山区和省外转移.在珠三角产业大转移的过程中,政府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政府干预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结合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现状,对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政府的功能定位提出一些见解,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用工成本、土地成本的上升,珠三角以低地价、低劳动成本以及对环境的损害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显示出后劲不足,并且对广东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为了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珠三角的产业竞争力,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有承接能力的欠发达地区转移.通过对区际产业转移动因的梳理,以广东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为例,提出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工作定位应当注意的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增值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分析,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归纳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六个特征。同时,将创新型人力资本分为四类:企业家型人力资本,管理创新型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以及信息型人力资本。根据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以及四类创新型人力资本特质的研究,提出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在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中的五条增值路径:主导产业企业的聚集效应产生的路径;主导产业企业和上下游关联企业的集聚效应产生的路径;主导产业企业和竞争企业的聚集效应产生的路径;集群内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的聚集效应产生的路径;集群内核心要素与支撑要素的协同效应产生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提"速"到提"质"的转变是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创新型人力资本则是推动区域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测评区域发展质量,同时将城市化异质门槛纳入研究框架并构建动态门槛模型,进而实证研究我国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上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于区域发展质量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发展质量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城市化异质效应下,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区域发展质量存在非线性关系,即处较低水平的城市化不利于发挥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区域发展质量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上升并超过其门槛临界值时,有利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合理分布及其创造力作用的发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区域发展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广东区域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决定了产业转移的必然性.广东省产业转移政策和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力度虽然加大,但由于产业转移的基本动力和助推动力不足且力向分散,没有取得期望的成绩.唯有关切、兼顾相关各方的利益,才能激发出产业转移的动力,并形成强大的产业转移之合力,从而推动产业转移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对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国外学者集中于发达国家或地区.而国内学者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无学者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模型.论文欲构建一个与中国国情相匹配的产业转移理论模型,通过珠三角地区当前产业转移实际分析,借以探索理论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界定了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基础上分析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运用协整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和Grange 因果检验,实证研究2000-2011年陕西省创新型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型人才与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分析它们之间的Grange因果关系时,发现创新型人力资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陕西经济的增长。最后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从发展陕西省创新型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费振华 《科教文汇》2012,(32):48-48,52
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我国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了为经济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通过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原则,结合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珠三角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产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方面,运用SWOT分析方法表明桂东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面临机会,也面临威胁。从整体来看优势和机遇大于劣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产业转移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广东产业转移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广东产业转移有利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整合地区资源,扩大市场份额;拉动东西两翼和山区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产业集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技术溢出效应与建立创新体系.但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产业空心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广东战略机遇发展的黄金期,为更好地抓住此次战略发展机遇,广东应率先转型、率先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从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入手,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广东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广东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应与产业对接、与社会需求接轨,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人力资本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调动起创新型人力资本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较好地做到这一点,需要根据创新型人力资本在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类,以便于管理和激励。为此,将创新型人力资本分成企业家人力资本、研发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和营销型人力资本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李锐  周勇  仇志海 《科技风》2023,(8):28-30+70
创新强国战略指导下,我国高职教育应当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宏观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提供大批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文按照“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具体实践”展开研究,由理论向实践逐步深入,再由实践回归理论,了解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珠三角创新型企业的文化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发放以来,珠三角涌现了大批表现杰出的创新型企业,它们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上呈现出独特的一面。总结出这些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一般规律并形成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概念模型,对于指导创新型企业文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在对珠三角地区创新型企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从共享价值观念、日常行为规范和产品、设施与活动三个层面对创新型企业的文化特征和内涵进行了总结,构建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概念模型,从而为创新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广东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全球价值链及其升级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广东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特征与所处地位,然后对广东珠三角不同类型与治理结构价值链的产业升级与广东东西两翼北部山区承接产业转移提出了思路与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集群创新理论分析的视角,提出广州产业集群创新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创新来实现.而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广州产业集群影响存在三条路径:通过生产要素的一体化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通过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大市场流通和技术创新网络的整合;通过区域城市一体化带来广州各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中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8.
创新型人才培养对于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国内外环境变化,人才培养成为人才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基于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现状分析,指出当前存在问题,进而构建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风险管理机制框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效益.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是实现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本文以全国31个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各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显示,劳动型人力资本呈下降趋势,严重抑制人力资本增长;技能型人力资本快速增长,有效促进人力资本增长;创新型人力资本飞速增长,对促进人力资本增长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珠三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设创新型珠三角,提高珠三角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珠三角继续保持其全国领先地位和提升其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核心。为此,珠三角应积极加快珠三角高新产业带建设,加快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加速对国际高新技术引进与创新的融合,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研发平台,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培育强大健全的区域创新支持体系,完善区域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培养与吸纳更多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