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姜铸  李宁 《科研管理》2015,36(5):29-37
以制造业服务化为中介变量,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结合西安地区制造企业的181份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服务创新与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服务创新对制造业服务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制造业服务化程度在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5,(5):32-36
选取我国309家上市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节一致性和匹配一致性的分析方法,对服务化战略与组织结构间的作用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清晰度和组织区别性在服务化战略影响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服务化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多维匹配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显著不同,服务导向水平和服务差异化与组织区别性的匹配一致性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服务导向水平和服务差异化与组织清晰度的匹配一致性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围绕制造企业服务提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现有文献强调了服务提供对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而对确保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获得的边界条件没有予以充分的关注,即确保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获得的关键情境变量是什么?本研究从制造企业服务提供的视角检验了组织战略一致性和社会技术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调节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获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战略一致性和社会技术能力的调节。论文最后讨论了研究发现的意义,并据此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积海  沈艳 《科学学研究》2016,(7):1103-1110
制造服务化和服务产品化是制造型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趋势。本文引入服务主导逻辑的新理论基础,尝试从用户价值主张考查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视角,即重点细分功能型与情感型的价值主张,构建它们与服务化程度、制造型企业绩效的关系框架,探讨制造服务化中情感型价值主张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同时,论文选取我国创业板上339家上市制造型企业为样本,通过文本挖掘和扎根理论方法,对样本企业的价值主张进行聚类,并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研究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在制造服务化中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即提供情感型价值主张会高于提供功能型价值主张的企业绩效,而服务化程度则与制造型企业绩效存在"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分析,研究了服务化战略对服务绩效的影响关系,并探讨价值共创的调节作用,构建了变量之间的概念模型和提出了研究假设,以我国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化战略对服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价值共创在服务化战略与服务绩效之间起到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制造服务化转型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路径。对部分装配制造商而言,涉足下游流程制造业是其制造服务化的选择之一。为何从制造转向制造可被视为制造服务化,当前文献并没有对背后逻辑进行阐释。因此,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服务化转型较为成熟和成功的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其制造服务化分类和转型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装配制造业进入流程制造业这种服务化现象(从授人以渔到授人以鱼),正是服务经济思想新工业主义时期"制造业是服务业扩张的基础"观点的诠释和延伸,体现了制造企业价值创造逻辑的转换——从价值提供转向价值共创。基于此逻辑,按制造业分类(装配制造—流程制造)和服务化分类(基础服务—高级服务)2个维度,构造了一种全新的制造服务化分类体系,并强调了该分类体系下制造企业多业务组合的客观存在性(既授人以渔又授人以鱼)。  相似文献   

7.
基于服务化和商业模式理论,构建服务化战略、商业模式创新及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以我国236家实施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导向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客户导向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则呈U型曲线关系;商业模式创新在服务化战略影响企业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揭示了服务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拓展了服务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理论,并对实施服务化战略的制造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提升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服务化被看做制造型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数字技术在服务化过程中的应用为制造商改变了设备运行方式与服务方式。数字化情境下的服务化不仅提供了新的用企互动类型,同时企业与用户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治理机制变得尤为重要。此研究基于308份中国制造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服务化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2)高数字化水平下的服务化对创新绩效影响受关系治理的显著调节,低数字化水平下的服务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受契约治理的显著调节。该研究的管理启示是,管理者依据企业所处的数字化情境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机制。与低数字化情境相比,在数字化水平高的情况下,企业应多关注关系治理这类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21,(3):8-14
以2013~2018年886家具有服务化特征的中国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探讨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关系,以及产业环境对"服务化—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即可能存在服务化悖论现象,且服务化程度约为50%时出现拐点,而当前服务化整体水平为10.3%,服务化与绩效正同步上升;产业成熟度与负债率正向调节"服务化—绩效"关系,产业集中度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企业究竟是怎样成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定服务化战略的?其服务化战略的成功选择需要何种企业能力?既往研究对此没有做出说服性的解释。本文以三家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的传统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程序与方法以深入剖析所选案例企业,发掘出"支持顾客行为的服务提供"、"支持顾客产品的服务提供"、"顾客知识获取能力"、"顾客服务操作能力"、"制造业服务化绩效"五个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构建了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我们发现,制造业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的选择并不是企业随身所欲的经济行为,它是受企业特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自身业务属性和顾客业务需求特征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结果。同时,理论模型也表明:制造业服务化绩效的获取和改善与制造企业开发或培植与服务化战略性质保持相对匹配的特定企业能力存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琳  郑月龙  闫志伟 《科学学研究》2018,36(7):1305-1313
与知识服务机构建立联结是制造企业获取服务创新资源的重要路径,多样化联结究竟会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缺乏关注但亟待回答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重庆203个制造企业为样本,考察知识服务机构联结伙伴多样化、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并对跨界搜索经验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联结伙伴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存在正向线性效应,但没有曲线效应;跨界搜索经验调节联结伙伴多样化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跨界搜索经验增强了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而曲线关系的调节效应未得到证实。本研究结论推进了组织间关系视角下的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理论研究,为制造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服务机构联结多样性进行服务创新提供了启示。, 与知识服务机构建立联结是制造企业获取服务创新资源的重要路径,多样化联结究竟会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缺乏关注但亟待回答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重庆203个制造企业为样本,考察知识服务机构联结伙伴多样化、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并对跨界搜索经验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联结伙伴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具有倒U效应;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存在正向线性效应,但没有曲线效应;跨界搜索经验调节联结伙伴多样化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跨界搜索经验增强了联结地域多样化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而曲线关系的调节效应未得到证实。本研究结论推进了组织间关系视角下的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理论研究,为制造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服务机构联结多样性进行服务创新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琳魏江  郑月龙 《科研管理》2021,42(10):131-139
开展双元服务创新既能保持制造企业在成熟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又能开发新服务以占领新兴市场,从而保证更大竞争优势的获取。但,利用与探索将争夺本就稀缺的服务创新资源,很难同时追求。基于关系网络视角,本文提出,与知识服务机构建立联结是制造企业接近并获取服务创新资源,进而破解资源困境、促进双元服务创新的重要路径。为此,以宁波和重庆两地共296个制造企业为样本,考察知识服务机构联结对制造企业双元服务创新的影响,并对技术能力与战略柔性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知识服务机构联结正向促进制造企业双元服务创新;技术能力对知识服务机构联结与双元服务创新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呈倒U 型;资源柔性、协调柔性正向调节知识服务机构联结与双元服务创新的关系。本研究结论对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和组织双元创新文献有着重要理论贡献,对制造企业合理配置静态、动态能力以发挥知识服务机构联结对双元服务创新的促进性影响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服务创新已经成为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战略,但现有文献对动态竞争环境下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还缺乏深入探讨。鉴于此,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选取247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对动态环境下制造企业渐进式和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服务创新战略对竞争优势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这两个维度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市场动态性越高,相比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而言,制造企业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更有助于竞争优势(企业相对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提升。竞争强度越大,相比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而言,制造企业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越有助于竞争优势(企业相对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提升。本研究结论对于现存文献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对于动态环境中的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有着直接和引申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4.
陈建林 《科研管理》2021,42(1):200-208
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关系”文化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高管联结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本文通过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管联结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基于情感关系的角度,本研究发现内部高管联结比外部高管联结更有助于改善企业创新绩效;(3)基于空间关系的角度,本研究发现跨区域高管联结比同区域高管联结更有助于改善企业创新绩效;(4)基于情感关系和空间关系的角度,可以把高管联结分为四种类型,本研究发现“内部高管联结+跨区域高管联结”关系组合有利于改善创新绩效;(5)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高管联结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高管联结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从关系类型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类型关系的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丰富和拓展了社会资本理论。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顾客关系管理(CRM)以及平衡计分卡(BSC)原理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顾客关系管理绩效评价的不足,提出了顾客关系管理计分卡的方法,并结合客户服务部门的一般特点,设计并分析了客户服务部门的顾客关系管理计分卡的策略目标及其绩效评价指标,为将来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的角度对顾客关系管理绩效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梁阜  李树文  耿新 《科研管理》2020,41(4):239-249
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组织资源,且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其资源异质性影响着绩效差异性。本文以300余家中国科技企业为多源问卷调研对象,通过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ping法、简单效应分析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在资源转化视角下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人力资本的配置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企业初创期、发展期与成熟期,领导-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在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2)在初创期与成熟期,环境动态性、环境竞争性分别在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间以LMX为中介的间接关系中起调节作用;(3)在初创期与成熟期,环境动态性与环境竞争性交互项在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间以LMX为中介的间接关系中起调节作用;(4)在初创期,高动态-低竞争环境组合更能促进人力资本优化配置;在成熟期,低动态-低竞争环境组合更能促进人力资本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葛元骎  李树文 《科研管理》2022,43(11):200-208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取得绩效均势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却并未回答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实践是否对绩效具有同样的影响路径这一问题。研究基于400余家科创企业,从能力-动机-机会(AMO)三个层面探讨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初创期科创企业AMO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双元学习能力与人力资本的连续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而发展期与成熟期科创企业则仅通过双元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研究在资源-能力整合框架下厘清了不同发展阶段AMO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机制,这为管理实践动态配比组织资源与能力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建平  吴晓云 《科研管理》2019,40(1):121-130
从竞合视角,以价值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国泰安数据库CSMAR选取246家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以及Bootstrap方法,研究价值网络情景下中国企业网络关系强度影响绩效的内在机理及作用机制。同时,将竞争战略与合作战略界定为二维构念的竞合战略,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当前情境下,网络关系强度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合作战略与竞争战略在其中均发挥中介效应,且合作战略的中介效应明显大于竞争战略;网络内部差异性显著强化了网络关系强度与合作战略间的正向关系,但对网络关系强度与竞争战略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在强网络关系下,企业应采用合作战略为主,竞争战略为辅的战略配置模式;在弱网络关系下,则应采取相反的战略配置。此外,企业在运用合作战略时,应特别注重网络内部差异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管理创新依附于由复杂要素和关系构成的特定组织系统,需要组织具备动态能力即持续更新、再造和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作为支撑或保障。因此,基于理论层面动态能力对管理创新过程效力影响机理的探析,构建研究框架,并对264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过程视角管理创新效力测度方法,明确了动态能力四维度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且清晰了动态能力不同维度对管理创新阶段效力的作用机理与路径,突显关系能力最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