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飞燕 《新闻窗》2007,(2):113-114
文摘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是沟通信息、传播知识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引导舆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只不可忽视的方面军。文摘报刊  相似文献   

2.
付春玲 《记者摇篮》2001,(10):38-38
新闻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宣传任务。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开拓前进。我们的企业报也同其它报刊一样具有传播信息、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等多种社会功能,在对群众进行宣传和组织群众方面具有不可取代、不容低估的重要作用。作为企业报的新闻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是艰巨和光荣的。  相似文献   

3.
王辉 《青年记者》2004,(7):31-32
今年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5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后,各级党委和人大常委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工作都十分重视。在这种形势下,由各级人大常委会主办的人  相似文献   

4.
邓拓的报刊出版思想体现在以实事求是、反映民众内容作为报刊出版的价值根本,在立足群众、坚持党性的土壤中挖掘报纸的思想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探索报刊报道的策略与艺术.这一价值观对于指导新时期的编辑出版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在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积极主动的服务和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前提下,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一直为图书馆工作者所关注。本文以南开大学图书馆《读者之友》为例,从融合汇聚、引导激励、交流辐射三方面探讨了馆办报刊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我国报刊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报刊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新世纪之初,我们党第一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突出地提到全党同志面前,这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文  相似文献   

8.
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节点。中国新闻事业自外报来华得到发轫后,在辛亥革命时期达到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报刊揭露了晚清政府虚伪的"立宪"新政,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引导国民探讨关于"国家再造"的猜想与假设,同时不遗余力地进行民主启蒙和民主传播,以达到破旧立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石峰 《传媒》2004,(4):12-14
科学的发展观是报刊业改革发展取得突破的思想保障,是指导我们推动报刊业实现突破的方法论基础。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全面的科学的发展现。在2月16日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图书馆学理论,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从图书馆的宣传、教育职能入手,论述了图书馆在引导公民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显示出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韩文根 《视听界》2006,(1):172-17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4年2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也明确阐释了这一内容。他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治国战略的指导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最近,总台将“以人为本,与您同在”作为办台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主体,…  相似文献   

12.
省级党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报道中,抓住提高农民素质做文章,通过刊发农村科技新闻引导农民提高科技素质,刊发增收致富新闻引导农民提高经营素质,刊发乡风文明新闻引导农民提高思想素质,刊发"学习型"农村新闻引导农民提高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刊发农村科技新闻引导农民提高科技素质科学种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客观上对农民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提出了要求。刊发农村科技新闻,就能有效地引导农民提高科技素质。报道农技新闻,引导农民走科学种田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提出后,档案部门自觉将档案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档发[2007]),强调要"进一步引导档案丁作切实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报刊声誉的塑造者和维护者的报刊编辑工作者,除了要熟悉编辑六艺之外,还需把引领民众的思想、传播正能量、推广先进文化视为一种使命,自觉地担当起弘扬主旋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将积极健康的元素传递给民众,进而引导其提升道德情操和文化境界,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5.
加强首都书报刊市场管理的做法底铭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是出版发行的主要集散地,出版发行单位多,隶属单位有中央的,有市属的,还有一些外省市的发行单位,市场管理任务重。北京是对内对外的窗口,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出版物市场建设,中央领导、海...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文化建设制度,不仅有助于为文化建设制度的有效践行提供良好的道德基础支撑,正确的思想与努力方向引领,还可为文化建设制度提供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标准的核心价值支撑。因此,文章深入研究在文化建设制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能发挥出的引领作用有哪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文化建设制度过程中,都有哪些具体实践。然后以践行文化建设制度为主要研究目的,分别为其提供三点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蔡新红 《声屏世界》2006,(10):56-56
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反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就地方电视新闻如何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引导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提出后。档案部门自觉将档案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档发[2007]),强调要“进一步引导档案工作切实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 形  相似文献   

19.
张立伟  朱莉 《兰台世界》2001,(11):22-22
社会主义制度为档案学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术期刊的繁荣和学术争鸣的开展,是一个学科良好学术环境的重要标志.对于档案学来说,学术期刊和学术争鸣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引导和必要的物质支持下,逐步开展起来的.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档案学理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报刊媒体(主要是其中的时政报刊)在舆论引导格局中面临诸多困境和要化解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其舆论引导的主体地位下降,主流媒体的权威受到挑战,迫切需要着眼于推进报刊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来提高报刊舆论引导能力,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锐意改革,从创新思维、改进方法、更新内容、改造流程、造就人才、变革机制等方面着力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