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吗?跟我来吧。营养均衡是心情舒畅的饮食基础。人们永远无法想象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比如:缺了钙,人会变得暴躁;如果缺钾,就会没有精神,自然也就谈不上活力;如果缺了能使人乐观的烟酸,你自然可能“乐不起来”了。所以,改善心情,也可以通过多吃蔬菜、奶制品、橘子、香蕉、苹果之类的东西来达到目的。食中自有好心情啊.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也可以调节心情。在心情极差的时候,可以稍稍地纵容自己一会儿,吃一些自己想吃,而且对于人类来说是可以食用的东西,比如冰激凌啦、爆米花啦、薯片啦、炸…  相似文献   

2.
你孩子的饮食生活是否健康?该对家里的饮食情况来一次全面检查。①自己动手制作的菜,是否占2/3以上? ②给孩子的点心是否影响正餐? ③每周是否给孩子作一次手工点心? ④每天所吃东西是否达到20种? ⑤每天是否吃胡萝卜、青菜等  相似文献   

3.
王冠伟 《职业技术》2004,(10):48-48
古为今用推出全新理念: <饮食改变运气> 人民日报出版社 钟呼顺/著 常听人说:"祝你好运".可是好运气由何而来呢?突然在书架的上方看到了这本书名,难不成现在运气可以吃出来了吗?"常吃面条有人缘"、"吃辣为什么财运旺"、"吃比萨长精神"等等.许多在常人眼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在书中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饮食理念.作者依据祖国医学宝典<黄帝内经>把人按金、木、水、火、土分为5大类,各类人的饮食、养生各有不同方法.不管你信或者不信书中的理论,它都是一本好看又好玩儿而且还很"好吃"的书.  相似文献   

4.
小狐狸过关     
小狐狸想学种庄稼,决定拜老狐狸为师。老狐狸说:“我得先考考你。考题其实很简单,主要看看你是个聪明仔,还是个小笨蛋。我要三样吃的东西,第一样是红的,长在土里;第二样是黄的,长在墙上;第三样是绿的,长在空中。你把这三样东西找齐送给我,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要是找不齐这三样东西,你这个徒弟我可不要!”小孤狸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琢磨了好半天,不知道这三样东西是  相似文献   

5.
做个营养师     
同学们,在做好作业的前提下,如何使自己的暑假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呢?搞一些简单的调查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同学们可以按照下面的介绍自己去试着做一做。我们的生长发育和学习生活都离不开营养,而营养的主要来源则是食物。那么,是不是吃的东西越高级越有营养呢?是不是每天吃最喜欢吃的食物最好呢?调查一下:同学们自己平常都吃些什么食物?查一查有关资料,看这些食物各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哪些成分是帮助我们长身体的,哪些是为我们活动提供能量的,还有哪些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根据你的身体状况,设计一份适合你自己的早…  相似文献   

6.
唠叨妈妈     
“放学啦,饭马上就好,你怎么又在吃这些东西。我说过多少次了,油炸食品吃多了不好。你看,谁知道这些东西干净不干净。而且,辣的东西吃多了会长青春痘,到时候长了满脸看你怎么办!”“什么你不怕,这孩子就是嘴硬!你前几天喊胃疼不也是这玩意吃多了吗?以后绝对不准吃!去!给我把冰箱里的韭菜拿来,今天做你最爱吃的韭菜鸡蛋汤。”“这哪是什么韭菜,明明是葱。你这孩子怎么不长眼,还是个初三的学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哪去了呢?算了,算了,我自己去拿,做作业去吧!”“开饭了!别忙,先去洗手。”“什么不用了,手上那么多…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经常会因为一些情绪上的原因而暴饮暴食。针对这一现象,2003年美国十大畅销书之一——《终极减肥指南》的作者菲尔·麦格劳博士提出了这种从心理上控制食欲的饮食方法。该饮食方法指出.人们要尽量使自己处在一种有利于控制饮食的坏境之中。家人、朋友的支持对于你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非常重要。一个人对于饮食的想法和态度是决定其最终体重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必太在意别人对你身材的评价。此外,平时一日三餐要按时按点。不要随意省掉一餐或在晚上8点以后吃东西。少吃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锻炼身体。麦格劳博士给出的大部分饮…  相似文献   

8.
色尘 《母婴世界》2010,(9):56-57
在孕期,不管你的工作有多忙,都要留出时间让自己吃好,保证均衡健康的饮食。相比参差不齐的工作餐,自己带便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一盒营养便当,让你吃得精彩!  相似文献   

9.
食物钟,调节我们的饮食 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都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我们到了一定时间就会饿,就会想吃东西,其实就是食物钟在提醒我们该吃东西了;而吃饱了,食物钟又会提醒我们,时间到了,你该停止吃东西了!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相似文献   

10.
学烹饪     
女儿在烹饪学校学习。妈妈问女儿:"学校允许你们吃自己做的东西吗?"女儿含着泪回答:"是强迫我们吃。"  相似文献   

11.
吃饭的时候,你会先吃掉餐盘里最喜欢吃的东西,还是最不喜欢吃的东西?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习惯却蕴藏着心理性格的暗示。你是否判断过,自己是积极的乐观者,还是消极的悲情家?从行为中透视态度,由态度来决定命运,我们的人生我们自己主宰!  相似文献   

12.
重庆小面     
正重庆和成都永远是一对娇嗔的冤家。作为人口大省的省会,成都在有生之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二弟变成了直辖市,心中难免五味杂陈。然而在饮食方面,成都从来没有失去自己的优越感。在天府之国吃东西,你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重庆菜基础不错,但味道重,那是劳动人民吃的嘛。"或者说:"川菜包括了渝菜,不到成都,渝菜难登大雅之堂。"类似的意见基本可以概括为,重庆菜下河帮偏民间,成都菜才是官府菜,要讲究、细致得多。  相似文献   

13.
方法:将每题你选择的答案分数加起来 。^_^第一题:早上起床通常吃什么早点?蛋和吐司 ---------3麦片 -------------1汽水 -------------6什么都不吃 --------2第二题:如果你可以选任何你想吃的东西,当天早点你会选择什么?蛋和吐司 ---------2其他别种东西 ------1汽水 -------------3蛋糕 -------------4第三题:午餐时你会……?不吃东西,因为太忙或担心体重--------------2吃 你想 了一 个 早 上想 吃 的 东 西--------------1吃自己带来的食物 --- -----3问 朋 友 要 吃 什 么 再 一 起 去 吃-------4第四题:一位朋友请你吃她 他…  相似文献   

14.
李晟豪 《中学科技》2023,(20):13-17
<正>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吃的东西,遇到那些不喜欢吃的东西不想吃,爸爸妈妈总是会说:“别挑食!”“挑三拣四的太娇气了。”“都是把你给惯的。”为了身体健康,获得均衡的营养,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什么都吃”,但科学研究表明,挑食也许不是“娇气”,而是身体自己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
我第一次阅读语文课文《金色的鱼钩》时,我就被深深地感动了。《金色的鱼钩》主要写的是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让3个病号走出草地,将仅有的食物让给他们,自己光荣牺牲的故事。文章记叙真实而生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体验了当时的动人情景。老班长啊,当指导员向你布置任务时,你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当3个病号吃不上东西时,你整夜合不拢眼;当你钓到鱼时,你让病号吃,自己却吃剩下的鱼骨;当小病号发现你的秘密时,你嘱咐  相似文献   

16.
我今年11岁,身高只有1.37米,体重却有37千克。妈妈很着急,到处打听,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同龄人中,我是偏矮偏胖的。她担心我将来横向发展,只长胖不长高,成不了一个美少女,于是紧锣密鼓地为我制定了一个长高计划。首先在饮食上,妈妈费尽了心思。了解到吃含钙多的食物有利于长高,于是,她经常变换着花样给我做骨头汤:萝卜排骨汤、海带排骨汤、藕炖脊骨……每次妈妈都给我盛上满满一大碗,自己却吃得很少,我疑惑地说:"妈妈,你不是总说自己不够  相似文献   

17.
美食家爸爸     
爸爸是个吃饭高手。说起吃,他可就来精神了。爸爸吃饭特别快。他长着一张几乎能塞下我一个拳头那么大的嘴,他吃一口赶上我吃好几口。他吃起东西来总是狼吞虎咽的,好像好几天没吃饭饿着似的,形象非常不雅。我第一碗饭还没吃完,他就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第三碗。看我比他吃得慢,他还会说我:“你看我吃饭比军人还快,而你呢?”妈妈则会站在我这边,帮我说话。“你要是做家务能像吃饭这样利索就好了。”爸爸立刻“哑”了。爸爸吃饭很讲究,喜欢营养平衡,荤素搭配,不干净的东西绝对不吃。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喜欢用筷子在盘子里翻来翻去,挑到自己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快乐阅读》2010,(3):70-71
春节好吃的东西太多了,你是不是一过完春节就因为吃太多了又长了几斤?哈哈,那你今年就不用太担心了,这里编为大家盘点了几种美食,多吃也不会长胖哦!  相似文献   

19.
1.不要把瓜子壳扔在垃圾桶以外的地方。2.自己的衣服自己洗。3.不要在深夜里唱卡拉OK。4.哪怕你3天没吃东西了,也要排着队打饭。5.当你发觉你错怪了同学,你要以第一  相似文献   

20.
蔡依林在饮食上有着清教徒般的游戏规则——晚上六点以后不吃任何东西,你永远别想轻易约到她吃晚餐。“她真的不吃零食的,有时我们吃薯片啊,喝饮料啊,她都拒绝,只喝白水,吃点新鲜水果,真的很有毅力。”她助理对媒体这样说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