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特别是意外生成,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  相似文献   

3.
严登亮 《学子》2014,(8):25
正一、善于捕捉生成资源,构建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重视课堂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从而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精彩的课堂一直是许多老师追求的目标.让课堂变得精彩是否有什么方法?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让我明白抓“预设”、抓“生成”是让课堂精彩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前认真、细致的“预设”;课堂教学中教师时刻关注“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就能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5.
郭文平 《考试周刊》2010,(51):69-69
动态生成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热门的话题,是课改倡导的一个新理念。当数学课堂中出现了动态生成时,教师应及时捕捉、悉心收集、认真筛选来自于课堂生成的资源,对那些由课堂生成的无法预设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作出随机的应变、随时的调控、随势的引导。这样就能有效利用互动生成的课堂资源,把它变成精彩的一瞬,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并捕捉课堂上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7.
课堂生成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学预设之外的新信息、新问题、新情况.课堂情境是极为复杂的、动态生成的,面对生成信息,我们既不能一律否定,也不能一律吸纳,而应针对生成的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生成"是对教学过程中产生可变性的概括,它既是教学活动动态的一种反映,又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不可预见性。精彩的"生成"正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中,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相对于预设性的课堂教学,生成的课堂是重视师生生命多样性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一、改教材:拓展课堂资源,把握好课堂预设与生成数学教材只是数学教学的一个载体,其容量是有限的。教师备课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突破和超越了教材,但是备课始终只是一种课堂预设。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动态过程,学生的思维随时会进出火花,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答案、新疑问、新联想,及时诱导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更要注重课堂的生成性知识,因为这是学生的思维成果,也是进行下一步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化学课堂的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超出教学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课堂生成中,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的互动性和生生的互动性、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真实性都不断得到体现。这种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谈及生生交谈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没有激情的过程。"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新课堂的显著特征,因为有了生成,课堂才呈现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问题。面对一些难以预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74):7-8
机智是"智慧的化身"。为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别具匠心地运用教育机智将课堂上的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发展,让课堂再生新的思维碰撞,促使学生有新的发现,达到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生成,就是创生、构建和生长,也就是从已有的事物中生长出来的新事物新现象。语文课堂生成带有极强的即时性和机动性,课前预设、课堂教学互动、教学评价等因素都会对课堂生成有效性产生重要制衡作用。预设科学充分,应对课堂即时状况就会游刃有余;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互动水平越高,课堂生成效率也就越高;课堂评价对提升学生积极性发挥重要催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课堂“生成”是教师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适时调整教学预设,生成新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更灵活、更高效.促进语文课堂的有效生成,教师必须有生成的意识、眼力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然生成"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进行互动式引导和学习,并不断创造新情境、产生新数学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自然生成"的课堂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全方位发展,能让学生有效掌握更多数学方法,能培养学生多方向的数学思维;对教师而言",自然生成"的课堂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营造出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6.
所谓"生成性资源"是指教师在备课时没有预料到,而在课堂上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即时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这种动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准确、及时地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会使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面,  相似文献   

17.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教师的处理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灵活的、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当课堂上出现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于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生成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19.
开放的新课堂具有生成性。首先,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了课堂中必然生成较多的新内容;其次,教材的特点决定了生成的内容必然是绚丽多姿的。再次,它生成的丰富内容可以是新知识、新目标,也可以是新方法、新过程。这种生成是不能以教师个人观点和作者创作初衷为标准衡量的,只要能很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它就是成功的。新课堂需要预设,但它不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比预设的空间更广阔,生成的课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20.
狭义的课堂生成资源是指课堂中即时产生的、教师预想之外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它是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与教师、与同学互动时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广义的课堂生成资源还应该包含数学课结束后,数学课堂上的方式、方法、活动、游戏、思维等对学生产生的持续影响,甚至还应包含学生对数学及数学学习即时产生的短暂的数学情感体验、波动及不同学生逐渐形成的千差万别的个人数学核心素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