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进入21世纪,绩效问题已成为众多企业和研究领域特别关注的热点,人们普遍相信人员绩效对组织的竞争优势和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技术领域,AECT2004指出教育技术目的“为了学习”扩展到进一步“促进学习”,扩展到学习之外的“提高绩效”,由此可见,绩效已经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领域,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也在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2.
谈教育技术视野中的绩效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以及对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探讨的逐步深入 ,引发了对绩效技术的关注 ,本文从教育技术领域内对绩效技术的认识与研究出发 ,通过对绩效技术使用方法的简要介绍 ,对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的联系及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最后提出了如何将绩效技术纳入教育技术自身的研究范围以拓展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组织”、“绩效”两个词语的含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究,从而明确了人力绩效技术的确切含义。作者期待研究教育技术的广大读者关注教育技术的领域拓展问题,而不要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学校教育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技术领域的不断拓展与深入,绩效技术——这一在改善企业绩效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与系统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技术学科的关注。本文从绩效技术的观点出发,结合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对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为精品课程的网络建设提供一些有促进其发展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5.
绩效技术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教育技术领域,由于其提高组织绩效的独特视角与成效,近年来备受关注。在我国,绩效技术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引入了一些相关理论,也开始在实践中探索理论的应用,以期将有关理论与方法本土化,从而适合我国实际。为此,深刻理解绩效技术,追踪其在美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对在我国发展绩效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就美国绩效技术领域的现状、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我们陆续对大洋彼岸的美国绩效技术领域的学者与实践人员,包括托马斯.M.树文、罗杰.考夫曼等七位学者进行了访谈,以期从不同专家的观点中获得对绩效技术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绩效技术在企业组织中重视“成本-效益、投入-产出及其结果”的成功范例,引起国内外教育技术界的高度关注。绩效工作者运用科学的系统整体观和方法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企业组织及个人提出“有的放矢”的绩效改进方案,以及“系统思考、注重分析、因地制宜和整体改革”的工作方式,都给远程开放教育和教育技术领域带来很多启示。本文详尽介绍绩效技术的“系统思考、注重分析、因地制宜和整体改革”的理念及其给远程开放教育和教育技术领域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组织“、“绩效“两个词语的含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究,从而明确了人力绩效技术的确切含义.作者期待研究教育技术的广大读者关注教育技术的领域拓展问题,而不要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学校教育上.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绩效技术在西方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成为教育技术学科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从绩效技术诞生到迅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对其关注和研究从未停止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是既相互交叉重叠,又相互独立的两个不同领域;同时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地将绩效技术的理念加以融化、吸收,并将其运用到不同情境的绩效改进中去。  相似文献   

9.
绩效技术作为教育技术的拓展,极大的拓宽了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文章论述了绩效技术中的项目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并对权威的绩效技术项目的过程模型进行了修正和重构。在论述了项目的三重约束理论后,文章尝试着创造性的提出了绩效技术的项目管理的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10.
绩效技术和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已经为教育技术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对绩效技术与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概念的内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力争对相关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绩效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绩效技术正在成为教育技术学科日益关注的一个领域,从目前国内对绩效技术的认识与研究角度,急需从理论上对绩效技术进行梳理和归纳,该文研究的出发点即在于此。该论文侧重于探讨绩效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它与教学技术的关系,最后提出将绩效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教育信息化实践以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绩效技术的传统范式是一个基于组织消极性、以问题为导向的范式。它通过努力缩短现状绩效和期望绩效之间的差距来实现绩效的改进,但往往由于员工的“习惯性防卫”而阻碍了组织变革的的进程,显露出诸多限制绩效技术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缺陷。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和积极心理学的价值探索范式不同于传统的“以问题为中心”的范式,秉持激发员工内在动机、实现其内心对成功渴望的价值取向,注重对组织积极核心的探索,强调集体、持续、共同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积极地探索组织“价值和优势”的方法。核心理念的差异使得两种绩效技术范式在理论假设、方法与过程等方面的表现大相径庭。在实践中,绩效改进人员选择积极还是消极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绩效技术范式的本质差别。当然,价值探索范式为绩效改进带来“整体向阳性”、提供了新视角的同时,我们认为基于积极性的绩效观是对基于消极性的绩效观的补充,而不是取代。这两种范式的结合将为绩效改进提供更完整的图景。  相似文献   

13.
绩效技术的理论渊源与研究领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绩效技术在美国等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影响着教学设计,成为教育技术学科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本文对人类绩效技术的相关概念、理论渊源及基本观点、HPT模型与绩效技术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工具等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力争为我国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利用电子邮件、电话和网络聊天软件三类工具,围绕绩效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围、与相关领域的关系、社会认可程度、实践与研究现状、相关人才必备能力等几方面,对美国具有教育技术背景,且活跃在企业、高校绩效技术领域的19位人士,包括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先驱托马斯·M·树文(Thomas M.Schwen)教授、美国绩效技术奠基人罗杰·考夫曼(Roger Kaufman)教授、美国著名的绩效分析专家艾利森·罗塞特(Alli-son Rossett)教授等进行了访谈.透过他们的经历和观点,从一个侧面了解了美国绩效技术领域,从而获得对其更真切的认识.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被访者都认同绩效技术起源于对教育技术用教学和培训来提高组织绩效的超越,并认为系统化方法是绩效技术的优势;绩效技术在美国的研究与实践发展较快,获得了美国社会较多的认可;绩效技术专业人员需要具有系统方法与思维,具备绩效分析和评估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了解经济市场和企业运作知识,并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要培养有关人才,可以开设"系统思维"、"需求评估/绩效解析"、"绩效设计与证实/绩效改进"、"评估(评价方法论)"等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15.
从培训向绩效技术的转变--提高教师培训绩效的新思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教师培训一直是各类教育研究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对教师培训投入的逐年增加,教师培训的绩效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近年来众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都在研究探索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如何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与成就。本文将思考与研究的范围超越培训自身,试图从人类绩效系统,从绩效技术的视角重新对培训进行审视与关注,以寻求从培训向绩效技术的全新转变。  相似文献   

16.
绩效技术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技术正在成为教育技术学科日益关注的一个领域,而目前我国绩效技术在教育技术领域发展还很缓慢,其主要原因是教育理念、教师素质、绩教观念、人才层次的差距造成。  相似文献   

17.
绩效技术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绩效技术"在美围高校以"系、专业、方向"等不同形式存在,开设的课程也不尽相同.本研究通过调研122所美国大学的网站,对各高校教育技术领域内绩效技术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绩效技术课程提供了参考,也有助于促进绩效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绩效技术领域研究的逐渐升温,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绩效领域应用人才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分析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能力要求、社会对绩效技术应用人才的能力要求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美国一些大学对绩效技术应用人才能力要求以及课程的设置情况。试图通过以上分析就我国如何培养教育技术学科背景下的绩效技术应用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技术是可以将人类的潜能转化为资本的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晶,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就是这种结晶的承载体。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的关系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有着在技术、绩效和个性化培养等方面的共同点,但是同时也在定义、核心、理论支持与来源、应用领域、培训/培养对象及实施者和最终成果方面表现出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0.
绩效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科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把绩效技术与非正式学习用于教育组织可以更优化地解决教育问题。对绩效技术的内涵、特征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并通过探讨绩效技术和非正式学习的关系.总结了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及其绩效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