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在中国建筑文化中也是一种象征"符号".比如,明清北京皇家建筑,其基本色调突出黄红两色,黄瓦红墙成为基本特征,而且黄瓦只有皇家建筑或帝王敕建的建筑才能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景山前街西部,与紫禁城西北角楼隔筒子河相望,有一座红墙黄瓦的宫殿式建筑,这就是目前仅存的建于皇宫之外的规模最大而又雄伟辉煌的皇家道观——大高殿。大高殿……  相似文献   

3.
百科杂谈     
皇家建筑用红墙黄瓦的由来皇家建筑通常是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砖墙。这与我国人对颜色的看法有关。黄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五行”学说认为,黄色代表中央方位(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唐代,黄色被规定为代表皇室的色彩,其他人不能采用。到了宋代,封建帝王开始采用黄色琉璃瓦顶,以后便按此规定沿袭下来。  相似文献   

4.
雷发达是康熙时期的一位宫廷建筑大师,他将清代"官式"建筑做法及则例传给后人,为清代皇家建筑的建设、皇家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嘉应观作为一种官式祭祀建筑,主要作用在于满足统治者治理黄河水患的政治要求,因而既具有普通建筑的艺术美,又具有皇家建筑的高贵气质,其艺术内涵值得考证。  相似文献   

6.
夏海燕 《兰台世界》2014,(12):116-117
嘉应观作为一种官式祭祀建筑,主要作用在于满足统治者治理黄河水患的政治要求,因而既具有普通建筑的艺术美,又具有皇家建筑的高贵气质,其艺术内涵值得考证。  相似文献   

7.
"未央宫"为西汉政权建立后建造的皇家宫殿群,是西汉权力中心的代表,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特点和艺术精华。在建筑造型、色彩表现上体现出汉代建筑独有的艺术意蕴,开创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艺术先河。  相似文献   

8.
失落的名园     
汪荣祖 《出版参考》2005,(12):49-49
圆明园是清朝五位皇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的皇家大乐园,历经一百五十余年的不断经营,工程几乎无一日中断,遂集明清园林建筑之大成,更包含西洋建筑,成为大清帝国的一颗灿烂明珠,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有名的大型宫殿式御园。  相似文献   

9.
文渊阁作为清代皇家藏书楼,以其丰富的藏书,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财富。同时其建筑本身构思之巧妙、匠心之独具,展现出古代图书馆建筑独特的建筑设计思想和艺术魅力。在深入探讨中,不仅能体会到古典建筑艺术之浪漫,更能品味出藏书建筑设计之理性。  相似文献   

10.
以皇家式藏书楼建筑——文渊阁为例,从屋顶、台阶、屋身、建筑装饰的颜色、院落组织五大元素的空间特征来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礼制等级与文化表现,并联系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形制,探讨因形制要求带来的等级要求.基于礼的需要而形成的建筑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它不但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的形制化,而且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程式化.  相似文献   

11.
北京故宫是世界闻名的皇家建筑群,它的奠基人和设计建造者是明代有着"蒯鲁班"之称的匠人蒯祥。蒯祥一生设计建造了众多宫殿、楼榭、亭台、庙宇,其作品遍布全国,具有高超的建筑造诣,深得皇室贵族赏识和普通百姓爱戴。  相似文献   

12.
承德老城区应该以传承历史文脉为核心,加快拆除与避暑山庄、外八庙不相协调的建筑,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加快恢复道台衙署、庙字楼阁等历史文化建筑.建设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商务文化等休闲旅游区.重塑独具特色、古风古韵、古朴典雅的魅力古城。而清王朝在承德肇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相似文献   

13.
郭琪 《历史档案》2023,(2):I0003-I0003
康熙二十二年(1683),南方匠人雷发达应皇家招募来到北京,参加紫禁城的修造工程,后被任命为内廷营造所长班。雷发达的长子雷金玉继承父业,担任了样式房掌案一职,此后七代均长期担任此职,雷氏一脉因此被称为“样式雷”。“样式雷”世家作为清朝最有名的匠作世家之一,从康熙朝至宣统朝都承担了大量皇家工程的建筑设计和家具陈设的设计制作,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图档,包括建筑图样、烫样及其他各类文献等,建筑图档更是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  相似文献   

14.
清代皇家行宫以实用功能为核心进行设计,兼具自然意趣与人文内涵,成就了清朝皇家行宫众多经典建筑。本文从清朝皇家行宫园林入手,分析了其选址中实用功能的体现,归纳了其进行选址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建筑用色,以黄色为最显贵,其下是赤、绿、青、蓝、黑、白、灰。黄、赤是宫殿的专用色,它创造出皇家建筑的“错彩镂金”之美。江南民居选择了黑与白为基本色调,创造出另一种美——空灵平淡之美。  相似文献   

16.
绿色生态的图书馆建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虹涛 《图书馆建设》2007,(1):19-20,24
绿色生态建筑是21世纪建筑的主题。本文围绕绿色生态这一热点问题分析了图书馆建筑走向绿色生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方向和建筑原则,并以国内外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的具体实践为例,探讨了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当前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明十三陵的总体布局和内部系统景观来分析明朝皇家墓葬建筑风格的特点以及其形成原因。通过对明朝皇家墓葬建筑风格的研究重温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李国荣 《历史档案》2004,(3):135-135
普乐寺是避暑山庄周围12座皇家寺庙中颇具个性特征的一座汉藏结合建筑寺庙。该庙之建,由乾隆皇帝提出,章嘉活佛经略。它是康乾盛世时期西北边疆与中央政权和谐统一的历史性纪念建筑,是中国在中世纪晚期宗教建筑与空间艺术造型完美结合的杰作。承德市文物  相似文献   

19.
档案馆在建设前都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总体规划和明确的设计要求,作为档案馆建筑的基本依据。作为文化事业性质单位的档案馆,它的总体规划应反映当地的文化和建筑水平、地方风貌和时代特征,要充分考虑档案人员和档案利用者的需要。档案馆的总体规划应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档案馆建筑的选址原则选址是档案馆建筑规划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个理想的选址可以为建造适用、经济、美观的档案馆创造先决条件。好的馆址,首先要具备位置适中、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方便利用者来馆等条件。从技术角度上考虑,档案馆建筑除了必须严格遵循《档案…  相似文献   

20.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环境和文化设计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建筑的创作除了必须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等要求外,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十分重视建筑环境和建筑文化的构思。现代图书馆建筑应强化建筑环境和建筑文化的设计观念,以使建筑物满足人性化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