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我国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呈一片繁荣之势,与以前的电视剧相比,也有了很多新特点,主要体现在:视角上:由仰视到正视,还原英雄为真实的人;背景上:由战争到和平,展现和平年代的英雄;人物上:由将领到小兵,关注英雄的历练成长。该文试通过分析2000---2011上半年的一些优秀军事题材电视剧中的英雄形象,说明新世纪军事题材电视剧中英雄形象塑造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和播出出现持续热潮,创作数量突飞猛进,内容和形式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但是抗战剧的创作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故事内容低劣、艺术水准低下、审美趣味低俗的雷剧、神剧频出。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出现的问题和困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国家广电总局的监管、整治、调控给抗战题材电视剧提供了较为清朗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氛围,为其创作发展指明了方向。但要使其真正实现良性发展,根本上还是要从创作本身抓起,创作者要有端正严肃的创作态度,对战争与和平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为创作指导。  相似文献   

3.
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从诞生伊始,就以中国农民的当代生活为背景,深切反映当代农民的思想感情和农村的社会情状。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对农村以及农民的关注,带动了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进入新世纪,《刘老根》、《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等电视剧的播出,促使了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电视剧反映新时期农民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今天,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必然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赵本山系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中国荧屏上占据了重要一隅。它以其特有的娱乐性、平民化以及精彩的剧情和人物获得了农村题材剧喜剧创作的巨大成功,但同时,模式化的创作和产业化生产方式也带来了农村题材剧难以为继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工业是中国的经济命脉,而工业题材作品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中的薄弱环节,在各大电视剧评选中工业题材一直处于缺席的尴尬状态。电视剧《钢铁年代》在工业题材开掘方式、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兼顾市场接受与艺术法度的叙事策略等方面,为工业题材电视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工业题材电视剧应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民性"研究,有助于提高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质量,有助于创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目前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构建农民理想、发掘民间日常生活的文化资源以及增加戏剧性因素等三方面充分展现了农民的特质,艺术地表现了农民性的独特内容.  相似文献   

7.
军事题材电视剧传播的社会文化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军事题材电视剧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原因有多方面的,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军事题材电视剧唤起了观众的英雄情结;二是军事题材电视剧作满足了本土观众看故事的愿望,情节曲折、人物生动是故事好看的保障;三是明星效应亦属于形式方面的好看元素。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从语境的角度来看,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正确地把握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融入了大众文化这一因子,契合了人们对革命历史的追忆心理,起到了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凝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了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兴起与繁荣.  相似文献   

9.
历史价值观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创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数量快速增长,成为电视剧平台的主要题材之一,优秀剧目不断出现,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和革命历史普及效果。随着更多的创作者进入这一领域,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历史价值观混乱的问题。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专注于对革命历史的表达、演绎和重现,强调主流价值观的优先地位,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它除了要符合一般历史剧在历史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具有特殊的评判标准,以及来自当代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更加具体严谨的审视与观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历史价值观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定位,准确把握“人民性”“客观性”和“当代性”的内涵与外延,努力实现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价值观的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0.
杜姝 《文教资料》2011,(36):150-151
编剧高满堂在电视剧领域开辟了一些全新的、独特的题材,如“闯关东”这一独特的中国移民历史题材,他还以发展的眼光敏锐地抓住了老年题材这一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的题材,这两大题材的选取既为中国电视剧题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亮色.也为高满堂影视事业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年在《青春》杂志发表后,在其本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国家多项奖金。这部作品的诞生,不仅对当时的军旅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后来的苏联军事题材文学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我国军事题材文学的创作,应该说也有瞩目的成就,其中徐怀中的小说《西线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当前"抗日神剧"热点入手,在中国军事题材影视剧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抗日神剧"的发展定位。并针对"抗日神剧"创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英雄形象的突破、人性本真的回归和视听语言的震撼三个方面进行发展的思路,对于当前军事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下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创作方兴未艾,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对近年涌现的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进行研究,分析了合拍模式对军事题材主旋律创作所带来的重大改变,探讨了以徐克、林超贤为代表的香港导演对军事题材主旋律影片的创新,同时探讨他们的创作风格对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创作带来的变化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首部讲述"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省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决战江桥》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深入讨论当时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的基础上,研究其创作内涵和重要意义,为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研究齐齐哈尔近现代历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罗马帝国的军事题材艺术是战争的产物。一方面,战争是其孕育产生的温床和摇篮,是军事题材艺术的创作源泉和动力;另一方面,军事题材艺术又以其特有的审美方式为军事服务,为帝王、将士歌功颂德,助长了罗马人的尚武精神,颂扬了战争,美化了野蛮的军事征服。军事题材艺术既起到了无形的军事教育作用,又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地域题材电视剧的研究,由于文本偏少而基本处于搁置阶段,山西题材电视剧以其起步早、质量高从而使研究有了可行性。以文化学为类型建构依据,将山西题材电视剧分为晋商题材、抗战题材、农村题材、先进人物和其他题材五个系列,以求对山西乃至中国地域题材电视剧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对电视文艺作品的价值追求和叙事模式的审视。以《北平无战事》为例,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价值诉求、叙事策略以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等三个方面分析电视剧的创作之道和电视剧应当承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伊始,军旅小说热销,军事题材电视剧热播,中国的军旅文学已然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尤其是<亮剑>,对该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可见其较建国以后的战争小说在审美模式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其新质主要体现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相似文献   

19.
康洪雷导演坚持着一年一部戏的精品路线,陆续执导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青衣》、《有泪尽情流》、《民工》、《一针见血》、《士兵突击》、《末路天堂》、《我的团长我的团》、《奠基者》等多部电视剧,其中以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成就为最高。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文学,这里我们讲的主要指电视剧,不包括“电视片”一类的内容。中学生思想活跃,对电视剧比较敏感和关注。这固然与看电视剧极为方便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电视剧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也有很大关系。   1.题材的广泛性。   电视剧的题材远远超过电影题材,既全面又广泛。打开电视机,不难发现电视剧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其中警察剧、青春偶像剧、武打片以及反腐题材的片子等都在持续升温,成为收视热点。还有,引进国外的,如韩国的电视剧也正向中国观众走来。这些片子多以家庭伦理、都市言情、青春偶像为题材,从描写小人物和小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