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房屋拆迁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房屋拆迁涉及被拆迁人的个人利益,在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共利益的概念模糊和政府的自利性,导致了政府无法准确地把握公共利益。应该从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加强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三方面来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2.
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包含的关系。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既有矛盾又有冲突,当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在渐渐的融为一个整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存在界线不是那样的明显。所以个人利益很大程度上也是公共利益。为了维护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公益诉讼不断被重视,世界上许多法制国家都建立了类似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
公共利益的通常界定方式是以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对立关系为基础,并以"公益优于私益"为原则进行的,但是公益与私益之间不仅是对立的关系.还存在统一关系.以公益与私益统一的关系为基础,国家对私益的保护也就可以看做是对平等、公平、自由的经济秩序的维护,从这一角度出发公共利益的界定就可以认为是对不同的社会公共价值之问的优先性确定.  相似文献   

5.
正确处理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证社会安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二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征地范围过宽、补偿偏低、安置不当,其原因为“公共利益”界定不明、集体土地产权缺陷、政府权力寻租和政府行为缺乏规范。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应从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和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着手。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及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行政法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之一。两者的平衡是双方共处的最佳状态。所谓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就是指双方在各自不违反最低价值目标的前提下,相互促进,达到总体利益最大化的状态或过程。要实现二者的平衡,需要利益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7.
公共利益的概念尽管历史久远,在现行法律文本中反复出现,在学界却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在众说纷纭的公共利益面前,提炼出公共利益的基本要素,揭示其与政府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是准确把握公共利益的精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信息处理者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可免于承担民事责任。这表明公共利益相较于个人利益更具价值优位性。然而,法律规范并未明确界定何为公共利益,实践中单纯依靠目的限制原则难以划清人脸识别中的公共利益边界,公共利益随意适用及滥用问题突出,加深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矛盾冲突。在个人信息领域有针对性地对公共利益进行规制,亟须明确公共利益代表主体,建立独立的个人信息保护机构,从正反两方面着手准确划定公共利益范围:公共利益范围类型化与列举排除假冒情形;程序上严格保障公共利益落实,预先告知个人信息收集目的,涉及公共利益问题双方争议较大时召开听证会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常瑾 《基础教育论坛》2012,(Z1):114-116
<正>公共教育体制是人类社会教育制度变迁的结果。公共教育制度体现了国家从一味强调国家利益的教育体制调整为首先重视体现个人利益,而后形成公共利益的变化。这不仅是利益理论发展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也带来了教育领域本质性的变革。个人利益从国家利益的回归标志着公共教育体制的初步建立,只有公民的个人利益得到满足,公民成为真正的主人,才能最大化的发展公共利益,公共教育体制的存在才有其社会基础及历史必要性。因此,保证公民的个人利益、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共教育体制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芳 《培训与研究》2006,23(9):35-36,56
“义利观”是孟子最重要的社会思想之一,其中先义而后利为核心,承认利是义的物质基础,强调义要高尚、利要取之有道是它的三个重要内容。通过对“义利观”的再认识,对当今政府实现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特别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不断进行,社会利益朝着多极化发展,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个人利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有专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保护,而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后却没有良好的救济机制。和谐社会的核心要件应该是利益协调和安定有序,尤其是社会公共利益与其他各种利益的协调与平衡。所以本文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公益诉讼的构建展开论述,力求通过完善司法,建立个人、公共、国家利益保护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看,社会公共利益的产生、存在先于个人利益,受其影响,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亦早于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在前国家社会中,习惯法上的社会经济权力和社会经济权利是重叠的。国家的建立促使国家经济权力与社会经济权力分离,在国家经济权力受到公法的有利保护的同时,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社会经济权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利益冲突是学校变革过程中各种冲突的焦点,主要表现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以及不同主体的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产生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权威及权力结构分配的不平等,以及"集体行动逻辑"所导致的"囚徒困境"。基于此,要化解学校变革中的利益冲突,一是要实现良性的利益冲突管理;二是要关注学校变革的公共利益,实现利益共享。后者需从建立"经济人"和"道德人"相契合的人性观、实现异质合作以及激发主体的道德使命感三方面为着重点,真正实现学校变革中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4.
一、案例背景 在讲《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时候,讲到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表现之一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我对学生讲到,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的不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要靠社会集体事业的巩固和发展,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集体利益得不到维护,个人利益就不能实现.没有想到下边马上有学生说:我们可以出国啊,到美国去,到加拿大去……还有的说去欧洲啊.他们的意思是不在自己国家也可以实现自身利益.其实这个观点很好反驳,因为不管是在世界哪个国家,没有国家利益仍然没有个人利益,国破家亡,伊拉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是我又突然想到,时下很多学生都想方设法出国学习,很多学生也特别向往国外尤其发达国家的生活,难道国外的生活就真的像天堂一样美好吗?我想借此机会让学生正确认识"出国热".  相似文献   

15.
个人的自我完善是一种积极自由的追求,个体的完善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完善,对国家中共同善的追求和对全体成员公共利益的关注便是一种积极的国家观。T·H·格林所秉承和倡导的这种积极国家观不是对个体受教育自由的限制与压抑,而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共同体利益的和谐发展与良性互动。如何理解国家与教育的关系以及国家行使怎样的教育职能来促进教育公益性的实现,是T·H·格林的积极国家教育职能观带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城市拆迁矛盾愈发突出.拆迁纠纷凸显各种利益博弈,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如何实现平衡业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基于维护拆迁户单方合法权益、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社会稳定性角度考虑,信赖保护原则引入城市拆迁纠纷越来越必要.同时城市拆迁房屋存在信赖基础,具备信赖行为,值得信赖保护,满足了信赖保护原则的三个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功利主义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在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利用和保护实践上,对基于信息主体的个人权益保护逐渐减弱,甚至不断挤压其生存空间,而代之以信息处理者所倾向的“公益”。已公开的个人信息具有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价值,且二者并非完全对立。因此,适度调整当前在已公开个人信息保护中过分关注公共利益而轻视个人利益,甚至忽视个人利益的观念十分有必要。这样才能在充分尊重信息主体的已公开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前提下,用符合人格尊严的方式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并平衡其蕴含的公共利益价值与个人权益,维护信息主体的尊严。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关于已公开个人信息的保护现状,厘清该类信息的保护地位,从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内在价值属性与保护策略存在的弊端出发,揭示调整保护视角的必要性,将已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理念从过度偏于保护公共利益往保护个人利益方向适当拨正,为我国已公开个人信息利用和保护功能发挥及目标实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当同一财产上存在着数个民事优先权,或者民事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发生竞合时,就会产生效力冲突。未来的民法立法应当充分考虑民事优先权的冲突情况,以“以人为本”、兼顾公平与效率等原则为指导,合理地协调不同权利人的利益,以期实现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成都曹家巷的自治改造案例表明,组织化的公众参与有利于改变城市改造和建设过程中的非均衡博弈关系,对于整合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保护居民合法权益有积极作用。本文认为,需要从避免多数人以"集体利益"的名义去胁迫少数人放弃个人利益,培育引导多元社会主体为自治改造提供援助服务等,着手进一步完善自治改造机制,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是法理学和宪法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两者冲突的解决挑战传统的限权、分权范式。城管与摊贩的矛盾是当前基层执法过程中突出问题之一。此矛盾是代表公共利益的公权力与代表个人利益的私权利之间的较量。作为新的冲突解决方式的利益沟通机制回应了以协商民主为基础的商谈性立法主张,执法层面上对效率的追求,同时也实现了秩序价值和社会公正。利益沟通机制主要通过行政公开、公众参与和听证三种主要方式和一些辅助措施来实现城管与摊贩之间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