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论述了培养中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和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现状,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分析了中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原因,提出六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民 《学科教育》2001,(2):42-46
调查计算表明,中小学生课外主要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和“广播电视”中获得环境知识的学生在环境意识的各个部分与综合表现明显高于其它渠道,可以认为,“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和“广播电视”是课外提高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民 《教育学报》2001,(2):42-46
调查计算表明,中小学生课外主要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和"广播电视"中获得环境知识的学生在环境意识的各个部分与综合表现明显高于其它渠道,可以认为,"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和"广播电视"是课外提高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 ,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尤为重要 ,培养青少年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活动教学又是培养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活动教学的内容、场所、类型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粗浅见解 ,以达到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 ,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要解决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特别是从幼儿、中小学生的教育抓起,使国民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的教育,具有环境意识,具备环保技能,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意识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主要靠教育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级分层随机抽样的网络问卷方法,对重庆市北部新区星光学校200名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四个层面分析了中小学生环境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培养中小学生环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微课”观摩和电子图片展示等手段,培养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态度,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长大后成为有环境素养和责任感的城市公民。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20多年来我国环境教育开展情况,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成效显著,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1.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初步形成;2.全民环境意识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展望未来,我国的环境教育必将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让中小学生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文章从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出发,论述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提出了基础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中小学生是中国21世纪建设的主要力量,发展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工作,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根本性措施。环境教育在教学方面强调让学生在环境中学习,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调查、实验、分析、总结等实际研究活动,以培养学生明确的认知概念、  相似文献   

10.
要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必须提高人民的环境素质,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特别是从幼儿、中小学生的教育抓起,使国民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具有环境意识,具备环境技能,养成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相似文献   

11.
要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必须提高人民的环境素质,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特别是从幼儿、中小学生的教育抓起,使国民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具有环境意识,具备环境技能,养成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相似文献   

12.
目前环境教育已经被列入我国基础教育内容,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培养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意义十分重大。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方面,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本人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以及环境教育能力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关键,在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中,学生是主体,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成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急剧发生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想生活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且提出通过课堂渗透、开展主题活动、加强实践探索活动、结合家庭社区等措施来增强中小学生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朱绿侠 《考试周刊》2012,(60):137-138
环境保护是涉及人人的事业,要深入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加强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要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展,以小见大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环境意识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杨建宁 《宁夏教育》2000,(11):47-48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指出:各级教育和有关部门都要重视环境教育,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中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教给学生各项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寓环境教育于中小学教育之中,让学生学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党中央之所以要求抓中小学生环境教育,这是因为:第一,进行环境教育是为中小学生将来肩负起历史责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际环境教育的西部农村环境教育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今30多年,我国环境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和环境保护的专业人才梯队;另一方面,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但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以西部农村人口为目标人群的环境教育研究十分薄弱,是当前摆在环境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获取有关环境知识渠道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王民目前,有关环境知识的教学还没有列入我国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因此,了解和研究中小学生获取有关环境知识的渠道,对于进一步探索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提高教育效果,以达到培养中小学生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中小学生对问题意识还存在模糊意识。在培养中小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时候,我们要关注中小学生受教育的环境,特别要注重中小学生个体对问题意识的自觉性,还要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实施科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中小学生对问题意识还存在模糊意识。在培养中小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时候,我们要关注中小学生受教育的环境,特别要注重中小学生个体对问题意识的自觉性,还要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实施科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要重视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杨帆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环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从长远来说,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尤其是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一、培养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