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生生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自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和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肘捕捉这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并且及时转化为有利的动态教学资源,随机应变,从而进行生成性教学,让课堂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谈中学政治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政治生成性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的政治教学过程。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资源观,应善于对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李祎 《中国教育学刊》2007,(3):60-62,68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在教学推进的动态过程中产生的动力性资源,具有非预期性、再生性、内源性、现时性等特点。教师应充分认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教学价值,积极培植、开发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努力提高生成性教学资源利用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是最灵动的教学过程,很多动态的生成在无痕中出现。文章围绕打破板块设计,处理课堂动态生成;容许"异音"涌现,共同收获意外惊喜;生成适可而止,践行语文教学目标;关注教学动态,让分歧在无痕中生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抓住生成使之成为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5.
捕捉动态资源 演绎精彩课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艳 《海外英语》2011,(1):58+80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自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和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这些动态信息,如:偶发事件,错误资源,质疑资源,意外资源,德育资源等,并且及时转化为有利的动态教学资源,从而进行生成性教学,演绎出更精彩的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6.
薛大勇 《考试周刊》2013,(24):63-64
动态生成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新课程提倡生成性课堂教学。课堂生成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资源,具有不可预设性。只有恰当地、选择性地利用课堂生成,才能实施真正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能,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生成性的课堂富有创造性,富有激情,往往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构建动态的课堂,需要随时捕捉课堂的亮点,敏锐地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并且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也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并及时地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资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慧眼识"错"、真诚探"错"、机智用"错"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捕捉错误资源,构建和谐课堂,打造美丽生成。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题的提出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课程是由诸多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事件组成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动态教学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预设性教学资源,如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另一类则是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所谓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即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蕴涵的,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陆维一 《成才之路》2012,(33):51-51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对话、碰撞的过程中,会衍生出许多丰富、鲜活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如何把握这些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就需要教师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变奏",或循着学生的思维想开去,发现学生的困惑、理解的偏差;或挖掘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中与教学有关的元素,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无痕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黄春江 《考试周刊》2013,(82):63-63
动态生成教学法是适应当今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看做是动态生成的重要资源,教学设计时预留动态生成的空间,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即时作为纠错型教学资源加以动态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运用动态的生成教学,正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的体现。那么,如何才能使思想品德课超越课前的预设,利用动态生成实施教学,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活力四射、灵性十足呢?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动力源"一堂优质的思想品德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教学预设。教师准备得越细致,就越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捕捉到动态的课程教学资源。在实际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过程。每一个课堂动态资源生成过程都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段情感交流过程,是一种对生活体验的过程,是一种智慧火花碰撞的过程。教师通过观察,通过倾听,随时捕捉课堂上的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相似文献   

13.
动态生成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理念。一节具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总是在动态生成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出发,营造创造性教学资源的情境,挖掘各方面的教学资源,特别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生成点。抓住时机,适时引导,拓展生成面,使全体同学都能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主动中获益。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成性教学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4.
意识是行动的支配性力量,教师缺失生成性意识,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生成性教学。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对教师生成意识的呼吁越来越强烈。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形成自觉的生成意识,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却缺乏这种生成意识,影响了课堂的动态生成,这主要表现在单一的教学资源意识、教学过程的忠实取向意识和淡薄的教学问题意识。为使教师形成生成意识,主要从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生成意识的培育策略,从而促进生成性教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教师预设之外的种种想法,往往就是课堂教学即时生成的资源。教师要把握教学动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种动态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以不断产生课堂教学的亮点,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16.
关注教学动态生成激发课堂生命活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要将“动态生成”这一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转化成正确的教学行为,首先要对其内涵有充分的认识,并在理清生成性教学资源多种来源的基础上,通过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加强自我反思培育教学智慧等多种途径,发掘、捕捉、合理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激发课堂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生成性教学是数学课堂的主旋律,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从而实现以互动促生成,以生成促发展,提升师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语文教师要善于处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合理把握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中的意外生成演变为推动教学有效发展的有利因素,让语文课堂演绎出精彩又合理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9.
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发生成问题而形成的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它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思维融合碰撞闪现的智慧火花,它可能是灵感的迸发,也可能是思维的叛逆.由于动态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学习者自身的,如果合理而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来引导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过程,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会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陆战英 《学周刊C版》2010,(1):167-167
实施新课程以来,原先在教学中被忽视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逐渐进入教学视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教学过程,因师生互动开始产生丰富的生成资源。然而,课堂生成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资源,具有不可预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