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铅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了测定铅的条件,并测定了该电极的性能参数。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铅的浓度的对数与电位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8mol/L。并用该法测定了水中铅的含量,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3%。  相似文献   

2.
利用桑色素在经预阳极化处理的铂电极上的催化氧化和不可逆电对的双安培检测原理,建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直接检测桑色素的电化学新方法。使用经过恒电位预阳极化处理的双铂电极,在外加电位差为0V时,通过偶合桑色素在一支电极上的氧化和氧化铂在另一支电极上的还原两个不可逆电极过程,构成流动注射双安培检测体系。结果在0.1mol/L的NH3·H2O—NH4Cl(pH=11.0)缓冲液中,测得桑色素的氧化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6~1.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 0.9991 ,n=14)。检出限为1.0×10-6mol/L。连续35次测定2.0×10-5mol/L桑色素,电流值RSD=1.7 %。  相似文献   

3.
亚铁氰化钾修饰碳黑微电极测定抗坏血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抗坏血酸(AA)在亚铁氰化钾修饰碳黑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7.0的磷酸盐中,AA在该电极上的线性范围为2.0×10-6-4.0×10-3mol/L;检出限(3σ)为1.0×10-6mol/L。用这种电极测定抗坏血酸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聚合的方法(循环伏安法)制备聚苯胺掺杂乙醇胺的修饰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和在抗坏血酸等物质存在下测定人体尿酸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该修饰电极在0.02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5.86)介质中,聚苯胺掺杂乙醇胺的玻碳修饰电极对尿酸具有明显的电化学响应.在2.5×l0-6~1.0×10-5mol/L内,尿酸浓度C与峰电流Ip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32.利用该法直接测定人体尿样中尿酸的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3%,回收率为98.7%~100.77%.  相似文献   

5.
以毛细管悬汞电极为检测电极,设计制作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分析了谷胱甘肽在Hg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确定了谷胱甘肽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的条件.谷光甘肽检测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7-8×10-5mol/L,检测限为1.5×10-8mol/L.  相似文献   

6.
基于氟离子对固定于聚氯乙烯(PVC)膜中的8羟基喹啉铝(Alq3)有不可逆的荧光熄灭作用,研制成测定氟离子的选择性光化学敏感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该膜制作简单,成本低,对于氟离子在5×10-6~5×10-2mol/L浓度范围内时,其荧光强度降低值与氟离子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10-6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适合于水相中的氟化物测定.  相似文献   

7.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蔬菜中的微量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蔬菜中微量氟的方法。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线性范围1.0×10-6~1.0×10-1mol/L,检测下限为3.0×10-7mol/L。应用于各种蔬菜中氟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利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尿酸在聚甘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中,尿酸在+0.31 mv左右产生一个氧化峰,峰电流与尿酸在1.0×10-6—1.0×10-5mol/L浓度范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5.该方法可用于直接测定人体尿酸,回收率为95.5%-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1.4%.  相似文献   

9.
极谱催化波法测定槲皮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K2S2O8存在下槲皮素于-1.38V(vs.SCE)产生的极谱催化波,拟定了测定槲皮素的新方法。在0.02mol/L酒石酸-酒石酸钠(pH2.7)-1.0×10-2mol/LK2S2O8底液中,槲皮素催化波的峰电位为-1.38V(vs.SCE),其二阶导数峰电流与槲皮素浓度在1.0×10-7~2.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84,n=6)。4.0×10-7mol/L槲皮素催化波的峰电流约为相应还原波峰电流的50倍。应用本方法直接测定良姜中的槲皮素,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荷正电的二茂铁阳离子静电吸附到末端荷负电的3-巯基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表面,制备二茂铁-3-巯基丙酸膜电极(Fc-MPA/Au CME).红外光谱和交流阻抗谱证实膜的形成.对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0.2-0.5V(vs.SCE)间CV曲线上有一对稳定、可逆的氧化还原峰,Epa=0.168V,Epc=0.117V,对应Fc的氧化还原反应.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在低扫速范围内成线性关系,表示膜内电子传递过程受扩散控制,计时库仑法计算膜内电子传递系数D为1.01×10-7cm2/s.膜电极对酸性溶液中的抗坏血酸(AA)有明显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AA的浓度在8.0×10-6-8.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5,检测限2.0×10-6mol/L.该电极用于维生素C片剂中AA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