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象刑"只是《尚书·尧典》"象以典刑"含义的一个方面,此外还应有"典"、"刑"以及"象刑"、"象典"的内容。"典"产生于原始宗教崇拜,是祭祀活动仪式准则的规范化;"刑"以祭祀和"典"为依托得以规范化。"典"、"刑"构成原始社会主要规范形式。  相似文献   

2.
王光越 《历史档案》2019,(1):93-103
《明清宫藏档案图鉴》公布之"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为目前存世的乾隆帝稀见星命档案。本文对其文本、具文时间以及采用的占验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认为:(1)《图鉴》公布之"立象安命图说",实为"乾隆五年弘历八字占卜档案"和"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正本与草本三件档案。(2)"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正本和草本的形成时间应该是乾隆五年。(3)"立象安命图说"正本和草本,采用的是阿拉伯星命法而非中国传统的占验法和西方十二星座占验法。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的新闻写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其中的苦与乐。作为一名通讯员,采写新闻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我常常是白天见缝插针象只“小蜜蜂”,晚上伏案灯下当个“绣花女”。举例说,去年高温的盛夏,我同镇粮管所饲料站站长唐荣兴等,冒着酷暑,骑了自行车深入到梅李镇的寨角村,着重采访三个养猪户。  相似文献   

4.
研究周朝的"象胥"一职,是对中国古代翻译史的考证,也是对研究中国古代翻译史的重要贡献和完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周朝象胥进行研究,以期厘清周朝"象胥"一职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区北部有座形如卧象的小山,故名"象岗".它与越秀山相连.元明时,这里是有名的胜地,"象岭樵歌"曾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清代在象岗山顶建有城防炮台,解放后象岗又被划为军事禁区.80年代,广东一家单位投巨资历时3年,把山岗削低17米,平整出一块约5000平方米的地皮.计划在此建造4幢高层公寓楼.  相似文献   

6.
《记者摇篮》2009,(8):42-43
他们是一群时差颠倒的人,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他们就已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他们是一群与时间赛跑的人,当太阳还没探出脑袋,他们已骑上电动车飞奔……他们是一群带给老百姓快乐的人,今儿个有啥新鲜好玩的事,看见他们就全知道。  相似文献   

7.
杨保林 《东南传播》2010,(3):122-124
随着隐喻研究和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的不断深化,诸多研究者已经认识到隐喻和象似性并非两个孤立的概念,相反,二者在很多方面是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隐喻与象似性的研究对语言符号的任意说构成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以诗歌文本为切入点,对隐喻和象似性进行研究,探讨了隐喻与象似性的关系、隐喻象似性的范畴及其哲学依据。本文认为,隐喻象似性对诗歌文本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娱乐"是"使人快乐"或"快乐的活动".娱乐经济,就是制造快乐、使人快乐的经济.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人们乐意为快乐慷慨解囊.美国好莱坞、日本任天堂、香港娱乐圈,早就把快乐当作产业来经营,利润之丰厚,让人惊叹!日本经济的20%都是娱乐业中的电子游戏产业创造的.  相似文献   

9.
“像”字简化为,“象”字,是1956年由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时,被列入《汉字简化第二表》的。1964年5月,中国文宁改革委员会编印《简化字总表》时,在“总表”的第一表中,“像”仍被简化为“象”。不过在“象”字下附一说明:“在象与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对原《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删去了“象[像]”。这就告诉我们:自1986年10月起,“象”已不再是“像”的简化字了。但由于30多年的书写习惯和使用的影响,许多出版物还没有把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里,“像”与“象”的正确用法是: “象”作为一个单音词,只有指“大象”这样一个意义。作为词素,有两个意义:1,名词性词素,指形状,样子,可构成复合词,如:“现象、假象、表象、星象、脉象、旱象、形象、印象、险象、怪象、幻象”等。2,动词性词素,指摹仿、摹拟,可构成复合词,如“象形、象意、象声、象声词”等。“象”字不再用于动词,是区别“象”  相似文献   

11.
《出版广角》:"魔法象"是继"理想国"和"新民说"之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着力打造的又一文化品牌."魔法象"童书品牌才成立两年多,便已在业内获得良好口碑.在品牌打造方面,"魔法象"的致力方向有哪些?又是如何在短暂的两年内获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颂图书馆人     
有人说,我们图书馆人象蜡烛,象春蚕;有人说,我们图书馆人象黄牛,象鸿雁.而我说,我们图书馆人是桥梁,是渡船,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是科学技术的中介所.  相似文献   

13.
正即使是在充满奇思妙想的少儿类图书中,《赶象人》也显得过于特殊,由于罕见的丰富性和多重性,以至于很难用惯常的题材分类对它进行概括。少儿书,最常见的失误就是低估读者的智力、知识与能力。我们不得不感慨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他们生活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论想象,他们是看星球大战长大的一代;论激烈,电子游戏中令人目不暇接的对抗赛也是小菜一碟;论离奇,有什么能比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更让人着迷?离奇故事、紧张情节、惊悚场景都  相似文献   

14.
语言形式任意性和象似性的争论由来已久。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任意性和象似性进行再讨论,支持象似辨证说,反对任意支配说,指出象似性是语言的本质,并就如何运用象似性学说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闻荟 《编辑学刊》2011,(3):62-65
该用"像"时莫用"象"象、像不分,由来已久。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这个问题更见突出,从报纸到电视,可以说是一片混乱。为此,《新闻出版报》曾刊出长篇文章:《哪个更像哪个是》。要正确使用象、像二字,关键是要记住"像"字的四种用法:一是用作名词,指比照某个对象形成的形象。其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艺术创造和物理生成。前者如画像、绣像、雕像、塑像,后者如光  相似文献   

16.
(一)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说明:“象”不再作“像”的简体字。这意味着,“象”与“像”是字义有区别的两个字。可是,现在出版物上“像”与“象”仍然混用。还有另一个音同义近字“相”也受牵连,以致象、像、相不分。 “象、像、相”应当区别开来,让  相似文献   

17.
现在阅读一些报刊、公文以及新出版的书籍等,发现把“像”误作“象”的问题比较普遍。最近笔者抽阅了16家报纸,除《人民日报》一家能正确区分“像”与“象”的用法外,有15家报纸均未能把“像”与“象”的用法严格区分开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旧的习惯影响较深,对简化字的新变更缺乏了解所致。“像”简化为“象”,是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中《汉字简化第二表》列入的。在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的《简化字总表》第一表中,“像”仍简化为“象”,并加以说明:“在象与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对个别字作了调整,删去了“象(像)”,即“象”不再作“像”的简化字。也就  相似文献   

18.
高贵武  曲涌旭 《传媒》2024,(4):9-12
人格化传播越来越成为当下传播活动的重要样态、方式与手段,然而其“人格”之义却长期被片面化约为物质性的“人形”,形成了人格“物化”的媒介症候。本文通过梳理多学科视野中的人格概念,认为人格的本质属性即为人性,其是人格得以形成的精神主轴;人格的“象”只是由“心”生发并逐渐演化出的物质性呈现。主持传播者作为典型的人格化传播主体,需涵养成熟的人性能力,遵循“‘象’由心生”的人格构建秩序,达到“身心一体”的理想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19.
刘时容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5):143-146
"荐书、刻人、普会、绘图、导写、播爱"是《快乐的软图书馆学》带给图书馆界学人的六大营养功效。多营养、易消化的"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员们实现快乐充电的良方。在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的当下,期待"软"生态学、"软"环境学的出现与传播。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3,(5):102-103
我们以快乐大家为己任我们力求将更多快乐带给大家我们一个将东北欢乐风吹遍全国一个将智慧、快乐拧成时代快乐符号2013年我们以快乐为令走在一起!黑龙江卫视牵手开心麻花团队共建《开心麻花街》每周日21:20邀您来逛逛"开心麻花"登陆荧屏打造快乐力作继成就《本山快乐营》红遍大江南北三年之久的神话之后,黑龙江卫视2013年再次出手不凡,跨越自我,瞄准现代、都市范儿,联手人气爆棚的"开心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