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杨保林 《东南传播》2010,(3):122-124
随着隐喻研究和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的不断深化,诸多研究者已经认识到隐喻和象似性并非两个孤立的概念,相反,二者在很多方面是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隐喻与象似性的研究对语言符号的任意说构成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以诗歌文本为切入点,对隐喻和象似性进行研究,探讨了隐喻与象似性的关系、隐喻象似性的范畴及其哲学依据。本文认为,隐喻象似性对诗歌文本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保林 《甘肃教育》2020,(3):182-182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一门课程,涵盖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过程与方法、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在新课标指导下,大多数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研究,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詹姆斯·麦考利是20世纪澳大利亚文坛的著名人物,他在诗歌创作和文艺批评等领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麦考利早期的诗歌创作带有现代主义特征,让他一举成名的“厄恩·马利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其在现代主义诗歌方面的才华,但他最主要的贡献则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创作和批评。麦考利重视传统宗教与哲学,倡导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强调古典主义诗歌的优越性,他以“秩序”、“理性”、“逻各斯”等为准则的新古典主义文论对澳大利亚文艺创作与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是应该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融入文化的因素,使学习者在习得这门语言的同时也掌握该语言所折射出来的特定文化,从而使学习者既掌握这门语言,也了解该语言所负载的特定文化,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