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出版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共生于著作权法内,但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论.出版中的修改是否会侵犯作品完整权,法院的裁判也并非一以贯之.从规范目的来分析,出版者行使修改权具有正当性,其与法律保护作品完整权之目的并非全然不可调和.作者对出版者的修改有一定的容忍义务,保护作品完整权可以被出版修改权所修正,但是出版者的修改必须要恪守合理的尺度.通过对出版中的编辑工作的类型化处理,能有效化解出版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2.
论续写作品对原作品完整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写作品对原作品的完整权是否具有影响,是许多人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对何谓续写作品进行了涵义和性质方面的界定。其次,从构成要件方面分析了续写作品是否会对原作品的作品完整权造成伤害。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续写作品与原作品在思想内涵、美学价值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异并非是构成对原作品的作品完整权的侵害的惟一标准,还应附之以其他要件。  相似文献   

3.
案情:被告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汤加丽写真》一书收录了汤加丽的个人简介,陈醉作的序,汤加丽撰写的文章--《美丽的女人无处不在》以及144幅摄影图片。在144幅摄影图片中,原告张旭龙拍摄并享有著作权的摄影图片136幅(三幅系重复使用)。《汤加丽写真》一书的图书在版编目  相似文献   

4.
5.
杨红军 《编辑之友》2017,(12):88-90,102
教材类作品应当在多大程度上享有著作权的保护在出版实践中存在着较大争议.教材类作品的功能性和标准性等特征使教材在表达的选择空间上低于其他类型作品.因此,与其他类型作品相比,应对教材类作品著作权进行更大程度的限制.可以通过教材类作品相关市场的界定及禁令救济限制两个具体维度来展开对著作权范围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新闻作品的保护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发展兴衰.媒体融合技术背景下,新闻产品更加多样复杂,新闻作品侵权也呈高发态势.面对形态不断创新、形式更加多样的新闻产品,确定明晰的新闻作品认定标准是适用著作权保护的前提条件.本文认为,只要融媒体新闻产品的基本内容是事实信息,具有新闻学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且具备一定程度独创性,都属于新闻作品,应受到著作权法律法规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牛中奇 《传媒》2021,(3):49-52
电媒作品投入成本高、消费公共时间长,对其价值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尤为必要.本文尝试在问题存在的基础上,抽象出电媒作品价值评估参考算式v=q/t,并对其内在约束条件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考察.期望能为作品购买者或广告商提供客观参考依据,对市场预期起到一定帮助,使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及早准确地实现.  相似文献   

8.
范彧 《编辑之友》2015,(3):93-96
经典影视作品一般指具有长期保存价值,反映特定时期内影视行业发展水平的电影、电视作品.为达到有效保存和便捷传播的目的,将传统形式录制的经典影视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有着巨大的实践意义.但在数字化过程中,无疑会出现著作权保护的相关问题.如何在厘清权利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著作权纠纷是文章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谷永超 《青年记者》2017,(25):82-83
微信作品著作权的基本内容 (一)微信作品的判断 与传统的作品相比,微信作品在内容形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除文字之外,还有图片、声音或视频等.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是作品,因此,微信作品能否受到著作权保护,首先需要判断微信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成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需要满足两个实质性条件,其一是该作品具有独创性,其二是该作品具有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10.
查炜 《青年记者》2016,(29):24-25
高被引论文是指被引用频次相对较高,被引用的周期相对较长的学术论文.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能够客观地反映论文的影响力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近年来高被引论文成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科研水平评价标准.①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图书情报学科也广泛采用高被引论文来评价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采用此评价方法对2005 ~ 2014年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图书情报学论文成果进行统计,力图通过客观的定量数据分析和研究,揭示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探讨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提高成果质量和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重视作品标题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品标题如同作品传播的眼睛,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创作水平,决定了作品的市场价值;优秀的标题还可提升作者知名度和声誉;同时,由于标题是对作品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它还可作为人们获取作品信息的重要来源.正因为标题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关于作品标题的侵权纠纷不时发生,如<五朵金花>剧本名称的著作权保护案、"三毛"著作权侵权案、品牌期刊被盗用名称纠纷等等,作品标题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笔者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现状和国内外部分典型案例,针对作品标题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及其意义做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中文图书客观著录原则与文献编目规则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客观著录的定叉和原则,以及如何灵活掌握客观著录的标准和尺度问题.针对新版编目条例与旧版编目条例发生的变化,运用大量实例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中国第一起数字图书馆信息作品侵权案件以来.数字信息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就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但目前,中国的法律对于数字图书馆著作权的保护并没有特别集中和明确的规定.法律法规较为分散、不统一甚至有冲突.本文针对实际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寻找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14.
赵鹏  王宜欣 《北京档案》2005,(10):14-16
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保护技术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尽可能地延长档案的寿命,以满足长期保管利用的要求.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在为档案服务的过程中,又客观地产生了另一类有关档案保护实践的原始记录,记载一些重要的事实、行为、现象、数据、经验、结论等,这些记录与档案的安全以及使用寿命息息相关,具有客观真实性、知识存储性、参考利用性和长期保留的价值,把它们收集整理成卷,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档案,这就是保护技术档案,也就是保护档案的档案.在一些部门已经建立的温湿度监测档案、库房疫情监测档案、纸张酸度监测档案、缩微胶片"醋酸综合症"监测档案、修复档案等就属于这一类型的档案.本文从建立保护技术档案的客观需要出发,就近几年建立保护技术档案的探索和实践,围绕建立保护技术档案的意义、方法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对档案工作中以界定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为关键问题的典型案件的介绍与法律适用的评析,探讨了区分这两种不同性质作品的主要标准,并就档案馆的著作权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的评比废除了早期的主观评比法,而代之现在的“客观”的(按文献转载率来确定期刊的学术质量)评比标准,但是,在这种客观的评比标准中仍然存在“不客观”,不准确的东西。 1.社科期刊的学术标准一般都是以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国文科高校学报文摘》等几家文摘刊物转载复印的比率来确定的。但是,这些  相似文献   

17.
未发表数字化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但在维权中遭遇权属认定困难.从分析未发表数字化作品的证据属性入手,阐述著作权认定依据和方法,并从证据保全、数字水印、时间戳、电子邮箱储存等方面提出未发表数字化作品权属保护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信息制度建设步伐的加快,新闻作品著作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协调和平衡好新闻作品传播过程中个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媒体行业面临的十分迫切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确定新闻作品著作权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发表在楚天都市报的这篇消息不到600字,通篇展现事实,采用客观报道的方式,不动声色地揭露了一个县级市政府发布的荒唐文件.消息发表第二天,新华社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报道,这个消息瞬间引起了全国的强烈反响.几天后汉川市政府撤销了<关于倡导公务接待使用"小糊涂仙(神)"系列酒的通知>,并声明诚恳接受舆论监督,加强整改,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书籍装帧艺术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作品就是推向图书市场的图书装帧设计,而读者是书籍装帧艺术审美主体.每一位读者的审美角度都带有主观性,但他们在实现审美判断时又有共性的客观标准.书籍装帧艺术审美的客观标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整体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一般来说读者总是运用这几个客观的审美标准来对一件书籍装帧作品进行审美判断,由此要求设计者一方面要使封面的设计尽可能概括和反映图书内容的主题:另一方面,要根据图书属性和内容,全面分析读者的审美情趣,了解他们的审美趋向,以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来满足目标读者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从而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