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意义] 现有用户行为模型能甄别用户的差异,挖掘用户深层次需求,实现图书馆智慧化精准服务,将用户行为模型运用于"智慧门户"建设,可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实践案例和参考依据。[方法/过程] 在对现有的图书馆门户系统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以重庆大学图书馆"智慧门户"建设为例,探索用户行为模型在图书馆"智慧门户"的架构方式。[结果/结论] 实践证明,基于用户行为模型的图书馆"智慧门户"可实现用户、资源、服务以数据为中介的交互,能更准确地预测用户行为和需求,让数据成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决策依据,是图书馆实现"智慧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图书馆"是传统服务的升级转型,宁波大学"智慧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想对传统借阅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作者介绍了"智慧图书馆"APP中的微书导读、图书转借服务、图书配送及实体书店借阅等功能模块与借阅服务流程,认为开展"互联网+图书馆"服务需要改变服务思维、升级业务流程和创新服务模式。在后续发展中,需要在用户贡献模式、自助服务、用户社区、个性化阅读、馆藏虚拟化呈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沈奎林 《图书馆学刊》2011,(11):120-123
应对图书馆利用率下降的方法之一是将图书馆服务推送出去,浏览器工具条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分析了工具条的优点,介绍了Conduit开发工具及其特点。以南京大学图书馆工具条开发为例,讲述了图书馆工具条的开发过程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用户常用网络功能和图书馆服务的集成,以期更多图书馆利用Conduit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集成到用户的浏览器中,让读者更方便快捷地使用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资源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类型上亦百花齐放.与这样的新型信息环境相应的是智慧型图书馆的出现,它有能力将图书馆升级为信息中心、用户中心、知识中心.立足智慧图书馆,借助与用户捆绑度最高的移动媒介,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相关知识,从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等维度着手,探究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模式,这亦是图书馆建设拥抱互联网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图书馆营销成效卓著,涌现一批各具特色的品牌营销项目,高校图书馆成为品牌营销的生力军。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应不断探索、挖掘用户需求,提升服务,推动营销品牌升级。2018年初,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年度报告项目"圕:我和你"成功升级为"Library Go",通过这一营销案例,详述了营销品牌升级的策略:引入新思路、挖掘新内容、设计新风格、应用新技术、传播新媒体。未来图书馆品牌营销的趋势是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活动,转变为主动契合、参与社区或校园整体发展的营销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总结探讨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涵义与理论体系,推动将"以用户为中心"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准则。[方法/过程]借用天文学的"地心说"和"日心说"理论,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践行以用户为中心、提升用户服务能力3个维度,阐述和论证从"以图书馆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结果/结论]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确立从以图书馆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型变革,构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构建与用户需求的变化相适应的新型服务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级党校教学、科研和咨询工作对图书信息资源的学科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转型升级成为党校图书馆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党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必须适应素质能力、读者用户、智慧平台、团队协作等诸方面的新要求,遵循"用户需求—学科化服务—研究成果"的学科服务逻辑理路,在理念创新、功能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不断促进党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正"用户培训"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应用系统,需要对用户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服务。而随着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成熟,用户培训成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图书情报词典》中就将用户培训定义为:为了使用户更有效地了解、利用期刊文献,图书馆期刊工作者采取各种方式(或发材料,或开讲座等)对读者进行的培训。延伸到档案工作中,对于档案馆主体、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和档案馆服务对象的特殊  相似文献   

9.
营口市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出"营口移动图书馆"服务。通过对"营口移动图书馆"手机用户的调研,了解相关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完善营口移动图书馆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李晶晶 《图书馆界》2023,(3):80-85+91
在数字中国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为更好地保障文献信息资源,推动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智慧服务转型,已将用户体验工作作为自我变革和转型升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源于线上服务的用户体验馆员这一职位逐渐兴起,越来越成为图书馆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通过介绍用户体验馆员的起源,简述用户体验馆员的定义、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分析高校图书馆用户体验馆员队伍建设在外部环境、自身条件、工作要求及用户需求等4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高校图书馆用户体验馆员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WEB2.0: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转变的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华  鄢喜爱 《图书馆》2008,67(1):63-64
WEB2.0 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技术,它带来了信息传播的根本变化.文章介绍了 WEB2.0 的理念和典型技术,对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如何在图书馆中充分融入 WEB2.0,使信息服务模式尽快地从"以图书馆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  相似文献   

12.
根据Folksonomy的特点,调查统计Folksonomy在国内大学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这些图书馆利用Folksonomy的广度和深度、技术支持平台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归纳总结图书馆如何对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信息资源进行更深层的揭示,如何鼓励用户主动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创建与组织,形成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新型知识组织模式,构建"参与式图书馆",让处于"沉睡"状态的图书馆知识得以被"唤醒",并得到更好好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从服务基模理论、无错推定原则与沉锚效应现象三个方面诠释"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旨在消除图书情报界对"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服务理念的认识上的偏差,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这一现代服务理念在开展读者服务中的积极效用,积极塑造先进的读者服务理念,提升读者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是一种颠覆创新的范式,将为图书馆服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图书馆服务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调查法与实地调研,在分析"互联网+"与图书馆研究现状基础上,对业务流程重组、用户体验、跨界合作、智能互联等进行分析,以期为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具体实施提供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15.
Mylibrary的个性化服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一些著名的搜索引擎都有很强的个性化服务,但是它 们主要提供股票、新闻、E-mail、天气等生活信息,这些对于不同 用户,尤其对科研人员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图书馆网络化环境的 建立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的深入,个性化信息服务机 制被逐渐移植到图书馆的网络门户上,其中Mylibrary服务模式 是目前为止最富代表性和最成功的个性化图书馆实现方案。 Mylibrary提供比当前商业站点具有更强的人工参与和指导的深 层次服务,让用户与其所需信息资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大 大提升用户满意度,为图书馆增添个性化魅力。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读者群分析及其服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将以知识信息的开发利用为主要工作内容,成为社会的信息支持中心.在读者群方面,学习研究型读者将大大增加,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更加突出;集体用户将迅速增加,使图书馆科技服务职能处于主导地位;网上利用图书馆的"网民"成为读者群的主要特色.在服务方面,传统的阵地服务和数字化网上服务将成为齐头并进的两条战线;产业化有偿服务与公益性免费服务将会并存;科技服务特别是农村科技服务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全面介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读者至上、需求为本"的新型服务理念下,在国内外图书馆界首次开展9-9的实时咨询服务,采用页面共览、嵌接和情景敏感等先进技术,增强解答直观性,将咨询服务全程地嵌入用户环境和流程之中.通过网络化服务组织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实现向不同IP的读者推荐相应的学科馆员或本地咨询馆员.全面开展服务流程自动化管理和服务质量控制及其规范管理,更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相结合的产物,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智慧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一致,都是给用户提供稳定、可靠、和谐、完整的信息服务.相较于传统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具有以下特征:(1)信息资源更加多元化,资源的丰富性显著提高. (2)信息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化,突破了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时空限制.(3)信息服务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智慧图书馆可通过"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可能被用户需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根本任务是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及服务。通过对主动服务信息系统的探讨,探究信息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使图书馆与用户在信息的推送或拉取中得到很好的沟通,对更有针对性地服务读者,改进图书馆工作,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后数字图书馆"和知识服务的基础上,本文探讨高校图书馆泛在知识服务的发展目标、研究重点、服务方式和方案设计.为高校用户提供开放式的、深层次的知识服务,以提高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可以预测,泛在知识服务将成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