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丛丽莉 《山东教育》2012,(13):45-46
数学教学具有"火热的思考"与"冰冷的美丽"双重性。当我们走进现今的数学课堂时,你不难发现,"冰冷的美丽"司空见惯,而"火热的思考"则少之又少。要纠正这种偏差,当然要对被冷落的"思考"引起积极的关注。那么,"数学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思考"过程中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正>弗赖登塔尔称数学是"冰冷的美丽",这是因为数学教学内容都是经过抽象以后的"形象化"材料,正是数学教学内容的这一特点,使大多数学生只感受到数学的"冰冷"却无法领略它的"美丽",从而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手段,以其生动、直观形象,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  相似文献   

3.
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表达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现变成冰冷的美丽。"  相似文献   

4.
书本上陈述的某些数学过程,是一种严密的学术形态,呈现出冰冷的美丽。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它们重新颠倒过来,使它们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呈现出来,即将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弗赖登塔尔称数学是"冰冷的美丽",这是因为数学教学内容都是经过抽象以后的"形象化"材料.正是数学教学内容的这一特点,使大多数学生只感受到数学的"冰冷"却无法领略它的"美丽",从而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手段,以其生动、直观形象,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高效地获取知识.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灵气",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才能促进学生形成一种求知的内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点燃和激起火热的思考,欣赏到美丽而冰冷的数学.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配合、积极引导,使同学们投入火热思考,产生思路和"灵气".教师适当点拨使问题解答更完美.  相似文献   

7.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1]不仅数学知识如此,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类似的情形.当知识被发现后放在书本上,就没有当初发现时的热情似火,变得不易被人看懂,即使是表面的看懂,也很难理解知识被发现时的那种意境.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发学生的思考,带领学生一起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体会知识发现时那种火热的思考,就是要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2].实际上,数学的学术形态通常表现为冰冷的美丽,而知识的教育形态正是一种火热的思考.教师的任务在于返璞归真,把数学形式化逻辑链条,恢复为当初发明创新时的火热思考.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最后理解这份冰冷的美丽.  相似文献   

8.
苏小平 《成才之路》2010,(34):I0012-I0012
数学的表现形式比较枯燥,常给人冰冷的感觉,但是数学思考却是火热生动活泼的。如何点燃和激起学生的火热思考,并使学生欣赏数学冰冷的美丽,实在是数学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 一、揭示数学的内在联结,恢复学生的火热思考  相似文献   

9.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  相似文献   

10.
谢元华 《考试周刊》2009,(21):45-45
弗赖登塔尔称数学是“冰冷的美丽”,这是因为数学教学内容都是经过抽象以后的“形象化”材料。但正是因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这一特点,大多数学生只感受到数学的“冰冷”,却无法领略它的“美丽”,从而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新理念.这一理念不是要打压、淡化数学形式化,而是为了改善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形式化的生成过程.超越学生水平的形式化,只有数学的冰冷美丽,使得数学脱离现实,艰涩深奥,枯燥无味,远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最终不但无助于学生形成数学形式化,反而事与愿违,造成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这是不正确的.反之,过犹不及,将导致数学形式化被弱化,理性思维被边缘化,背离数学本质和数学教学目的,这同样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然而,数学概念因为抽象,往往呈现出"冰冷的美丽"."人性化的数学,不应该是很干巴,很冰冷的面目."(张奠宙语)如何将冰冷的美丽变为火热的思考,让概念学习在孩子的眼里"生动和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高中阶段,提起数学很多学生都感到"想说爱它不容易".数学大师不是说"数学有趣数学好玩"吗?它好玩在哪里?为何感觉不到?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本文就数学课的引入谈谈如何开动脑筋活用教材,把数学"冰冷"的美丽还原成"火热"的  相似文献   

14.
数学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让许多人对她"冰冷的美丽"忘而生畏.然而,数学也有其"平易近人"的一面,她就在我们身边,带着神秘等待着我们用"火热的思考"去发现.正如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数学的语法结构表现为通过逻辑连词、量词、否定、自由和约束等语法生成的基本概念(如集合、函数、关系及二元运算等);数学的人文特征表现为三种形态:学术形态、生活形态及教育形态。学术形态上"冰冷而美丽";生活形态上"朴素而动人";教育形态上需要引发"火热的思考"。帮助学生数学地理解、数学地表达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形态的数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火热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数学的学术形态通常表现为冰冷的美丽,而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却是火热的思考。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把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进行这种转化可采用以下4种教学策略:改变教材中形式化的表述顺序;通过范例和具体活动;广泛揭示数学的内在联系;发挥数学文化和数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功能,震撼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17.
数学的学术形态通常表现为冰冷的美丽,而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却是火热的思考。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把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进行这种转化可采用以下4种教学策略:改变教材中形式化的表述顺序;通过范例和具体活动;广泛揭示数学的内在联系;发挥数学化和数学人精神的教育功能,震撼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18.
弗赖登塔尔有句名言:“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以后,相应地发展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使得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成果通常具有三种不同形态:原始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原始形态反映数学家分析问题、寻求解答的思维过程,展示具体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而形成知识和方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物理学告诉我们,常规条件下冰与水的密度比一般是9∶10,所以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浮在水面上冰山,有9/10在水下,只有1/10的显露在水上面.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就像冰山显露在水上面的部分,它仅仅向我们呈现了数学"冰冷的美丽"的一面,而隐藏在水下的数学概念发现过程的"火热的思考"常常被我们所忽视.荷兰数学家H·Freudenthal有一句名言:"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学逻辑的严谨求真是数学美的本质属性,因其过于"内在",常使人敬而远之.将其用于方案设计型问题会使这种"冰冷的美丽"变得生动、亲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