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雕琢”一个人,是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又是无孔不入的。比如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尤其在他幼小时,便可告知他一棵树的好。你可指着窗外的坪子上或院子里的一棵树——一棵樟,一棵榕,一棵松,一棵杉或其它不知名的什么树——  相似文献   

2.
地球的眼泪     
一棵棵绿树慢慢倒下,从此没有了小鸟,没有了春天,没有了鲜花。家园在哪,家园在哪啊?家园在一片片荒沙之下。  相似文献   

3.
张韬 《云南教育》2002,(7):34-34
《三棵银杏树》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状物写意的优秀散文。教学本文,可以从明方位、理特点、解含意、悟感情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循序推进,由表及里地理解全篇。明方位。课文开篇简要介绍屋后空地之后,便把三棵银杏树推到了读者面前:一棵靠着右边,两棵在中央,方位清晰明确;一棵的影子投到河里,另两棵则像牵手并肩的朋友,形态各异。这样叙述,不仅点明了题意,还揭示了本文所要描写的对象。由于靠右的一棵临河,自然地引出下文船家停泊歇息的悠闲场面;由于两棵居中,巧妙地与下文孩子们游戏的描写接榫合缝。文章首段不着痕迹地与…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番薯     
吴桂林 《广东教育》2006,(12):68-69
那些番薯此刻靠在墙角,一棵倚着另一棵,一块叠着另一块。连着根,带着泥。  相似文献   

5.
一棵杏树     
那棵杏树陪伴了我一家三代人。 爷爷说当年他在那里读书时就有那棵杏树。爷爷出生在一九三七年的三月十六日,他在那里读书时大概是一九四几年的时候,也就是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那个年代,那里就有一棵树,一棵不太大的杏树。杏树的下面芳草萋萋,有一片坟。  相似文献   

6.
英雄树     
火车穿过闽南地区,透过车窗就会看见一棵棵一片片,高大的乔木站在山岗上,几十米高的身材,  相似文献   

7.
文字拆合法是口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值得广大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学习和仿效。 【经典实例】 旅法华籍作家山飒在上初中时,和一名叫邢多智的男同学相邻而居。在邢家的院里,有一棵桂树。对这棵枝叶越墙而过的桂树,山飒甚是喜爱。但在一个周末,她却隔着院墙看见邢父正要砍掉那棵桂树。她走近院墙问道:“这棵桂树逢秋飘香,为什么要砍掉呢...  相似文献   

8.
好大一棵树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时常会告诫学生:“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有集体荣誉感……”可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无论是“集体”,还是“集体荣誉感”,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鉴于此,我设计了一次主题为“好大一棵树”的主题队会。在队会开始前,我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但这棵大树只有光秃秃的枝干,一片叶子也没有。我请学生观察这棵大树,让他们说一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同学们一下子像炸开了锅,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这是一棵快死的树;有的说这是一棵老人树,它已经老得所有的叶子都掉光了;还有…  相似文献   

9.
成全一棵树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苗栽在门前。 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相似文献   

10.
院中那两棵桃树荣卫平院中的两棵桃树,又挂满了果子。这两棵普通而又不寻常的桃树,在全家人精心护养下,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每当我站在这两棵桃树前,我就思绪不宁,感慨万干。1972年,我高中毕业后走进村办小学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第一次听到“起立!”“老师...  相似文献   

11.
叶的轮回     
公园中心有一棵大树,这棵大树已经有100年的寿命了。在每个人眼里,他都显得格外沧桑。  相似文献   

12.
托比有棵树     
托比很自豪,因为他有一棵小树苗.他觉得这棵树苗特别可爱。虽然它还不到托比的膝盖,但托比不在乎,只要有一棵属于自己的树就很棒了。托比托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盯着树上的一根细细的枝条想着。  相似文献   

13.
小鸟的逃亡     
我是一只美丽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我飞到一片森林,选中了一棵大树,在大树上安了家。有一天,我正在睡觉,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噪音,我睁开朦胧的双眼,往下一看,不由地心惊:伐木工人正在砍树!我急忙飞到对面那棵树上,眼睁睁地看着伐木工人把一棵棵大树砍倒,非常地无奈。“哎,看来我只能再找个家了!”我又飞了起来,一棵棵大树倒地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压在我沉痛的心上。我飞呀飞呀,实在没有力气了,就落在一户人家的阳台上,想歇歇脚。这时忽然从屋子里走出一个男孩,他看见了我,从兜里拿出弹弓,向我瞄准。危急时…  相似文献   

14.
杨敏 《云南教育》2001,(6):32-3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采用比较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辨析异同,弄清不同解法的优劣,学会选择最佳解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一、通过比较,开阔思路   例 1果园里有苹果树 15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 3倍,果园里有果树多少棵 ?  学生根据果园里的果树包括苹果树和梨树,先求出梨树的棵数,再求和是不难列式的,算式为 15+ 15× 3。   借助线段图,利用倍数关系,还可启发学生用另一种方法解:   引导学生讨论:把苹果树 15棵看作 1倍,梨树的棵数就是 3倍,两种树的棵数共是 15棵的 4倍,于是得出算式 15× (…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本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景美、意美、情美的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教学是渗透美育的主要凭借。
  北宋诗人梅尧臣说过"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就拿《鸟的天堂》来说吧,这是巴金先生的著名作品,前一部分写大榕树,看来平淡无奇,实则意境深远。如果只按课文顺序疏通文字、概括段意,那么美的意境就会丧失殆尽。课文写作者先是看到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上来,作出"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的判断。然而"看不出榕树干在什么地方"。两位朋友中的一位说那里只有一棵榕树,另一位说有两棵榕树。作者在船靠近后,才看清这"是一棵大树,有数不清的丫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颗大树斜躺在水面上一样。"作者为什么在"许多棵"、"一棵"、"两棵"上反复做文章?如果直接写出"这是一棵大榕树"岂不更简洁?如果真的这样写,文章的意境便全没有了。文章对大榕树的描写,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呈现在读者面前,就因为它是"鸟的天堂",是作者着力要表现的景美、意美、情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木筷历险记     
1月25日 我是一双一次性木筷,我的前世是一棵树,一棵参天大树。我以为我可以为人类为大自然做贡献。可是,就在去年的一个早晨,森林还是一片寂静,突然,来了一群手中拿着斧头的伐木工人,他们挥动着手中的斧子,砍倒了一棵又一棵我的兄弟姐妹。“唉,真是来不善,善不来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倍数”应用题的教学,对中年级的学生而言,知识易混淆,常出错。对此类知识,采取画线段图的讲解方法,对比讲清概念,寻找规律,效果较好。例如下面一组题:1.花坛里有菊花50棵,月季花的裸数比菊花的2倍多10棵。月季花有多少棵?2.花坛里有菜花50棵,月季花的裸数比菊花的2倍少10棵。月季花有多少棵?3,花坛里有菊花50棵,比月季花的2信少10棵。月季花有多少棵?4.花坛里有菊花50棵,比月季花的2倍多10棵。月季花有多少棵?以上四题中的数字和问题都相同。但条件发生变化,其解题思路也随之变化,知识点错综复杂,易混淆。对一般学…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旧居奇树之迷在毛泽东曾经战斗、工作过的地方,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在井冈山和延安的奇树,颇有传奇色彩。井冈山大井的毛泽东旧居后的两棵奇树,一棵为海罗杉,一棵是凿树。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后,便住在奇树前的一幢房子...  相似文献   

19.
思念古树     
一个空巢,搭在斜仰的枝杈间,像一个问号搁浅在时间的背后;一棵古树,立在蜿蜒的河流旁,似一位老者伫立于沧桑的云端。在某一个瞬间,我开始思念奶奶家那棵寂寞的古树。  相似文献   

20.
在我老家的屋后,长着一排水杉。那是儿时的我和母亲一起栽下的。30年过去了,这排水杉大多长得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但其间有一棵水杉萎靡低矮,它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而且居然触发了对人的联想,对教育的思考。 这棵水杉夹在高大的水杉树林之间,不仅矮小瘦弱,而且像患病似地朝一边偏侧着。不知情的人或许以为它是后来补种的,其实,当初它们是一起栽下的,而且作为树苗买回时,它们一样的高矮,一样的粗细。那么何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来,在这棵水杉旁边有一棵水杉,它斜逸的一个枝丫渐渐地侵占了那棵弱小水杉的“领空”,后来又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