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出版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建设是新闻出版行业最基本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知识创造、加工、传播的过程,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精神创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人民改变自己命运、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中,人才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继往开来的根本保障.100多年的革命史、建设史证明,人才工程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工程.新闻出版业是一个把人类精神创造物质化、社会化、扩大化的过程,所以也是一个依靠人才、需要人才、造就人才的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在这里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中央领导同志曾经多次说过: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创,依赖了一批有责任感、有名望的出版家和经营家,正是他们在民族危难关头创立了现代出版业,编纂整理出版了自清康熙朝以来,规范中国文字所需要的词典、字典,传承了中华文明.也正是他们,引进了西方的教材,使中国逐渐有了西学,有了数理化.  相似文献   

2.
提高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编辑人才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炜 《今传媒》2006,(4):43-44
出版业是一个把人类精神创造物质化、社会化、扩大化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信息密集的产业,是一个依靠人才、需要人才、造就人才的行业。在这个动态的过程和特殊的行业里,每一个环节和要素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和创造,因此,编辑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就成为出版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企业的特殊性,决定其核心竞争力的特殊性:精神产品不可能靠流水线,也不可能靠模板去生产,只能靠人的价值观、责任、使命感和人的心智、精神力量和文化素养来完成,因此,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人才;同时,出版人才必须在一个最适合发挥其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最大业绩的环境中才能生存、发展,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4.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这些话,几十年来新闻界一再强调,并付诸实践。在新的形势下,还要不要坚持这一点呢?回答是肯定的。一个时代要有时代精神,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国家要有国家精神,一个人要有高尚的精神。艰苦奋斗,忘我劳动,为国为民,无私奉献,历来是我们社会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家的希望所在。所以,我们应当毫不含糊地坚持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的人对此有些犹疑,有的人不大赞成。有的人还认为,这种先进人物的报道,现在的一些青年人不喜…  相似文献   

5.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中,人才是新闻出版业兴旺发达、继往开来的根本保障;新闻出版业是一个把人类精神创造物质化、社会化、扩大化的过程,因而也是一个依靠人才、需要人才、造就人才的行业.  相似文献   

6.
甘师秀 《传媒》2006,(8):63-64
传媒业是一个知识、信息密集的文化产业.在21世纪,知识爆炸,信息拥塞,面对知识经济、市场机制和全球化的挑战,传媒企业要提高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对传媒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传媒管理人才的知识更新十分重要.在媒体的编辑出版运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要素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和创造,人的素质决定着出版物的质量.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就成为传媒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砝码.而知识更新,是传媒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是对传媒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其决定因素关键因素都是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也取决于人,而非资源或技术。由于出版企业不同于任何企业,是依靠"贩卖精神文化产品"达到盈利的目的,所以在管理方面也绝对不能复制照搬企业管理的机制。必须有自己灵活、轻松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前提下,员工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媒体时代的革新影响着新、老媒体的发展方向,但是媒体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无论对编辑记者的专业能力还是个人思想都具备较高的要求。创新能力是当下人才提高竞争的核心能力,尤其在媒体行业,更需要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所以想要加强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就要致力于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升节目产出质量,为大众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提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广播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一个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支持这个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其他媒体不能够模仿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上,行业报作为一个有别于大众媒体的特殊媒体,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是行业报管理者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化,是人类生命的光彩,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地域的名片。上海的城市精神在化血脉的延伸中孕育,回顾历史,化血脉养育了上海先民的人精神。这是城市明之源,人精神之根。而民族精神,则是一个民族先进化的精华。上海人对化的青睐,可以追朔到往昔久远的年代。六千年前上海先民就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崧泽化”,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人孜孜不倦的化追求,上海人结合生动的实践,逐渐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海派化和上海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曾经创造出许多光耀一时并传之久远的“精神”,如“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上甘岭精神”等。这些精神是值得代代相传的宝贵遗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12.
媒介行业是人才密集的行业,媒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在中国新闻媒介由机关化向市场化转轨变型的时期,在外资大举进入中国之际,中国的传媒人究竟应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报业全面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面对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日益残酷的局面,谁拥有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抢占了人才高地,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地走人才强报之路,是我们的战略选择。这一点对于欠发达的东北城市报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薛辉 《新闻前哨》2004,(8):43-43
报业发展到今天,正面临着一个大转折。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党报,不仅是信息时代必然的发展趋势,更是一代报人的责任和使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党报的品牌、资源和队伍优势。虽然这几方面密不可分、统为一体,但实质或根本的竞争,依然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党报如何用好采编业务人才,不仅是“三贴近”原则赋予党报的时代要求,而且已成为提升党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与信仰、性格、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动力,也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和文明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所谓中华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①  相似文献   

16.
廖朝圣 《大观周刊》2012,(50):90-90
民族文化品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形象体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标识和价值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所在。本文的着力于打造精品民族文化品牌,并将软文化转化为硬生产力,发挥精神高地对冲出经济洼地的特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叶刚 《大观周刊》2012,(12):281-281
每一个人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前进,大到国家,社会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向前发展。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标准化是当今时代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武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核心技术的研发,往往能够带动一系列技术的创新。而标准的成功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标准制定将从源头上提高国家和民族高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国家高科技产业提供跨越发展的技术源头,为国际高科技市场提供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马永才 《大观周刊》2012,(39):239-239
创造能力是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的核心指标,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处于奠基阶段,创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是发掘创新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关系到每一个人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羊涵 《图书馆学刊》2002,24(Z1):79-80
我们已跨人了一个新世纪,新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中,人们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效率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创新就难以兴盛,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