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三岛由纪夫的小说具有精巧的结构和情节,被誉为现代小说技巧与日本传统美的成功结合的特例。"动机"和"犯忌"都是小说的技巧。本文以三岛由纪夫最后的巨著《丰饶之海》第一部《春雪》为例,试析作者如何运用动机和犯忌的因素,表现动人心魄的、凄美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2.
《潮骚》与《春雪》是三岛由纪夫作品中集唯美、浪漫与古典风格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与文学价值。同为青春纯洁的爱情小说,三岛由纪夫却秉持着不同的创作理念,孕育出不同的文学风格与艺术气质。通过分析这两部小说,从中对比三岛由纪夫创作理念的差异与共通,以把握其小说艺术中复杂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3.
汪艺 《文学教育(上)》2009,(10):143-145
三岛由纪夫是现代日本文坛的一位具有世界声誉的作家,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三岛由纪夫一生创作了诸如《假面的告白》、《金阁寺》等三百余部作品,并从事戏剧、电影等艺术活动,为我们对三岛由纪夫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但同时三岛由纪夫义是一位及其具有争议性的作家。  相似文献   

4.
丁婷婷 《文教资料》2007,24(18):83-85
日本现代作家三岛由纪夫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创作了大量具有美学思想的作品。三岛文学的基本精神是古典主义的,本文论述了其古典主义形成的两个来源,并结合小说《金阁寺》和《忧国》,分析了三岛作品中表露出的美学理念和文化特征。本文认为三岛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血、死、美相统一的美学观念,“文武两道”以及独特的天皇观念。  相似文献   

5.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的著名作家,《潮骚》是他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汪曾祺是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大淖记事》是其乡土风俗小说的代表作。文章试图通过对故事结构、主题思想、审美原则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来欣赏他们在各自营建的艺术世界——《潮骚》和《大淖记事》里,共同颂扬的“自然美”与“人情关”。  相似文献   

6.
不知道老师喜不喜欢三岛由纪夫的作品 ,我本人是十分喜欢的。暑假里读完了他的《丰饶之海》(四部曲 )这部长、长、长的小说 ,就想在这里谈谈我对这套书的理解。从我的阅读经历来看 ,日本作家向来以轻柔或刚毅的文风示人 ,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甚至春上村树的书中 ,都表现出一种“纯日本”式的精神 :那些华丽的辞藻轻得像樱花的花瓣 ,而锋芒犀利的描述又仿佛武士的剑锋。无论是《古都》、《雪国》还是《罗生门》 ,都十分透彻地体现出日本民族的独特风格。而三岛由纪夫的伟大则在于 ,他使这两种美的衔接达到了辉煌的博大境界。三岛是位“变态…  相似文献   

7.
揭秘信息误读——试论《潮骚》译本中的翻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骚》是三岛由纪夫作品中一部享有独特地位的小说,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对其唐月梅译作和林少华译作进行对比研究,试析“日译汉”过程中导致信息误读、传递失真等问题的原因,以帮助读者克服信息传递的障碍,最有效地传递文本信息。  相似文献   

8.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文学史上颇具个人特色的一位作家,其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国内外备受推崇,其作品中大力宣扬和推崇的死亡美学也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眼球。三岛由纪夫认为死亡是一种对异世界的憧憬和向往,笔者从“男色”角度重新审视了三岛由纪夫的死亡美学,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表现出一定的存在主义倾向,本文从其存在主义倾向的产生渊源、具体表现以及独特个性三方面展开具体论述,并在对战后日本存在主义文学与西方存在主义进行简要比较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并阐释"《金阁式》存在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描写了一个现代人自我丧失和自我追寻的故事。叙述者“我”在战前因天生身体缺陷而被疏离于现实和人生之外,以致于被金阁所代表的美的观念异化而迷失了自我。“我”在战后烧毁金阁的小说结局呈现了现代个体能动地通过行动来建构自我同一性的伦理诉求。《金阁寺》生动描绘了主人公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的内心纠葛和生存之痛,体现了三岛在战后民主主义历史语境下对主体性的叩问和对现代个体的人文关怀。在此意义上,《金阁寺》的身体叙事具有浓厚的战后思想启蒙色彩,体现了三岛对战后个体现代性的执着追问。  相似文献   

11.
以三岛由纪夫的《潮骚》为文本分析的依据,对小说中展现的自然景色和民风人情进行分析,讨论其在小说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指出自然景色和民风民情不但作为故事的背景发挥作用,而且具有烘托人物形象、外化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潮骚》是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中最具独特风格的小说,作家将希腊艺术美与日本古典艺术美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小说中粗犷美丽的自然景观,淳朴和谐的民风民情,神圣纯洁的爱情,肉体与理性统一的青年男性美,以及富于青春活力的老年形象,均表现出小说独特的美学特征,同时也形成了这部小说轻松明朗的艺术格调,从而实现了三岛所追求的艺术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3.
<正>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1925——1970)的创作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文学现象。从社会学角度看,三岛的小说是对战后日本社会的否定性反映;从文学角度看,它是向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的回归;从美学角度看,它宣扬的是所谓“殉教的美学”;而从心理学角度看,三岛的小说则表现了倒错、虐待、嗜血、趋亡等综合性的变态心理。正是这些变态心理的描写构成了三岛小说的基本内容。分析这些变态心理及其根源,是理解和阐释三岛小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世界,是独特的唯美空幻的世界,三岛由纪夫的社会活动,是在武士道的精神指导下进行的,而武士道的精神实质则是:去死。优秀的文学家、评论家、剧作家三岛由纪夫就这样死在了他对唯美空幻、和武士道的崇拜中的。  相似文献   

15.
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世界,是独特的唯美空幻的世界,三岛由纪夫的社会活动,是在武士道的精神指导下进行的,而武士道的精神实质则是去死.优秀的文学家、评论家、剧作家三岛由纪夫就这样死在了他对唯美空幻、和武士道的崇拜中的.  相似文献   

16.
“三岛热”、精神分析和《金阁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我国前后曾出现过两次“三岛热”,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但思路尚欠开阔。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考察三岛的作品 ,尤其是其代表作《金阁寺》即可发现 :三岛少年时的性经历和性幻想深刻而隐晦地影响了其日后的文学创作。套用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的术语 ,金阁为能指 ,所指则为男性生殖器。当然 ,三岛作品中固有的含混性使各种解读成为可能 ,精神分析法仅仅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三岛由纪夫的婚恋小说入手,试着从绚烂诡异的变态爱情、纯洁唯美的神圣爱情以及有缘无分的平凡爱情等三种婚恋类型来分析其笔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周海霞 《现代语文》2009,(7):130-132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现当代文坛上一位特异的作家,他用生、死、血、青春、肉体、美、恶等来构建他的美学体系。三岛美学体系是从对日本传统美的接受、怀疑,再到逆反开始构建的,而希腊古典主义美学中的均衡性追求则为他的美学观注入了新的因素。在他的代表作《金阁寺》中,他借助主人公之口阐发了自己的美学观,小说本身也完成了一次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9.
《假面自白》极为坦率地对"我"的青少年时代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自白,力图从心理学角度来表现一个变态的、分裂的真实自我,从而奠定了三岛由纪夫创作的基本心理倾向:性倒错、暴力与死亡。  相似文献   

20.
"自杀文化"是日本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名"和"誉"成为日本人行为中的精神动力之一。受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作家的影响,日本人的死亡心理和自杀式审美逐渐受到世人的关注。《时光的彼岸》是由日本裔女作家尾关·露丝所著,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关于同一个家族三代人不同的自杀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分析,探讨日本民族为了获得心灵救赎而独有的自杀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