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直以来,传统理论界对莫伯桑的小说《项链》的理解、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认识,依旧是三十年前的“标签”——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认为“(项链)这是个追求虚荣的糊涂女子的悲剧。”。是“通过玛蒂尔德追求奢华而遭受的不幸来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将“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在虚荣心支使下表现山来的卑俗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认为主人公玛蒂尔德身f:“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是其性格的第。内涵”。这砦评论表现…传统理论界对主人公性格和行为的不屑、蔑视,甚至厌恶之情!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44):18-19
《项链》是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一直以来人们对其解读大多停留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但作为玛蒂尔德丈夫的路瓦栽先生一直是她身后的重要支柱和坚强后盾。本文着重讨论了路瓦栽的性格特征,以期让更多读者感受到路瓦栽的美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王燕玲 《中小学电教》2008,(10):109-109
<正>莫泊桑的小说以情节的出人意料而著称于世。小说《项链》的结尾尤其耐人寻味,其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在文坛也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人物有无现实意义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小说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大致体现在三方面:  相似文献   

4.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精品。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的分析,是教学这篇小说的核心所在。但是,多年来人们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和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评价女主人公的形象呢?笔者通过一节“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模式示范课,在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讨论切磋中,对这个多层面、多元化的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一、玛蒂尔德爱慕虚荣,渴求享乐,她是虚荣的牺牲品在讨论中,一个学习小组的代表说道:玛蒂尔德不应该有挤进上流社会的梦想,是虚荣毁了她的一生。玛蒂尔德出身于一个小职员家庭,嫁给的又是一个教育部的小书记,这对她…  相似文献   

5.
对于莫泊桑的短篇名作《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评说,虽说意见纷纭,但都不否认小说开头所描绘的大段梦幻是对女主人公的揶揄与嘲讽。对此,我想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6.
教<项链>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梳理了全文的情节,把握了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后,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小说后一部分构思的妙处,我以退为进,抛出了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如果删去小说的后一部分,即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一部分,对原文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7.
谈到莫泊桑著名的短篇小说《项链》,讨论最多的是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对其或毁或誉或毁誉参半。相比之下,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路  相似文献   

8.
课例点评     
<项链>课例点评 张世鑫:本课首先从小说的情节入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外貌是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以其经典的内容,强烈诙谐的对比,精巧的构思,耐人寻味的情节设置及出人意料的结局,经历了一百多年而长盛不衰,魅力依旧。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也深入读者内心,对她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评价版本颇多,异见纷纭。我们认为,莫泊桑塑造了一位虚荣与美德兼备,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玛蒂尔德通情达理,诚实守信,维护尊严且坚韧不拔的品格,对规范当今社会行为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虚荣与美德同在——《项链》中玛蒂尔德人物形象再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以其经典的内容,强烈诙谐的对比,精巧的构思,耐人寻味的情节设置及出人意料的结局,经历了一百多年而长盛不衰,魅力依旧。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也深入读者内心,对她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评价版本颇多,异见纷纭。我们认为,莫泊桑塑造了一位虚荣与美德兼备,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玛蒂尔德通情达理,诚实守信,维护尊严且坚韧不拔的品格,对规范当今社会行为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永祥 《中学文科》2009,(16):27-27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脍炙人口,而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更是内涵丰富,以致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解读了人物形象内涵,才能准确把握小说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人们对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看法贬多于褒,众多的读者对文中的主人公发出无数的叹息。作为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她的虚荣只不过是爱美、追求美的表现,她内心真诚勇敢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赞赏。  相似文献   

13.
对于莫泊桑《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历来都有各种评论,主要的评价是说她爱慕虚荣。但笔者认为玛蒂尔德在爱慕虚荣之外,还有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和要强坚韧的一面,其命运使人同情,性格更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14.
《项链》结构艺术探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链》是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精品之作,其构思布局的别具匠心、细节描写的精心独到、思想蕴藉的丰富深刻,历来为人所称道。主人公玛蒂尔德,因极度爱慕虚荣而导致“梦想”与现实处境的严重“错位”,终致灾祸;在历经生活的潮起潮落之后,她的性格中的本真部分——善良、诚实、质朴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完成了性格的根本转变,最终“归位”,找回自我。玛蒂尔德的心路历程能给世人深刻的启示,这一形象也成为外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独具特质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5.
《项链》中,莫泊桑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经历了人生的喜悲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一声关于人生偶然性的长叹,关于玛蒂尔德命运模棱两可的评判,让人迷惑于文章要表达的意义:作者是要借玛蒂尔德的悲剧来抒写自己的人生困惑,还是要借她探讨“爱慕虚荣”是不是人性弱点?  相似文献   

16.
及宝瑶 《中学文科》2007,(8):106-106
《项链》中,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生活里充满着矛盾.这一方面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更重要的是为人物性格、心理的展示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增强了主题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7.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精品,看过的人无不为之称奇,尤其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实在令人惊叹。惊叹之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命运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权威的观点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位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妇女的形象,她爱慕虚荣,庸俗  相似文献   

18.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精品,看过的人无不为之称奇,尤其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实在令人惊叹。惊叹之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命运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权威的观点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位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妇女的形象,她爱慕虚荣,  相似文献   

19.
《项链》是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精品之作,其构思布局的别具匠心、细节描写的精心独到、思想蕴藉的丰富深刻,历来为人所称道。主人公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导致“梦想”与现实严重“错位”,终致灾祸:在历经生活的潮起潮落之后,她性格中的本真部分——善良、诚实、质朴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完成了性格的根本转变,最终“归位”,找回自我。玛蒂尔德的心路历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这一人物也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独具特质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0.
朱剑青 《甘肃教育》2001,(11):33-33
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长期选在高中语文课本上的短篇名作。课本和教参都把《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看作“是一个艳羡虚荣、追求奢华的庸俗的小资产阶级”的典型。笔者却认为,经历坎坷的悲剧人物玛蒂尔德不但是一个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可爱形象,而且在她身上还闪烁着人性的光华。玛蒂尔德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她没有陪嫁资产,没法子结识有钱的体面人物,只能嫁给一个小职员。但是,她并不甘心于“门当户对”的婚姻,而想出人头地,跻身于上流社会,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更梦想在华美的香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