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祁瑞敏 《新疆教育》2012,(11):127-127
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后,易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我国清代学者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曾把这一时期称为“脱换期”。这种现象的产生从主观上说,是因为教师对教材还钻得不“深”,对学生还研得不“透”,总复习时过分强调练习量,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厌倦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不适应性生理反应.在中考数学总复习中也会出现类似问题.中学生在数学总复习期间常会出现"高原效应",究其原因,从主观上看,复习无非就是猪油炒冷饭--枯燥乏味;从客观上看,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从老师方面来说,是对学生还研得不"透",总复习时过分强调练习量,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厌倦的心理;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在自身数学技能上台阶后产生的暂时迷惘和不适应生理症状.  相似文献   

3.
数学总复习“高原现象”成因及对策□江苏省海安县明道小学马贞在学生技能形成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学习“高原期”现象。小学生在数学总复习期间常会出现这种学习上的“高原现象”。其主要表现是:精神疲倦,上课无精打采,思想开小差;...  相似文献   

4.
梁安武 《考试周刊》2012,(50):69-69
在刚结束的小学升初中的毕业考试中,我所任教的班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心里颇感欣慰。但回想起大半个学期来的紧张复习,我仍心潮澎湃。这是因为在紧张复习中学生们时常出现的"高原现象"(即技能形成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让我对学生们即将面临的人生第一次大考"小升中"心怀余悸,忐忑不安。这种"高原现象"主要表现是:上课无精打采,思想常开小差;作业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屡做屡错,不思改正。究其原因,从客观上看,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后,易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从主观上说,是因为教师对教材还钻得不“深”,对学生还研得不“透”,总复习时过分强调练习量(即所谓的“题海战术”)、厌倦的心理。对此,我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引导学生走出认识误区。强化目标意识我在总复习中.常常用优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一味强调多练,盲目加大作业量,学生疲于应付,使得一部分中等、后进生提早进入“高原期”或使“高原期”延长。因此,要克服“高原现象”,我认为复习时要有目标意识,在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在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结合点上花力气、下工夫。复习时既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又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个别辅导,从而真正使所有学生通过系统复习,知识得到巩固,数学能力得到提高。二、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在技能形成中期往往出现不进步甚至退步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高原期”。小学在数学总复习期间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上课无精打采,思想常开小差;作业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屡做屡错,不思改正。究其原因,从客观上看,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后...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教材编排的理解、对学生知识状况的掌握、对复习方法的选择和复习内容的设计,以及学生参与复习的热情等方面有关。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效率,应从上述几方面去努力。下面,笔者针对毕业总复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谈几点具体的实施策略。一、培养健康心理在复习阶段,学生容易滋生一些不良心理,也常常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即所谓的“高原现象”。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对症下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改进复…  相似文献   

7.
在技能形成中期往往出现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高原期”。小学生在数学总复习期间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上课无精打彩,思想常开小差;作业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屡做屡错,不思改正。究其原因,从客观上看,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后,易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题型,当练习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效率不再提高,而是保持当前这一水平,心理学上将这种由劳动的单调性和重复性造成的低效率叫做“高原期”现象.在数学高考总复习中,持久、单调、重复的复习,不仅达不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反而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使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持续快速提高,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必须防止和克服“高原期”现象的制约作用,下面分析高三复习中的“高原期”现象表现及对策.1数学总复习中的“高原期”现象的形成1)复习课型设计单调,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丧失兴趣,造成复习低效率.在总复习中,大多数老师撇开课本,以复习资料为蓝本进行复习.这些资料的设计都是课时型的,基本上是练—讲—练模式,或是讲—练—讲模式,课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如果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设计课堂教学形式,单调重复的复习形式,会让学生失去新鲜感,因而对复习缺乏兴趣.2)学生参与度低,动脑动手机会少,造成复习低效率.总复习是高中阶段知识的汇总,因而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们往往日复一日地采用“一言堂”,忽视师生双边活动,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期末总复习一到,许多老师又对复习课该怎样上感到迷惑了。课堂上又陷入“做试卷,讲试卷,再做试卷”的题海怪圈之中。学生没有了学习积极性;教师也缺少了激情。单调、重复的练习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那么怎样才能上好数学复习课,提高复习的效率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中,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题型,当练习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效率不再提高,而是保持当前这一水平,甚至还会有所下降,心理学上将这种劳动的单调性和重复性造成的低效率现象叫做“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了数学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认知结构不完善,知识不系统。(2)复习方法不当,没有根据复习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3)过度练习导致生理、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11.
胡利芬 《江西教育》2002,(22):26-27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一旦到了毕业总复习阶段,因为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又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往往会错过总复习这一特殊阶段培养学生潜能的良机而陷入“题海”的泥潭。诚然,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灵活、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上,但“题海”不是好战术,它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束缚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组织小学数学总复习,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真正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12.
在技能形成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高原期”。学生在数学复习期间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上课无精打彩,思想常开小差;作业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屡做屡错,不思改正。究其原因,从客观上看,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后,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题型,当练习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效率不再提高,而是保持当前这一水平,甚至出现倒退,心理学上将这种由劳动的单调性和重复性造成的低效率现象叫做"高原期"现象.在数学高考总复习中,持久、单调、重复地复习教学,不仅达不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反而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使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持续快速地提高,教师在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防止和克服"高原期"现象的制约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数学总复习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数学总复习中出现的"高原期"现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以便于与各位同仁交流与商榷.  相似文献   

14.
数学复习课难上,数学总复习课更难上,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心声。对教师,要复习的内容实在太多———一学期的知识要在短短的时间里“扫过堂”,讲得口干舌燥还总觉不到位;对学生,教师讲的内容自己都学过,听不听无所谓。可一旦测验结束,教师感叹:难道连这也忘了吗?学生恍然:这些知识老师怎么不复习?显然“供”与“求”的矛盾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落差。学生到底缺什么?教师怎样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复习目标、设计复习内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认真总结和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我对复习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采用“自…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技能形成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高原期现象”。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高原期现象”。其主要表现是:怀疑自己,迷茫困惑,上课元精打采,思想常开小差;作业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屡做屡错,不思改正;此种状况轻者会出现困惑和迷茫,重者会出现怀疑自我、气馁、自信心受挫,从此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厌学,从而放弃学习,后果不堪设想。究其原因,从客观上看,数学学习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定理、性质、法则、公式后,易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我国清代语言学家、文字学家、教育家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曾把这一时期称为“脱换期”。这种现象的产生从主观上说,是因为教师对教材还钻得不“深”。对学生还研得不“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习结果和练习量,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厌倦的心理。据此,可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复习课上,常常会出现“题海战术”的现象,致使学生时常感到疲惫不堪,但效果却不明显。小学数学复习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呢?如何使学生通过复习。牢固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收到高效的复习效果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7.
达海奎 《青海教育》2008,(11):31-31
中考政治实行“开卷”考试以来,学生在认识上出现了不少误区,最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开卷考试不需复习、不用记忆,翻翻书就可找到答案等。由此产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还像过去那样采用“讲课本”、“背条条”等简单的复习方式去应付中考的话,那就会误人子弟。依本人之见,中考政治复习应注重抓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三数学总复习的教学中,注重变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改变学生只愿做题,不善于思考、总结、变通的现象,还能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实现提高数学复习效率的目标。那么,什么是变式教学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技能形成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高原期”。小学生在数学总复习期间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上课无精打采,思想常开小差;作业马虎,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屡做屡错,不思改正。究其原因,从客观上看,数学  相似文献   

20.
从多年的教学来看,部分中等生能通过总复习跃升为优生,也有个别学生在总复习时出现成绩下滑,因此,总复习的效果对学生的中考成绩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