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口语教学注重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活跃和频繁起来,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每个现代人适应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口语交际,让口语交际教学鲜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是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杜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要。《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地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确定为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素质的小学语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并把口语交际训练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语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阶段目标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以下两方面抓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5.
魏剑 《中学文科》2007,(11):78-79
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多角度、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不仅是人类必需的基本技能,更是人与人交流的情感需要,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语文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应该说,口语交际是听语、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通过三个途径:利用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积极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要达到强化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双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教师的指导要切实、精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教学要想真正实现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口斤、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必须以生活为基础,采用生活化的策略,让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成为口语交际的“实习场”,使口语交际教学与现实生活保持高度的同构关系。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教学要以学生亲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素材,并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口语交际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口语是人与人交流、沟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口头表达能力直接关系着交流的效果,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际简要谈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现阶段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口语交际能力的形式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八字要诀。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形式,寻找出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创造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条件,鼓励学生说话,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进而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顾名思义,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其中口头语言是人们最基础、最常用、最直接的交流工具。每个人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关系到人一生的成长,并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就这个问题,我想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目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的社会,人的交际能力直接影响到他在这个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口语交际是日常交际中最主要的交际方式,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必备的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校很难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自拔,他们从学生的短期效益出发,只重视对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不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走过场。作为教育工作,应有新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很好地与社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施展他们的才华,实现他们的抱负。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要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充分利用教学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坚持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无拘无束地交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语言习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现将我自己的体会与各位交流,期待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的交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现代化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谁不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谁就缺乏现代化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14.
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智灵活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口语交际训练能够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运用普通话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作文教学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相互为用。  相似文献   

15.
鲁成飞 《广西教育》2013,(41):75-75,9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小学生口语交际时,要巧妙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交际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口语交际训练若把看、听、思、说、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生活中必备的能力之一。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在小学低年段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十分有必要。结合我个人教学经验,我认为需创设多种多样口语交际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低段口语交际教学中,锻炼低段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交际的能力。口头表达言之有序,今后的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彼此间利用口头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从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品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口语交际的课堂训练结构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口语交际的课堂训练结构 1.创高情境,适时引题。既可充分利用与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电教媒体等创设音响、画面的情境,又可以从紧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故事、童话、寓言、诗歌等现有认知水平与心理需求出发,引趣激兴,巧设悬念,创设情境。当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产生强烈的参与…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进入世界行列,交际更加广泛,人与人之间更加紧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语教学专家们对这项能力非常重视,在编写新教材时把口语交际作为一个重要体系编入新教材。我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了让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兴趣,我在语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新课标中把过去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阅历浅,知识有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往往是表层的,语言表达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他们有时不知道如何说,从哪儿说起,说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哪儿说哪儿。如何上好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让学生会说、爱听、乐于表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口语交际课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