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汉语是一种语用优先的非形态语言,主要使用语序手段,辅助以物化标记及语音等话题化手段。日语形态变化丰富,且为SOV语序,容易发展出有物化标记的话题化手段。各种话题化手段的话题性在汉日两种语言中都有强弱之分。施事话题中,话题和主语重合,话题的语法特征还会抑制主语特征的外化,具有一定的主语性。汉日两种语言都有多种话题化手段连用而使话题性增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类语言都有话题(topic)现象。但在不同的语言里,话题结构存在着普遍差异,其形式和功能上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从有标记话题为特征的狭义上的话题结构入手,对比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发现话题在汉语句法中出现和使用频率远高于英语,与主语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已成为汉语中一种突出的语言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汉语中话题的语法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语言结构存在诸多差异,诸如汉语是典型的主题突出型语言,而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正确处理这些差异有利于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成功转换。本文以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的英译文中的例子来探析葛浩文在汉译英中主题向主语转换的基本翻译方法,比如主语的选择和转换、主语的增补,以及人称主语与物称主语之间的转换,以期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更多有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英语是一种主语凸显型语言,汉语是一种主题凸显型语言,针对英汉语主语和主题的区别,来探讨英汉互译中主语和主题的定位问题,有益于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英汉主语的差异比较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从主语显和话题显、物称和人称、形式主语和零位主语三个方面探讨了英汉主语的使用差异,进而论述了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转换主语的翻译视角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sentence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主语——谓语",汉语是主题凸显的语言,句子的基本结构形式是"话题——说明"。本文对英汉句子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总结了英汉互译时的注意事项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主位结构,运用到英汉翻译研究当中,对两种语言的主位进行对比,并试图分析这种差异在翻译结构转换中的应用。英语是一种主语突显的语言,而汉语则是话题突显,反映在主位结构上的差异便是英语的主位多是主语主位,而汉语多是话题主位,甚至小句中的主语还常被省略。因而,在英汉互译中,主语和话题的转换便是常见的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8.
语法化程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语优先和话题优先,在英汉——汉英翻译过程中应注意话题优先和主语优先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交际的出发点。主位结构通过句子的主位切分来了解语篇内部各个句子之间内在联系和信息分布规律。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存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本文从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推进角度出发对英汉两种语言主位结构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讨论了在英汉语篇翻译中主位推进模式切换的重要性及对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从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对比韩汉语两种语言的话题和主语,试图达到如下的目的。一是对大家普遍所接受的汉语话题和主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重新进行鉴别,二为通过比较确定所谓的韩国语话题标记"-?/?"与主格助词"-?/?"的性质,并找出两者在本质上的区别点。  相似文献   

11.
林彦 《现代语文》2008,(4):72-74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句型的不同,主位、主语和话题的理解定位一直是困扰国内语言学家尤其是系统功能语法学习者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三个概念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并分析荚汉句型的不同对主位、主语和主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红艳  刘静 《考试周刊》2009,(51):41-42
英语是一种注重主语的语言,汉语是注重主题的语言。在注重主题的语言里主位与主题是一个研究领域。本文主要通过说明英语的主位与汉语的话题的差异,从英汉不同文化心理和思维角度运用Halliday和徐盛桓的主位推进模式来看英汉主位推进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除了名词与代词都可以作主语外,英汉两种语言在对主语语类选择上似乎有着明显的不同,然而,本文试图证明这种不同只是表面的,实际上英汉两种语言中,主语都只能选择[+N]性成分,而不能选择[+V]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维吾尔语句子的话题与汉语句子的话题在结构、类型及标记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探寻维吾尔语的话题特点及特点背后的成因对汉语研究及类型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对维语话题结构的调查结果上来看,话题结构在维语中广泛存在,而且具有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特点。就话题成分与句法成分的关系而言,维语的主语和宾语都可以作为句子的话题;就话题性成分的语类而言,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甚至小句都可以充当话题。维吾尔语话题结构的表现手段有两种:一是通过语序来表现,二是通过添加话题标记来标明话题结构。通过对汉语和维语的话题结构的对比,可以进一步了解造成汉维两种语言话题结构不同的类型学动因。  相似文献   

15.
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中西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英语注重形合,比较突出主语,因而英语中的绝大部分句子都必须有主语;而汉语注重意合,突出陈述的主题内容而非主语本身。正因如此",无主句"成为汉语的语言特色之一。依据主语的可寻性程度和隐藏性程度,"无主句"这一特殊语言现象又可分为相对无主句和绝对无主句。对于不同类型的汉语无主句,英译过程中需要区别对待,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中的双重主语句又名主谓谓语句,即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种特殊句型。其格式可用NP1+(NP2+VP)表示,NP1是全句主语,叫大主语;NP2是充当全句谓语的那个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叫小主语;VP则称之为小谓语。在这种句式中,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存在领属关系的占很大比重,因而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隐性的"NP1のNP2"关系。从语用上分析,一个句子通常有主题和述题两部分。主题是语用分析的重要概念,它与主语属于不同层面:主语是属于句法关系的概念,它是与谓语相对而言的,是一种句法成分;主题是交谈双方共同的话题,是句子叙述的起点,常以"は"代表旧的已知的信息,它是与评论(对主题的说明,即传递新的信息的部分)相对而言的,是一种语用成分。双重主语句也不例外,在语用层面上,大主语是主话题,小主语是次话题。这种关系也使得双重主语句在语用功能上存在很多不同于偏正型名词短语构成主谓句之处。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主谓结构语言,突出的是主语,主语是句法学里的概念。汉语是"话题——说明"结构语言,突出的是话题,话题是语用学里的概念。话题和主语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有重合之时,但也往往并不一致。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由于受到"话题——说明"思维方式的影响,容易产生负迁移现象,克服此种负迁移的关键在于正确区分话题和主语,将汉语中的话题进行恰当灵活的处理并正确确定英语句子中的主语。  相似文献   

18.
无标记工具范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范畴是一种重要的语法语义范畴,它反映工具论元与动作行为之间的关系。工具范畴分为有标记的工具范畴和无标记的工具范畴两种。工具主语和工具宾语属于无标记工具范畴,它们在语言中客观存在,但是使用频率不高。工具主语和工具宾语是语义层面的概念,典型范畴理论可以解释它们的形成原因,而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是它们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述位结构应用到英汉翻译研究当中,对两种语言的小句主住结构进行对比,并试图分析这种差异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汉语是话题凸显的语言,本文通过一些英汉互译的实例分析,得出在翻译中需要分析小句的主述位结构,根据语句在具体环境中需要表达的意义来决定在译文中是否转换原文的主述位结构.  相似文献   

20.
曹静 《文教资料》2009,(17):46-48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其主语的选择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汉英科技翻译过程中,确定主语需遵循以下原则:必须符合英语国家人的语言习惯,必须符合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必须是句中应突出的信息.必须符合句中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