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文的份量     
文笔贵简,"逸马毙犬于道",作"有犬卧于街中,逸马蹴而毙之",则赘矣。明祝氏《猥谈》云:"一守禁戴帽,不得露网巾,吏草榜云:‘前不露边,后不露圈。’守曰:‘公文贵简,何作对偶语?’吏曰:‘当如何?’守曰:‘前后不露边圈。’"斯旨可以喻大。《新唐书》、《新五代史》,其较胜旧史,亦事繁文简耳。  相似文献   

2.
肉智     
艾子之邻者,皆齐之鄙人也。闻一人相谓曰:“吾与齐之公卿皆人而禀三才之灵者,何彼有智而我无智?”一曰:“彼日食肉,所以有智,我平日食粗粝,故少智也。”其问者曰:“吾适有粜粟钱数千,姑与汝日食肉试之。”数日,复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其一曰:“吾观人足面前出,甚便。若后出,岂不为继来者所践。”其一曰:“吾亦见人鼻窍向下,甚利。若向上,岂不为天雨注之乎?”二人相称其智。艾子叹曰:“肉食者其智若此!”  相似文献   

3.
[原文]要做则做后生家每临事①,辄曰②:“吾不会做”。此大谬③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④,大误终身。家⑤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⑦。世人若被明日累⑧,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⑨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注释] ①后生家每临事:年轻人每逢遇到事情。后生家:年轻人。临事:遇  相似文献   

4.
择人而树     
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简子曰:“何哉?”阳虎对曰:“夫堂之上,臣所树者过半矣;朝廷之吏,臣所立者亦过半矣;边境之士,臣所立者亦过半矣。今夫堂上之人,亲却臣与君;朝廷之吏,亲危臣与众;边境之士,亲劫臣于兵。”简子曰:“唯贤者为能报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矣;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今子之所树者蒺藜也。自今以来,择人而树,毋以树而择之。” 刘向《说苑·复恩》  相似文献   

5.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有这样一段笑话:某人识字不多,花钱买了一个县官。一次升堂问案,书吏呈上名单,上开原告叫郁工耒(蕾),被告叫齐卞丢,证人叫新釜。这位县官执笔点原告唤曰:“都上来。”三人齐上。官怒:“本县叫原告一人,因何全上堂来?”吏在旁不便直言其错,说:“原告名字,另有念法,叫郁工耒,不叫都上来。”官又点被告,误叫“齐下去”。于是三人齐下。官又怒;“本县叫被告一人,因何又全下去?”吏又禀曰:“被告名字亦另  相似文献   

6.
[原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③?民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④,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⑤?”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⑥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⑦,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⑧也?叶阳子⑨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⑩,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11)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12)?彻其环  相似文献   

7.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相似文献   

8.
余振达 《新闻世界》2008,(12):165-166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的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腰痛、血尿、尿出砂石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砂淋”、“石淋”范畴。过去,中医对泌尿系结石早有丰富的论述,《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篇》曰:“淋之为病,小便如栗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又《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篇》曰:“……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泌不通……”。  相似文献   

9.
任人唯……     
封建社会的官吏,一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官,吏事君也。”二是为了管理人民:“役民者官也,役于官者民也。郡有守,县有令,乡有长,里有正,其位不同而皆役民者也。”我国古代选拔任用官吏的制度,春秋战国时代有荐举与自荐,秦代有推择与考试,汉代有察举与征召,魏晋南北  相似文献   

10.
弃隐公三年:“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 岂曰能贤?”竹添光鸿曰:“‘弃德’与下‘先君之令德’相照。让国是德举也,不让即弃德矣,非两层。”杨伯峻曰:“穆公之意,盖以让国是德,宣公以国让于己,己亦让位于人,是光昭先君之德举。己不让,则是废弃此德举。”  相似文献   

11.
读《吕氏春秋·察传》篇,其争有两则始而以真传讹、继则以讹传讹的故事,对今人仍有启发。照录如下: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  相似文献   

12.
客岁(1889年)十二月十七日,同会诸人集于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商办书会中事.在坐者甚多,仆亦与焉.是日也,以总理赫君德总司关榷、节京邸,推副总理弗君克摄其事,居于首坐.当将会中年单并出入账目阅毕、顾谓众曰:“计此一年中出书十三万二千六百九十八册,俱已印成于前,颁行于世,诸君亦惧寓目乎?”众曰:“然!”又曰:“其中有无舛误乎?”众曰:“无之!”于是林君乐知起而言曰:“此会所出之书,如公报等,今岁销售月增一月.知此报一行中国,名公巨卿、文人学士咸蒙赏识.”佛君曰:“果尔,吾辈当益劝勉淬砺有加.天上之日月惟新,吾会之维持弥固.务期各尽其才,各专其任,使此会遐迩咸知,始终不怠.从此有盛而无衰,有利而无弊.此则予之所深愿,窃冀与诸君子共助者焉.”兹将同文书会在会诸君姓氏开列于左(部分原文是标点时加的):总理:总税务司赫君德(Robert Hart)副总理:德国总领事官佛君克(Dr.J.H.Focke)协理:德国总领事官佛君克、英国教士慕君维廉(William Muirhead)、英国进士韦君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书记)、美国进士林君乐知(Young J.Allen)、元芳老洋行多君各尼(C.Thorne)、有利银行伯君斐细(F.C.Bishop)(司榷).司事:英国副领事贾君礼士(W.R.Charles)、美国总领事官廉君纳德(GeneralKennedy)、税务司德君  相似文献   

13.
古人用兵,有“十面埋伏”之法。古人写文章亦有此法。《汉书·韩信传》的开篇及中篇,用的就是此法。为便于分析起见,先把此传开篇原文抄录数段如下: “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能推择(被推举)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亭长妻苦(厌)之,乃晨炊蓐食(未起而在床蓐中吃),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不给饭吃)。信亦知其意,自绝去。至城下钓,有一漂母哀之,饭信(给饭吃),竟漂数十日(在漂母操作的数十天内,都给饭)。信谓漂母曰:‘吾必重报(重重报答)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自己谋食),吾哀王孙(可怜你这公子)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少年又侮信曰:‘虽  相似文献   

14.
古人用兵,有“十面埋伏”之法。古人写文章亦有此法。《汉书·韩信传》的开篇及中篇,用的就是此法。为便于分析起见,先把此传开篇原文抄录数段如下:“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能推择(被推举)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  相似文献   

15.
相台岳氏刊《九经三传》,世称善本。今所传《春秋经传集解》每卷后有“相台岳氏刻梓荆溪家塾”牌记两行(见图),前人因以为相台本群经为岳珂家刻本,又别有《九经三传沿革例》,亦肯定为岳珂所编。按《九经三传沿革例》始著录于《文渊阁目》,一册一为部,凡六部,完成者一册,余均注阙。至《内阁书目》,则云《九经沿革》一册,全;又一册,全。而张萱等注曰:“宋相台岳珂家塾刊本,与《九经总例》相同。”盖其前著录《九经总例》一册,注曰:“《九经》诸本互异,此书总其互异者详辨之。曰书本、曰字画、曰注文、曰音释、曰句读、日脱简、曰考异、凡七则。  相似文献   

16.
讳己名     
田登作郡,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答。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俗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 宋宗室有名宗汉者,恶人犯其名,谓汉字曰:“兵士”,举宫皆然。其妻供罗汉,其子授《汉书》。宫中人曰:“今日夫人召僧,供十八大阿罗兵士。太保请官教点兵士书。” 石虎时,号虎为“王猛”;朱全忠时,号种为“大圣铜”;  相似文献   

17.
艳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杜预曰:“色美曰艳。”孔颖达曰:“美者,言其形貌美;艳者,言其颜色好。”①竹添光鸿曰:“凡女子称美者言颜色,则艳者其光也。美之尤者, 必有光气动人。”②按:《方言》卷二:“艳,美也……宋、卫、晋、郑之间曰艳……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美状为窕,美色为艳。”以“色美”释“艳”,不为无据,然与“美”字并列,终嫌意义重复。“艳”当指身材高大。《说文》:“(?),好而长也。从(?),(?),大也。盇声。《春秋传》曰:‘美而  相似文献   

18.
近观数则征文启事,均有如下文字明示:“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来稿录用了,即致稿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圈内人的常识,又何必正儿八经地添此“蛇足”?一位从未投过稿的同事见此启事后问我:“是否属于征文的给稿酬,不是征文的稿件不给稿酬?”我答曰:“不是这么回事。”怕他不解,我又解释说:有的征文,稿酬从优是真的。那么,作者的文章发表后,有关报刊社是不是“即奉稿酬”了呢?我看未必。我就亲身经历过数回这类怪现象,文章见报了,稿酬不是“即奉”,而是能拖则拖,有的则干脆不给。譬如早五六年,我在某家小报上发表了几篇杂文,但稿酬老被人大大咧咧地遗忘。好在编辑熟识,于是在数月之后,我函询于他,对方回信云:系财务人员之误也,已嘱其补寄。等这笔稿酬刚有着落,而后面又发生了几起同类的令作者不愉快的事,我再次函询该编者,这回他干脆来个“不予理睬”。遇此老爷作风的编辑,作为写稿者,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19.
《隋书》卷七十五《刘炫传》载:(牛)弘尝从容问炫曰:“案《周礼》土多而府史少,今令史百倍于前,判官减则不济,其故何也?”炫对曰:“古人委任责成,岁终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繁悉,府史之任,掌要目而已。今之文簿,恒虑复治,锻炼若其不密,万里追征百年旧案。故谚云:‘老吏抱案死’。古今不同,若此之相悬也,事繁政弊,职此之由。”弘又问:“魏、齐之时,令史从容而已,今则不遑守舍,其事何由?”炫对曰:“齐氏立州数十,三府行台,递相统领,文书行下,不过十条。今州三百,其繁一也;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目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其繁二也。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其可得乎?”弘甚善其言而不能用。  相似文献   

20.
荐羞僖公十七年:“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有宠。”竹添光鸿曰:“羞,食味也。”①杨伯峻曰:“荐羞同义连绵词。……雍巫职在烹割,故进所食之品物。”②按:《说文.丑部》:“羞,进献也。”“荐羞”同义连文。隐公三年《传》:“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僖公三十年《传》:“荐五味,羞嘉谷。”皆以“荐”、“羞”相对。《史记.齐太公世家》作“因宦者竖刀以厚献于桓公”,正以“献”释“荐羞”。既曰“厚献”,则所献未必为肴馔可知。欲鞭之僖公二十三年:“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王叔岷曰:“案《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