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当前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程度不断加 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提到: “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与教育信息化构建 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 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指明 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主体创新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培养信息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让学生“会学”、鼓励创新、注重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主体创新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培养信息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让学生“会学”、鼓励创新、注重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江总书记曾经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学校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它需要我们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努力培养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虹 《教育探索》2000,(10):60-61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复杂而严密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不断去探索、创新。教师努力培养创新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希望托寄在青少年身上。江泽民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科教兴国战略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增强国家实力,发展经济的时代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里,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要培养学…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造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十分强调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 ,他指出 :“学校是知识创新 ,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校是一所省属重点中学 ,近几年 ,我校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也取得可喜的成绩。1996年 ,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大胆提出了“创新教育”课题 ,开始了在农村中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首…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教育越来越多地走向信息技术化和个性化。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我们的中小学如何学与教,这关系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关系到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接轨。  相似文献   

10.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加快,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转变。中小学智能机器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探讨了通过机器人课程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在提倡和鼓励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个性化教育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个性化教育与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是密不可分的。个性化教育,就是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缺陷,注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培养,满足儿童的兴趣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个性化教育,反对学校过多考虑对学生灌输知识,强调鼓励学生去解决问题并且掌握科学的方法;反对固定不变的学校生活和呆板的管理组织形式;反对学校在精神上对学生的压抑,强调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个人自由和完善发展创造条件。并由此出现  相似文献   

12.
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据关键地位。加之在数字时代的创新发展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愈发关注人才的创新品质,推动了教学的创新变革。文章立足以上背景,基于创新思维培养视角,在“学”“思”“议”“做”“评”五个方面探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新方法,以期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全面发展。同时,文章强调了创新思维培养下落实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价值,意在提高全体教师对初中信息技术中创新思维的重视,开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新样态。  相似文献   

13.
构建金字塔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培育平台,是深化"双创"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改革的举措,是新常态下信息技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探索和实践.潜能培育平台的核心内容包括:"一大'平台'、两个融入、三层架构、四条理念、五类项目".在文华学院信息技术类学生的"双创"教育培养中,秉承"专业引领,分层教育,分类组织,创新实践"的教育理念,紧抓学生的"潜能﹒立志﹒空间"三个关键点,以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潜能导师培育团队等五类项目为抓手,实施个性化的"双创"教育,发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青岛开发区实验初中秉承“培育阳光生命、奠基智慧人生”的办学思想,主动顺应信息化潮流,用教育信息化引领学校现代化建设,积极打造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重构教和学的方式,用智慧教育丰富和创新学习生活。一、明确依托信息技术变革教学的发展思路在学校所有工作中,教学工作是核心工作,师生在教与学活动中所展现出的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体现。在培育文化的过程中,提出理念、建章立制固然必不可少,但如果没  相似文献   

15.
周慰 《上海教育》2007,(6A):14-14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还是要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重要消费者——跨国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是什么样的,在他们的视野中,信息技术对教育意味着什么呢?恰逢“IBM2007亚太基础教育创新峰会”在上海举行,我们得以获得来自教育之外的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6.
教育创新,就是教育者为促进受教育者实现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事实证明,教育创新是推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我校在办学实践中,深入思考“教育创新”的内涵及其对学校发展的积极意义,通过“体教结合”、“九十周年校庆”、“培养国际化人才”等方面的探索,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的教育创新实践,既椎动了学校的进步,也为学校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突出个性化培养 推行启发式和主动性实践教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提升质量水平,关键在更新教育观念。在操作层面上,更需要突出个性化培养、启发式教学和主动性实践。一、个性化培养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规范式教育为主要特点的继承性教育,其实质是共性化教育,注重个体与环境的融合,强调“人道合一”。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困扰着所有中国教育人。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明确指出:“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要更新人才培养方式”。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我校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校特色,立足文化育人,把培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领袖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方向,为拔尖创新人才、科技人才、体育美术专业人才、领袖人才的涌现创造条件;把体现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的课程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走特色化、个性化、精品化、系列化之路。  相似文献   

19.
当今大学化学教育应是建立在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上的一种素质教育。在培养化学创新人才过程中,应做到: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培养;将科学研究全面渗入化学学科教学;努力做到“三结合”。从而发挥好化学教育在培养化学创新人才和提高全民文化科学素质的使命中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20.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互联网+"时代,教育面临生态系统的全面重构。"教育+互联网"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的教育教学流程运转得更加顺畅;而"互联网+教育"则是应用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