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煜 《青年记者》2021,(3):11-12
地方媒体与全国性媒体在选题的侧重、采编流程、呈现形式上,不应当有太大差异.对于地方媒体来说,本土是根,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全国市场是锦上添花,如果能为根提供养分,则可以放手一搏;如果不然,则需要及时止损.地方媒体要"出圈"参与全国市场的竞争,需要把握、认知并努力克服与全国性媒体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书业人语     
地方社要淡化产品的区域性色彩。因为市场是全国性的,读者也是全国性的,如果总是拿地域色彩当产品特色,那肯定是一个误区。淡化地方社的地方色彩首先要淡化地方色彩浓郁的管理机制。现在很多省份都成立了出版集团,但统一发行、统一财务这种模式显然是不适合地方社的全国发展思路的。其次,要淡化区域网络色彩,建立全国网络。比如作家网络、媒体网络、渠道网络等方面的建设都要把着眼点放在全国市场的范围内。书业人语$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  相似文献   

3.
全国性的广告主在二三线市场的媒体策略拥有以下三大特征:特征一以全国性的电视媒体为主,地方电视媒体作为补充从广告主研究所连续几年的广告主调研来看,"央视支撑加地方补充"的电视广告投放策略从被  相似文献   

4.
“地方新闻”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地方媒体刊登播发的“本地新闻”;从更大一些范围看,是指全国性媒体刊登播发的与“全国性新闻”相对应的以地方区域为范围的新闻。这里,我们探讨的是如何从“本地新闻”中发现具有更大范围的新闻价值的“全国性新闻”的课题。 何为全国性新闻?这实际上是由具体媒体所面对的读者范围所决定的。地方新闻的全国意义,就是全国读者的普遍兴趣。这不是简单的概念的转换,而是读者对象的转变。因此可以说,地方新闻与全国性新闻的主要区别,是它们读者群大小范围的不同。要将“本地新闻”向“全国性新闻”转化,首要的课题就是寻找全国范围的读者的共同兴趣和共同感受,给地方新闻注入全国性的因素。这里根据我对一些稿件的接触,谈一谈几个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胡佩 《新闻世界》2008,(11):30-31
神七飞天、北京奥运、汶川地震、全国两会等重大事件,不再仅仅是中央媒体新闻报道的战场,亦成为地方媒体施以“大手笔”的舞台。本丈结合新安晚报近几年的新闻实践,试对地方媒体如何采访报道全国性重大新闻进行些许探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大众传播媒介功能理论为依据,结合哈尔滨市道外区"1·2"大火的新闻报道,将地方媒体与全国性媒体的突发灾难报道进行对比,从媒体报道的深度与媒体面对突发性事件时的危机意识两个层面,论述地方媒体在报道当地突发性事件时的局限性,并提出可供参照的经验。希望对各类地方媒体的突发灾难报道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全国大报与地方报纸的竟争中央大报组建报业集团并且以创办针对地方市场的分社、出版地方版时。实际是在瓜分地方城市日报的市场份额。作为全国性大报,当然理论上是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开展工作包括开展经营工作,出版地方版的。近几年的现实情况已充分说明,越是接近地  相似文献   

8.
对全国性政情话题做出独立采写报道,在<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这样一家地方媒体,渐渐成为一种常态,"南都"高端时政新闻(就是对全国全球重要时事动态或政要人物进行的重头报道)的开拓计划正得到有效执行.由于种种原因,以往关于高端时政新闻的报道,除中央级媒体的正统报道外,地方媒体基本放弃甚少主动出击进行高端时政新闻的采编.因此"南都"此举也就有了一定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信训 《视听界》2006,(2):50-51
一、《花开中国》是服务“城市营销”战略的理想平台东方卫视从上海卫视涅的根本价值就在于由区域媒体变为跨区域媒体,由原来仅局限于为区域服务,上升到为全国服务。可以说,由区域媒体变为跨区域媒体,这也是中国所有地方卫视的梦想。不过,当几十个地方卫视都想成为跨区域媒体的时候,对每一个地方卫视来说,都面临一个重大的新问题:在全国的舞台上,你端出什么菜——什么节目,能受到全国的欢迎?也就是说,你的节目是否有跨区域性的,乃至全国性的、世界性的受众需求价值。这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媒体能否成为跨区域的品牌媒体。地处上海的东方卫…  相似文献   

10.
“施粥摊关停”为何引发新闻误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月4日,义乌市香山路劳动力市场前的施粥摊停施.从地方小报到全国性媒体都参与报道评说,网友议论更是热烈,文章多以"叫停"、"黯然夭折"、"无奈谢幕"、"被迫关门"、"末路穷途"等词汇,还有的说"施粥摊关停,是卫生监督部门检查认为施粥人员没有健康证、碗筷没消毒所致",一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地方记者,因为媒体的性质和市场的作用,其范围和受众都有局限性.虽然在贴近性、鲜活性、时效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优势,但就其传播作用和社会影响力而言,地方记者较全国性媒体的记者就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对地方媒体来说,新媒体意味着什么?有人说,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将改变之前数字传播内容上的大众媒体广告模式和商务上的大卖场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小众媒体传播和一对一营销。这恰恰为离受众最近、有地缘优势的地方媒体提供了商机。可是还有人并非如此乐观:由于缺乏牌照资源,不具备开展新媒体业务的先发优势,再加上原本就和全国性媒体不小的实力差距,地方媒体面临被数字化洪流淹没的危机。本刊追寻最新的潮流脉动,也一向关注全国传统媒体的探索与成果。虽然上述问题并非几篇文章所能回答,但我们仍然选择了尝试。本刊本期聚焦长沙——一个并不发达的内陆中等城市,但创造了“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奇迹。在各地新媒体市场风生水起之时,长沙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搭建产业链?是否找到了合适的盈利模式?能否做出全国影响?一花一世界。聚焦长沙,不仅为了解读这个城市,更为了探讨地方媒体介入新媒体所共同面临的风险与机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年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使全国性的商品流动和品牌营销促进了全国性广告投放的增长,对全国性电视市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更为其提供了强大支撑和动力。起初为满足中央电视台对外宣传需要和解决各省、区偏远地区电视覆盖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卫星电视,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媒体市场中最为活跃,竞争极为激烈的领域之一。2006年,电视媒体间的竞争进  相似文献   

14.
在强势电视媒体"双虞效应"显著的当下,缺少资金、平台狭窄的地面频道如何在重压之下找到发展之路,可谓是当务之急. 立足本土,做足特色、贴近需求.地方媒体无论是广播亦或是电视,地域特色是其最大的资源. 例如央视二套作为一档全国性的财经类频道,栏目定位在国家这个层面. 本土的财经类频道则可以对本地经济特色、 消费习惯、 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充分分析之后, 有针对性的开设服务性强的栏目.  相似文献   

15.
如果电视广告涨价是因为媒体品质和品牌提升,那是必然和合理的,是对媒体"身价"的认同;如果是由于外在压力而被迫涨价,则是对媒体"身价"的矮化。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刚刚落下帷幕。"两会"年年开,年年有新意。尽管它的形式基本不变,但它的内容每年都不一样。作为一个地方媒体记者,我已经是连续十二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了。每参加一次,总有与以往不一样的感受。而今年的全国"两会"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则是两个字:那就是"开放"!  相似文献   

17.
媒体融合是新时代传媒行业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传统媒体缓进则退、不进则亡。为了顺应新媒体市场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不断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速与新媒体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争夺新媒体渠道的话语权,给受众提供更为权威准确的新闻产品,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但是就当下地方主流媒体的现状而言,其在社会舆论中的优势地位正被逐步弱化,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遭受着诸多冲击和挑战。我国地方主流媒体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突破固有思维局限,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推动我国媒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全国性媒体,地方媒体主要是面向特定区域受众传播的大众媒体。通常来说,地方媒体面对的受众都有一定地缘特征,传播的内容也都带有地域特色。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地方媒体在区域文化传承和建设过程中一直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每年“两会”都是全国主流时政新闻的巨型“集散地”,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是中央新闻单位“必争之地”,参加报道的省级地方媒体一般都局限于随团报道,较少触及全国性热点题材。 今年“两会”报道,《南方日报》立足广东代表团,大胆出击,做话、做大了一批全国性热点题目。我  相似文献   

20.
正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的报纸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深度报道"。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哪个报人头脑里异想天开的产物,而是读者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媒体竞争的需要。如果说过去媒体可以靠独家新闻取胜的话,那么今天,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传统媒体即将进入一个没有独家新闻的时代。但是,独家新闻是媒体的生命,没有独家新闻的媒体最有可能被读者抛弃。在普通新闻信息无法垄断的时代,在无法与电视、网络新闻争快,又要与同城媒体争异,报纸要获得读者,就需要"独家新闻"。而深度报道则是开掘独家新闻的一个有效载体,并且正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