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老师:您好!今年4月,一股前所未有的“笔友热”悄悄地在军营兴起,它的出现给部队正常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在战士中形成一些不良影响,由于团、营领导采取措施得当,“笔友热”一下就降温了。这件事使我激动了,忙找连首长、战友们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写出一篇《军营兴起“笔友热”》的小调查。当我喜滋滋地去审稿时,首长们说,这样的稿子负作用大,最好不要写。我找出所有的报纸仔细对照阅读,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负作用)。在此,烦老师审阅一下(稿件附后)。此致军礼学生张远扬军营兴起“笔友热”加强思想教育,澄清弊端严格管理,落…  相似文献   

2.
两家前,军校毕业不久,刚丢掉“学生气”的我,便在工作中受一匹爬格子的“千里马”的影响,认为自己也可以在方格上踏遍九州军营,于是我便步入了那本已拥挤的写稿方阵。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12,(2):2-4,73
新年伊始,解放军报社组织的“新春走军营”活动就拉开了帷幕。30多名记者奔赴天南地北的座座军营采写了大量充满“兵味儿”的亲历式新闻报道,受到了读者普遍好评。这里展现的是部分记者“走军营”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赵雷 《军事记者》2006,(11):66-66
我入伍后不久,被吸收进了通讯员队伍。然而,新闻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我甚至不知从哪儿下手。两个月过去了,我连一篇“本报讯”都没发出来。我有些心浮气躁,向一位老通讯员请教。他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写新闻,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年冬季新兵分到了连队。有一天,班长让每个人交一篇初入军营的感想。有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战士对班长说:“不会写。”班长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行。”于是这名战士的第一篇体会只有一句话:“今天我走入了军营。”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班长对这名战士说:“能不能再添上一句话?”那位战士爽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5.
1994年冬天,在父母的鼓励下,我从皖南入伍来到军营。在新兵训练期间,火热的军营生活激发了我写作热情,偷偷地写了一些反映军营生活的文章,没想到真的在驻地电台、报刊开了花、结了果。新兵连一结束,我便在战友们羡慕的目光下,如愿以偿地走进了机关。想着自己已成为一名“土记者”,再也不用摸爬滚打、为前途拼死拼活时,我飘飘然起来,慢慢地学会了吸烟、喝酒、打扑克,觉得这样活着真洒脱。三个月过去,报纸上再也没见到我的名字。为此宣传干事批评了我,政治处领导找我,明确要求我改正,把报道工作搞上去,如果三个月后再无进…  相似文献   

6.
牛人 《新闻导刊》2004,(2):51-51,44
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质量报告》和《共同关注》等栏目的节目。因为它们敢于伸张正义,敢于抨击假恶丑。敢于如电视连续剧《水浒》中所唱的“路见不平一声吼”。据说,它们“吼”过之后,“事主”所在的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都立即予以依法查处。  相似文献   

7.
秦登 《军事记者》2011,(9):71-71
一年前我走进了军营,立志要当个拿笔杆子的兵。然而,部队的生活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爱好写作的我没能如愿成为军营小记者,却被分到了炮兵连队,成为一名炮兵。新兵3个月,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体能训练总是拖全班后腿,成了新兵连的“秤砣”。当兵前的梦想与自信心被部队繁重的训练和紧张有序的生活撞击着,使我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8.
1993年冬天,19岁的我来到令我魂牵梦萦的军营.圆了从军梦。火热的连队生活给了我许多灵感,由于爱写写画画,我成为连队上下公认的“小秀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调到团里当了报道员,挤上了“爬格子”这条甬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10,(4):25-28
当我站在台侧,看着台上选手从容不迫、各具特色的临场表现,心里叹服:能与他们同台,对我来说,就已是幸事!比赛结果,早已变得不重要。作为一个从业已19年的广播人,此刻,我觉得有八个字很重要,那就是:敢于梦想,贵在坚持。从业19年,让我尝尽了“敢于梦想”的甜头,  相似文献   

10.
在书法界、楹联界,曾经19次荣获国内外大赛一等奖、先后受到8位共和国上将接见的“军旅书法家”倪进样,是公认的才子;在军营、学校、孤儿院,在不闻墨香的地方,25岁的“倪老师”是众誉的“雷锋”。他集才气与正气于一身。走近倪进祥,随处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具有穿透力的精神磁场,它辐射文明、辐射高尚。从普通一兵到军中骄子,倪进祥说:我成才的阶梯是军营有人说,倪进祥鼎鼎大名,是靠自己“写”出来的。一支柔毫,满腹诗情,无人能比。倪进祥说,我普普通通,成功与名气是部队“栽培”的。无数关心,无尽厚爱,人人可及。这绝非…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军事记者》杂志“军营拍客摄影比赛”作品评选结果已经揭晓,共有24位作者的作品获“优秀摄影作品奖”。我们向这些获奖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所有参加此次比赛的“军营拍客’’表示感谢!获奖者近期将收到获奖证书。2012年.本刊将继续举办“军营拍客摄影比赛”活动,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2.
我采写的《疯狂“庄主”》,揭露天津大邱庄禹作敏的罪行,体会到,作为一个记者,必须敢于坚持正义、勇斗邪恶,在“太岁头上动土”。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本名为《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的书在军营内广为流传,并作为武警部队唯一的创新理论通俗化读物入选总政评选的全军优秀通俗理论读本。在认真阅读此书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当中的第八节《思想和行动的“罗盘”》。这一节主要从现阶段官兵的价值趋向的日益多元化谈起,就为什么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军人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4.
记者编辑互动出好策划,前方后方合作出好作品。参加这次“新春走军营”采编任务的军事部编辑徐双喜、柳刚、林飞、蔡鹏程和我,都对此感触尤深。在此,他们委托我将编辑与记者的交流和体会以对话体形式辑录成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比揭晓,解放军报《兵说兵事》栏目榜上有名。回头看,这个专栏已经举办了整整3年,战士们你说罢我登场,七嘴八舌讲述军营大家庭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酸甜苦辣。3年来,这个专栏的背后也发生了很多故事.如果把这一篇篇稿件比作军营常青树上的绿叶,这些“背后的故事”恰似这片片绿叶投在大地上的浓荫,一样的多姿多  相似文献   

16.
春天到来。万象更新。报网应该在宣传军营新气象上做文章。 新气象多姿多彩,谁最美,谁最亮,新生事物当属军营一大亮景。 ——大量征集大学生入伍.国家对退伍兵实行免费培训,“进口”素质高。“出口”有保障,兵员工作增活力。  相似文献   

17.
我从事新闻报道十多年来,先后采写过外国专家、大学教授、特型演员、省委书记和资深的老将军,发表过20多篇报道,有多篇获奖。采写“大人物”,首先要消除“畏惧”心理,敢于采访,敢于报道。尽管他们有“来头”,与新闻界接触频繁,被报道的频率也高,但是他们还是乐意被采访报道的,我们不应该“怯阵”。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联谊活动——由武汉晚报与驻汉空军某部联合举办的“嫁人就嫁解放军——武汉地区军旅姻缘会暨大型军营集体婚礼”在该部队礼堂隆重举行。这是继2007年12月的首场军营姻缘会后.武汉晚报第二次将“红娘”牵进部队军营,也标志着这种“军地合办姻缘会”模式,正被武汉晚报全力栽种、生根发芽、茁壮地成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对此高度赞许与肯定。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由连队新闻报道成长起来的团新闻干事。平我的办公桌上总是备有一个厚的剪贴本,这个剪贴本不是站自己发表了的新闻作品,而在读报时遇到的极具特色的闻标题。我把消息、通讯、言论标题分类剪贴,还广泛地收集国各地报刊报道同一新闻时不同标题,注意综合分析研学习人家的长处。 天长日久,自己在新闻标题制作上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比我近年来发表在省以上报刊的《自觉肚里“墨水”少,业余习“充电”忙》、《畜牧专家军营经”,官兵吃上科技“快餐”》、嫂送法进军营,彩礼纠纷得解》、《他为老人尽孝心,群众也献爱心,十四村群众自发为士刘云祥捐款》等,都受到了社编辑的首肯和好评。  相似文献   

20.
刚一见面,微微一笑,握手寒暄:“咱们同行”。猛的一怔,一问方知,眼前这位娇嫩中透出勃勃英姿的女记者果真与“军”有缘: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大学毕业后,当记者又负责军事新闻。4年的寒窗苦读,满脑的“唯物辩证”。1994年,她从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凭着一口普通话和扎实的理论写作根底,顺理成章地走进了新乡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室。不久,电台为配合国防教育,展示军队风貌,开播了“军营生活”。节目,她一听说,急忙找到台领导,死磨硬泡,认准了要当“军营生活”的主持人兼记者。台长说:军事报道要懂军事,知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